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始建于1912年,是广东省级综合性公共图书馆。该馆一直重视并做好残障读者服务,早在1986年就完成馆内无障碍通道的建设,2003年开放视障读者电脑专用坐席,2012年成立视障读者服务中心。近年来,该馆在省文化和旅游厅的正确领导和省残联的指导帮助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进一步加强对残障读者的服务,推动残疾人文化事业发展。
一、大力发扬人道主义精神,从制度上体现对残疾人的关爱
2012年,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成立视障读者服务中心。考虑到视障读者出行困难、图书馆视障设备和资源利用率低的状况,该馆在深入开展盲人群体文化需求调研的基础上,创新基本服务,从制度上体现对盲人群体的关爱。中心为盲人提供在线免费办证、快递借还盲文书刊、代查资料、在线咨询等服务;在盲校、盲人按摩院等视障人群集中的机构设置流动服务点,为盲人提供就近服务;推动落实“盲人数字阅读推广工程”的要求,在全国率先推出智能听书机外借服务,并制定相应的《智能听书机外借规则》,为全省范围的盲人提供免费快递借还听书机服务;举办各种针对盲人的文化活动,将盲人请进图书馆,丰富盲人的文化生活,帮助盲人了解利用图书馆资源。通过“送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解决盲人阅读“最后一公里”。
二、积极践行“平等、参与、共享”的现代文明残疾人观,举办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大型残疾人文化活动
(一)组织举办全国听障朗诵大赛、全国聋人读书征文大赛。听障人士由于听力障碍造成沟通困难,在获取信息,了解和利用图书馆方面都存在诸多障碍。该馆积极探索为听障人士服务的新模式,通过与聋人协会合作,举办面向听障人士的文化活动。2015年国际聋人节前夕,在中国残联的指导下,该馆首次联合中国聋人协会举办“百纳璐诗杯”首届全国听障演讲比赛。来自全国25个省、市(含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共30位决赛入围选手参与了比赛,他们用并不十分清晰的发音倾诉着自己的梦想和心声,打动了在场的所有人。出席活动的中国残联副主席吕世明表示,此次国家级的聋人演讲比赛填补了聋人演讲史上的空白,打破了十聋九哑的传说,而比赛在具有100多年历史的文化殿堂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举办,意义更是非凡。在成功承办首届全国听障演讲比赛的基础上,2016年,该馆再次携手中国聋人协会,共同组织举办“穗宝杯”首届全国听障朗诵大赛和“品味书香共享幸福”首届全国聋人读书征文大赛。征文大赛共收到24个省、直辖市、自治区选送参赛作品250余篇。首届全国听障朗诵比赛也得到各省市的积极响应,各地组织开展了不同形式的选拔赛。2017年9月22日,“穗宝杯”首届全国听障朗诵大赛决赛在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成功举办,共有35位来自2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朗诵选手入围决赛,其中年龄最小的7岁,最大的54岁,他们像从无声世界里飞来的云雀,纵情抒发自己的情怀和梦想。为扩大活动宣传,该馆策划拍摄了《花开的声音》大赛主题宣传片,宣传听障人群自强不息、勇于战胜自我的精神,宣传片经腾讯公益平台播出,反响热烈,观看人数超过了400万人次。
(二)组织举办广东省盲人诗歌散文朗诵暨散文创作大赛。自2013年起,在原广东省文化厅和广东省残联的支持和指导下,该馆联合广东省盲人协会坚持每年举办一届广东省盲人诗歌散文朗诵大赛,通过调动各方积极性、创造性,发挥引导和示范作用,在全省范围内广泛发动盲人群体参与赛事,取得了良好社会反响。该项赛事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志愿补充”的模式,整合各方资源,优势互补,形成合力。活动分为初赛阶段和决赛阶段,初赛阶段的活动由各地市残联、图书馆自行组织。在组织朗诵比赛的同时,开展朗诵技巧的培训,宣传推介图书馆的资源与服务,举办征文比赛和选手交流会,邀请评委专家对作品进行点评、讲授文学知识。活动通过“自上而下、以点带面”的方式,促进各地公共图书馆开展视障读者服务。2013年,肇庆市图书馆配合活动组织初赛,并启动“残疾人阅读服务中心”;2014年,广州图书馆配合活动组织初赛,并启动“为视障读者送书上门服务”。6年来,共有来自广东省内18个地市的视障人士以及各特殊学校的视障儿童参与了赛事。各地市举办选拔赛上百场,参与活动的视障人达数千人。
三、不断创新为残障读者服务的形式和内容,提升残疾人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为让视障读者也能够欣赏电影,丰富他们的文化生活,该馆自2012年起联合广州青年志愿者协会助残服务总队,为视障读者推出“心聆感影”无障碍电影讲解活动。馆员和志愿者一起,利用周末和晚上休息的时间,认真选取电影题材、撰写讲解词,进行试讲排练。为取得良好的活动效果,每次讲电影活动都会招募足够数量的志愿者,志愿者在活动期间到到各公交、地铁站点接送参与活动的视障读者,为视障读者提供全程贴心的引导服务。为促进盲人阅读,活动期间还会为每位参加活动的视障读者免费赠送一份无障碍阅读光盘,里面包含有各种电子书、语音期刊和有声读物。随着活动影响力的不断扩大,活动从最初单一为视障读者现场讲解电影,到增加手语交流,邀请听障人士、肢残人士一起参与,再到策划普通读者失明体验和残障人士才艺表演环节,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不断丰富,惠及群体越来越多。无障碍电影讲解让很难在影院欣赏电影的残障读者享受到了电影的魅力,也使得残障人群与家人、朋友有更多的沟通和交流。在馆内举办活动之余,该馆还应邀到佛山市图书馆、广州市黄埔区图书馆等基层图书馆举办讲电影活动,为东莞市残联、东莞市文化馆的工作人员及志愿者就为盲人讲电影进行培训和交流,让讲电影服务向基层延伸,服务更多的盲人。截至目前,已举办无障碍电影讲解活动40余场,参与人次5千余人。
为丰富视障儿童的阅读,让他们感受到党和政府以及社会的关爱,该馆组织语言艺术专业的文化志愿者,固定于每周四下午到广州市盲校服务点举办“听.爱”故事会活动。馆员精心挑选优秀儿童文学作品,再由专业的文化志愿者面对面地为视障儿童朗读,活动深受孩子们的欢迎。依托“听.爱”故事会活动平台,该馆组织开展更多面向视障儿童的文化活动,如组织盲校学生走进图书馆,参观了解图书馆的资源和服务;举办六一儿童节“听.爱”故事会特别专场,邀请动画片《超级飞侠》的配音演员首次为孩子们现场口述图画故事和对动画片《超级飞侠》进行无障碍解说;举办“听.爱”语言艺术课堂,组织专业的文化志愿者为部分具有语言艺术兴趣和天分的视障儿童进行专业培训;搭建“听.爱”语言艺术舞台,让盲生、健全儿童、文化志愿者同台演出,增强盲生自信,促进残健共融,帮助盲生更好地拓宽就业渠道。“听.爱”故事会活动自2015年5月开始举办,至今已举办70多期,参与人次2千余人。除了现场为视障儿童讲故事之外,该馆还将每期的故事录制成有声资源,在学校广播站进行播放,让更多的视障儿童能够听到精彩的故事,感受五彩斑斓的世界。
四、积极支持配合残联开展相关工作,充分利用公共文化服务场馆,举办文化助残活动,促进残健共融
该馆积极支持配合残联开展相关工作,与各社会机构合作,举办文化助残活动,推动残疾人文化事业发展。与省盲协合作举办视障儿童家长培训班、国际盲人节活动、南粤信息无障碍论坛等活动;与省聋协合作举办“沣标杯”国际聋人摄影展、护耳知识讲座暨听障体验活动,广东省通用手语培训班,“无障爱读书会”暨聋人语训活动等一系统契合听障人士特点和需求的文化活动;与中国盲文图书馆合作举办广东省盲人阅读推广与文化服务研讨会、广东省盲人数字阅读推广与信息化应用培训班;与广州市教育局合作举办广州市首届特殊教育学校学生现场美术创作交流活动;与广州市残疾妇女协会合作举办以“关爱无边,健康永恒”为主题的“三八”妇女节联谊活动;与广州市残联合作举办关注残疾人“性福”生活座谈会、残疾人书画精品展等活动;与广州市精神病残疾人及亲友协会合作举办“祖国好、家乡美”合唱表演活动。
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的残障读者服务受到了社会和残疾人的普遍好评,引领带动全社会关注残疾人的文化需求,帮助残疾人共享社会发展成果,更好地融入社会。
扫一扫,关注广东残联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