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着一只步履蹒跚的跛脚,梳着标准利落的三七分短发,带着一脸温暖和蔼的笑容,男女老少都亲切尊称为“强哥”——他就是中国残联肢协脊髓损伤委员会副主任、重庆市肢残人协会主席、重庆市残疾人企业家协会名誉会长傅强。
图为傅强
回击命运的“关照”,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
傅强出生于辽宁鞍山,父亲是鞍钢的技术工人,后被派遣到重钢支持建设,傅强也随父母迁居重庆。他是家中的独子,拥有父母全部的爱,而命运也给了他特别的“关照”。
3岁那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疾病让他左下肢失去正常功能,落下终身残疾。对于这场命运的“关照”,当时还在咿呀学语的他没有多少记忆,但随着慢慢长大,他渐渐明白了身体上的缺陷,不能和同龄伙伴“奔跑”的他,更加专注于学习,坚信“书山有路勤为径”,咬牙翻越一座座“书山”,一路冲到了高考的门口。然而,尽管他的高考成绩超过了当时的大学录取分数线,但他却因腿部残疾被大学无情拒之门外,这场人生的“闭门羹”,让他印象深刻。
1979年底,傅强被安排到民政企业重庆振兴金属厂工作。这来之不易的工作让他倍感珍惜,满怀激情走进工厂,却来到了一个“无声”的世界,他看见工友们都在“指手画脚”,送他来的同志说“他们都是在打哑语,这里就你特别,还会说话!”傅强这才了解到,原来这里的工人基本上都是听障人。傅强迅速的调整状态融入到工作中,傅强慢慢地感受到了听障人的朴实和善良,并开始利用工作之余自学手语,工友们的一举一动都成了他的教材,工厂、宿舍都成了他的课堂,他抓住一切可以学习的时间学习,最终以优异的成绩通过手语考试,取得了“手语翻译”资格证书。他也渐渐成为了听障人在会议上的手语翻译者、在法庭上的代理人、在生活中的活“雷锋”,他让周围“无声”的世界变得“有声”有色。
1990年,在残疾人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傅强被正式调到大渡口区残联工作,他终于有了为残疾人工作更好的平台,这次机会也指引他成长为重庆市残疾人事业的开拓者之一。
追随中国女排精神,传递着不一样的温暖
傅强回忆起升学无望、就业无门的苦闷日子时告诉笔者,当时是中国女排健儿顽强拼搏的精神,给他注入了一针永不言弃的“强心剂”,女排精神也一直是激励着他克服投身残疾人事业中的重重困难、鼓舞着他在并不完美的人生中屡屡“出彩”的不懈动力,让他从重庆振兴金属厂义务为听障人开办文化补习班开始,踏上了37载默默奉献残疾人事业的漫漫征程。
1983年,为了给残疾人搭建互帮互助的“家”,傅强牵头成立了“重庆市肢残人联谊会”。可万事开头难,联谊会成立之初,没有场地,没有经费,所有的活动都得靠自己千方百计去组织。在有“火炉”之称的山城重庆,傅强往往是拖着一只跛脚,顶着烈日,凭着一股子热情和一颗为残疾人服务的赤子之心四处奔波。
30多年来,小到为残疾人缴纳水电费、看病就医等琐事,大到为残疾人举办大型公益活动、为困难残疾人筹集善款、帮助残疾人创业就业等事情,他都不厌其烦的坚持着。
2003年,盲人朱学治年仅20岁的儿子患上恶性肿瘤,在朱学治一家陷入绝境的时候,傅强主动伸出援手,开始四处奔波,呼吁社会爱心人士慷慨解囊,最后成功筹集善款帮助了这个年轻的生命闯过了“鬼门关”。2006年,一位叫邓梅的妇女因车祸高位截瘫,面对生活绝望的时候,傅强主动登门看望,在反复的鼓励和开导下,曾为公司白领的邓梅重新振作起来,创立了自己的家政公司,现已发展成为拥有300多位固定客户的微型企业。2015年,重庆商报一篇题为《19岁失聪女孩递给世界的4张名片》的报道引起广泛关注,这位曾经因神经性耳聋而欲放弃生命的姑娘,后来直面现实,自学考上重点大学、进入世界小姐重庆10强、兼职模特不输职业人员的励志故事,感动了无数网友和残疾人朋友,而傅强就是这故事幕后的帮助者。
在傅强37载坚守残疾人事业的岁月里,曾先后获得“全国民族团结十大感动人物”、十二五“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个人”、“重庆市爱心助残大使”等近百个各级各类荣誉称号,曾三次当选全国残代会代表。如今,在重庆受益于“强哥”正能量的已远不止残疾人,作为满族人的他,义务担任25年的重庆市大渡口区少数民族联谊会会长,为少数民族同胞做了很多感人的贴心事,2016年被评选为全国民族团结十大感动人物。他还连续七届当选为大渡口区政协委员,写出150余件与人民群众息息相关的提案,多次被评为优秀政协委员。傅强的人生之路上,迈出的每一步都是蹒跚的,但每一步他都踏得坚定有力。
傅强说,在我们这个温暖的社会里,无论你的肢体是否健全,无论你的工作多么平凡,只要你对社会报以最真诚的爱,你就能得到社会的承认,你也能在平凡的岗位上发出自己全部的光和热。傅强矢志把有限的生命奉献到无限的残疾人事业中,只要他还能拖动自己的跛脚,就不会停止为残疾人同胞四处奔走的步伐,将继续为残疾人事业添砖加瓦、鞠躬尽瘁。
扫一扫,关注广东残联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