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残联关于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第20251337号提案答复的函

信息来源:广东省残疾人联合会 时间:2025-07-31 字体: [大] [中] [小]

陈家良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打造广东省无障碍生活圈的提案》(第 20251337号)收悉,经综合省政府横琴办、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民政厅、省交通运输厅、省通信管理局等单位意见,现将办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不断完善无障碍环境建设相关政策

  一是完成起草《广东省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征求意见稿)。目前,已征集完成省政府残工委单位、各级住建、残联等部门意见,并报请司法厅纳入立法预备项目。二是出台《广东省无障碍环境建设“十四五”实施方案》,围绕“基本公共设施”“残疾人、老年人家庭”和“信息无障碍”三个层面,推动加快形成设施齐备、功能完善、信息通畅、体验舒适的无障碍环境。三是出台《广东数字政府线上服务平台及市、县(区)政务服务中心适老化、适残化改造工作指引》和《政务服务中心适老化、适残化建设规范》,指导各地开展政务服务大厅无障碍环境改造及服务。四是起草《广东省建筑与市政工程施工图无障碍设计审查要点》《广东省公共建筑和城市道路无障碍建设技术指南》等技术文件。

  二、持续推动无障碍环境建设

  (一)提升无障碍设施建设水平。一是强化部门联动。省残联、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多次联合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推动无障碍环境建设,共同举办广东省无障碍环境建设工作推进会暨培训班,市县住建、残联基层经办人员100余人线下参会,超1500人线上参会。二是强化无障碍设施监管,严把设计、图审、施工、验收关。督促设计单位严格执行《建筑与市政工程无障碍通用规范》等国家标准,将无障碍设计内容和标准纳入到《广东省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分级分类审查要点》,督促施工单位委托第三方开展工程质量抽查,将无障碍设施验收纳入《广东省房屋建筑工程竣工验收技术资料统一用表(2024版)》。三是开展政务服务中心无障碍改造。将“数字政府线上服务平台和市县两级政务大厅适老化、适残化改造”纳入2022年省十件民生实事,要求各地政务服务中心开展无障碍改造,提供无障碍服务。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将适老化适残化改造情况纳入2022年广东省市、县(区)标杆政务服务中心评估指标。目前全省各政务服务中心基本完成无障碍设施改造。四是开展老旧小区、典型镇、城市公厕无障碍改造,做到宜改即改。2024年,全省331个老旧小区实施了无障碍改造。

  (二)加强信息无障碍环境建设。一是开展互联网应用适老化及无障碍改造专项行动。推动我省43家网站、53个APP及4个智能终端开展互联网适老化及无障碍改造。二是开展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月活动,提升残疾人群体数字素养与技能,增强残疾人数字化适应力。三是打造广东政务服务网、粤省事APP“尊老爱老”服务专区,提供大字号、高对比度、口语化指引、语音搜索等适老化适残化功能。四是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开辟残疾人专栏和专题节目,扩大电视和影视节目同步字幕和手语翻译覆盖率。

  (三)强化交通设施无障碍环境建设。一是打造敬老爱老公交线路,推广低地板、低入口公交车、电子站牌、语音提示装置,配设无障碍踏板,部分地市设置盲文站台,建设智慧公交站亭,截至2024年底,全省共设置166条打造敬老爱老公交线路,9151台低地板、地入口公交车。二是完善打车服务,扩大出租车电召服务和网约车“一键叫车”服务,广州、深圳、珠海投放无障碍出租车。三是加强轨道交通无障碍环境建设,全省所有城市轨道交通配置盲道、无障碍电梯、无障碍闸机、无障碍渡板、无障碍卫生间等无障碍设施,推广地铁“爱心预约”服务,为乘坐轮椅或视障群体提供专人护送、全程接力服务。

  (四)开展大湾区无障碍环境建设理论研究。一是编制《粤港澳大湾区无障碍环境现状研究报告》,系统总结珠三角地区无障碍建设情况。二是编制《粤港澳大湾区无障碍环境建设系统规划导则和行动计划》,对大湾区无障碍环境建设提出宏观战略、发展目标、引导政策、实施措施,从顶层设计出发,对无障碍环境建设的系统化、规范化提出更高的机制。三是开展《广东省无障碍环境建设存在问题及立法建议》《政策视角下广东省无障碍环境建设满意度的现状调查研究》《2022年广东省城市公共交通无障碍环境建设评估报告(视障者出行无障碍现状报告)》等调查研究,共同探讨我省无障碍环境建设的发展路径。四是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开展道路交通人行无障碍设施布局研究,对道路交通人行无障碍设施进行调查,制定道路交通人行无障碍设施发展目标,提出道路交通人行无障碍设施规划思路及整体布局策略。

  (五)推动体育场馆及周边无障碍环境建设。以承办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为契机,一是健全体育场馆无障碍环境建设技术规范。先后出台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广东赛区场馆无障碍环境建设技术指南及图集、无障碍环境检查办法、无障碍临时标识技术指南、场馆无障碍等指导性文件和技术指南。二是加强体育场馆无障碍环境建设技术把关。建立场馆技术审查制度,组织专家对场馆无障碍设计进行审查把关,涵盖设计方案、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等。建立场馆建设全过程专业技术支持机制。开展场馆无障碍环境建设全过程咨询,组织开展多次业务培训会议和全省场馆建设全覆盖巡查,指导各场馆落实省执委会印发的技术文件要求,协调解决场馆建设中的相关技术问题。建立场馆建设检查验收机制,组织专家对场馆无障碍环境建设检查。三是各地以体育赛事带动场馆周边街区无障碍环境建设,广州打造“零障赛区”,严格控制路面坡度、规范盲道位置与材质、消除街角高差、完善地铁口坡道,连通场馆出入口、公共交通等,做到全程无障碍。深圳聚焦赛事场馆重要点位、线路、人群集散地,开展无障碍设施评估评测,对发现的等问题进行整治改造。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系统性改造无障碍环境,实现了从场馆内外通行到生活服务场景的无障碍全覆盖,显著提升残障人士、运动员等群体的便利性与安全保障。

  (六)健全无障碍督导机制。一是完善无障碍督导机构。成立省无障碍促进会,支持深圳成立市无障碍促进会,推动广州成立无障碍督导队。二是加强无障碍督导队伍建设。建立以残疾人代表为主体,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媒体代表等参与的省、市两级无障碍监督员队伍,组织专家对各地无障碍督导员进行培训,“十四五”期间,全省培训无障碍督导员1200多人次。三是开展残疾人服务机构专项督导。对残疾人康复中心、残疾人就业中心、残疾人托养中心等残疾人服务机构进行督导。“十四五”期间,累计督导82家残疾人服务机构。

  (七)大力宣传无障碍环境建设。一是通过普法宣传、民声热线、网站、微信公众号等线上线下途径,大力宣传无障碍环境建设,争取社会力量的支持,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二是连续开展无障碍创新技术与产品推广活动,举办无障碍高新技术产品展览、学术研讨和相关体验活动,累计吸引3.8万人观展。三是加强无障碍交通出行服务宣传,通过车载媒体、企业官网、微信公众号等渠道宣传无障碍出行。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下一步,省残联将持续推动我省无障碍环境建设,深化与各责任单位的交流合作,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全面提升我省无障碍环境建设水平,全力打造我省无障碍生活圈。

  (一)加强无障碍环境制度建设。加快《广东省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立法进程。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广东省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征求意见稿),推动尽快纳入到省政府、省人大立法计划。制定出台无障碍环境建设规范和指导文件,明确技术标准和工作流程。

  (二)推动出台《广东省无障碍环境督导管理办法》。完善《广东省无障碍环境督导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研究推动各地规范建立有残疾人群体参与的无障碍督导队,鼓励有条件的地市成立无障碍促进会,支持暂时无法成立无障碍督导队的地市通过购买服务的形式,开展常态化督导工作。完善督导工作制度、内容、方案、流程及计划,将无障碍督导队组织残疾人参与体验、试用无障碍设施,排查互联网网站、服务平台、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作为重点工作内容。

  (三)强化无障碍环境设施建设管理。聚焦公共建筑、交通枢纽、政务服务中心等重点场所,加快既有建筑无障碍改造。征集无障碍环境建设与改造优秀案例,总结推广无障碍环境建设领域的创新实践与成果经验,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继续推进家庭无障碍(适老化)改造,把无障碍改造作为为民办好事、实事的工作稳步推进。继续开展标准规范培训,组织无障碍建设专题讲座,提高建设、设计、施工部门的专业技术人员的业务水平。鼓励残疾人、老年人群体参与无障碍设施验收,以目标人群满意度检验无障碍环境建设成果。持续推进互联网应用、线上服务平台适老化及无障碍改造。

  (四)加强无障碍设施的维护和管理。进一步加大管理力度,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实现无障碍设施建设向人性化、系统化的通用设施建设转变。对现有无障碍设施进行定期检查、及时维护,整顿无障碍设施被占用、被破坏的现象,对不良行为予以查处,确保已建无障碍设施的正常使用。

  (五)加大无障碍环境建设的宣传力度。组织开展无障碍宣传发动工作,定期举办无障碍环境建设论坛、国际无障碍行业展览,制作播出无障碍宣传公益广告、宣传片,印发宣传资料进行广泛宣传教育,广泛利用新媒体多维度全视角宣传无障碍环境建设,积极探索无障碍环境体验教育,提高社会对无障碍环境建设的关心、关注和参与程度,努力推动无障碍环境建设从物理空间向情感认同上延伸,不断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

  专此答复,诚挚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您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广东省残疾人联合会

2025年7月29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