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州市越秀区启智学校,有这样一位教师,他用自己的智慧与爱心,为特殊儿童撑起了一片希望的天空。他就是钟杰锋,一位在特殊教育领域默默耕耘二十年的特教守护者。
2005年,钟杰锋怀揣着对特殊教育的热爱与憧憬,踏入了越秀区启智学校的大门。面对这些纯真可爱却又面临挑战的学生,他深感责任重大,决心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为他们打开一扇通往未来的大门。
钟杰锋在专业上深耕细作,不断创新辅具设计,为特殊儿童提供了无数贴心的帮助。他带领团队自主研发了40余种辅具,其中不乏感人至深的故事。
在他的学生中,有一位极重度的脑瘫患者小豪,曾让钟老师深感无奈。因为身体的原因,小豪很难像其他同学一样坐着,生活和学习也遇到很大困难。钟杰锋反复琢磨,希望能找到一个方法,解决小豪的困境。最终,他成功改装了一款适合小豪的轮椅,让小豪得以平视这个世界,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这一改变,不仅让小豪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极大的提升,更让钟杰锋深刻体会到了辅具的神奇与责任。
另一个不会独立行走的徐动型脑瘫女孩萱萱的困境同样牵动着钟杰锋的心。为此,他精心设计了一款“臀移凳”,耐心地指导萱萱如何使用。经过无数次的尝试与练习,萱萱终于学会了依靠自己的力量在校园里穿梭。这款“臀移凳”,不仅解决了萱萱的移动难题,更让她重新找回了自信和勇气。
为了更好地服务孩子们,钟杰锋在学校的一角设立了一个专门的工具房,这里成了他创新辅具的“秘密基地”。他四处收集报废器械上的配件,经过巧妙的构思和精细的制作,这些废旧的配件又变成了崭新的辅具。他的巧手,不仅让废旧配件焕发了新生,更让特殊儿童感受到了来自社会的温暖与关怀。
钟杰锋不仅自己动手制作,还带领团队开展了“家庭适配行动”,他们走进学生家中量身定制辅具。这一行动不仅极大地提升了特殊儿童的生活质量,更让他们感受到了来自社会的温暖与关怀。
在适配过程中,钟杰锋总是耐心细致地与孩子们交流,了解他们的需求和习惯,在不断调试和改进中,直到找到最适合孩子们的辅具方案。
作为“菁英计划”的导师,钟杰锋不仅在日常教学中倾注心血,更在辅具研发与应用方面为年轻教师提供了专业指导。他开办了十多场与辅具相关的讲座,将自己的经验与智慧无私地分享给同行。
钟杰锋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扶残助残”的深刻内涵,成为了特殊儿童心中的一束光。2023年11月,学校正式成立以“辅具设计”为研究方向的“钟杰锋名师工作室”。这标志着他在特殊教育领域的探索与实践又迈上了新的台阶。他表示,未来将继续带领团队深耕辅具研发领域,为特殊儿童提供更多更好的辅具支持。
扫一扫,关注广东残联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