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北京冬奥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引发强烈反响(三)

信息来源:本网 时间:2022-04-20 字体: [大] [中] [小]

  连日来,从省残联机关到各基层残联,从普通残疾人工作者到残疾人运动员、教练员……大家都以不同方式学习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并结合各自岗位展开学习讨论,畅谈学习体会,抒发深切感受。今天,我们来看广州市越秀区残联信息宣传员李莹姬、深圳市雨燕残疾人关爱事业发展中心党支部书记张莹莹、汕尾市海丰县残联办事员吕珠满及残疾人作家周祥贵的学习心得。

  广州市越秀区残联信息宣传员 李莹姬:

  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是国人以浓烈的爱国情怀打造的盛事,彰显了团结一心的伟力。尽锐出战,集中力量办大事是本届冬奥成功举办的重要经验。本届冬奥会冬残奥会特别不简单,面对百年未有之变局,席卷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我们伟大的祖国迎难而上,勇于应对一切风险挑战,给人类留下了弥足珍贵的物质和精神宝藏。勤劳勇敢的中国人,不畏艰险的体育健儿,锲而不舍提高体育水平,取得振奋人心的新辉煌:中国体育代表团首次全项参赛,共勇夺27枚金牌、76枚奖牌,创造了我国参加冬奥会、冬残奥会的历史最好成绩。

  七年磨一剑,当看到“一刻也不能停,一步也不能错,一天也误不起这段文字时,我尤为感动,不停歇才能保证速度,不出错才能保证质量,不耽误才能如期竣工,既不急功近利,也不磨磨蹭蹭,多么实在的态度和行动,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的“长城”就是这样一点一点砌成的。在日常工作中、生活中,我们何尝不该用这样的态度和行动去过好每一天,走好人生的每一步。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坚持冬奥成果人民共享,通过推广普及冰雪运动带动全民健身走向纵深,通过产业发展助力脱贫攻坚,通过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改善人民生活品质,让人民身心更健康、就业更充分、生活更美好,实现共同参与、共同尽力、共同享有。”冬奥成果丰硕,我想体育只是其中一方面,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共同富裕是更宏伟远大的目标,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上,我们追求的要实现的意义更广更深。

  体育赋能全面发展,我们广东要如何更好地发展冬残奥体育,建设体育强省?我认为制度、组织、人才、物力、经费、技术和服务等保障缺一不可,需要精益求精,贵在持之以恒。恰当的体育运动有益于残疾人的健康,健全人侧重的是健身,残疾人是运动康复,而较有天赋与潜能者侧重的是竞技,在残疾人身体素质普遍良好的前提下,培养更多精英。

  深圳市雨燕残疾人关爱事业发展中心党支部书记 张莹莹:

  在学习完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后,我想起了2420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和奥林匹克五环旗再次在中国国家体育场“鸟巢”升起,奥运圣火又一次照亮北京的夜空,北京成为世界第一座“双奥”之城的感人时刻。14年后的今天中国真正强大了,我们不需要依靠大场面来展示自己的文化自信,我们用中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做倒计时,用火炬传递环保理念,更是传递了中国对世界的责任感,表达了践行双碳承诺的巨大决心,体现了我国对发展新能源事业的强大底气,这才是真正的文化自信。

  汕尾市海丰县残联办事员吕珠满:

  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提到“自信开放、迎难而上”,我对此印象最为深刻。

  自信开放是残疾人走出社会的第一步,把握残疾人运动员的选拔,或许就有机会改变命运。近期,我负责全县残疾人运动员的选拔工作,通过各镇残疾人专职委员将选拔信息转发到村、社区,动员符合条件人员在残疾人运动员平台上报名。每当发现有兴趣参与选拔的残疾人,我就很高兴,因为这不仅是给残疾人一个成为专职运动员机会,也是他们通过拼搏奋斗,改变人生的机会。我将竭力完成工作,进一步夯实残疾人运动员队伍,推动我省残疾人体育发展再上新台阶。

  残疾人作家周祥贵:

  习近平总书记在冬奥会残奥会的总结表彰大会的重要讲话,充分肯定了中国残疾运动员取得的成绩和为国争光的精神。“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在残奥会上的中国残疾人,体现了顽强拼搏,勇于进取,全力付出的奥运精神。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后,我有以下几点感悟:首先,残疾人要打破自卑心理,对生活充满向往,对人生充满希望。勇于认识自己,肯定自我,不向命运低头,积极创造价值;其次,积极融入社会,加入社会大家庭里,要学会经营自己的生活,积极工作,保持良好心态,做到不闭门独处、不自暴自弃;第三,上天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它在关上一扇门的同时,必定会打开一扇窗,一个人只要肯努力,就能办成事,一定要相信自己。身残志坚,也能活出精彩人生。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