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荔湾“帮帮队”破解残疾人就业障碍

信息来源:南方+ 时间:2025-08-21 字体: [大] [中] [小]

  “‘爱心工位’让我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梦!”在荔湾区昌华街道“一站式”服务空间,听障青年阿翰通过社区党委对接的“西关合作社”,在“西关咖啡”项目找到了职业新起点。

  残疾人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力量。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促进残疾人就业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要求进一步加强残疾人就业帮扶,促进残疾人实现较为充分、较高质量的就业,共享现代化发展成果。如何落实好行动方案,破解残疾人就业岗位适配性不足、稳定性差、社会偏见等障碍?

  今年以来,荔湾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实施“帮帮有荔”党旗红惠民工程,将促进残疾人就业作为民生微实事,以“组合拳”破解就业路上的急难愁盼。

  “帮帮”搭稳就业桥

  “简历不会填?招聘会现场有人帮!”从“被动帮扶”到“主动赋能”,让就业服务精准触达。一场特殊的“春风行动”残疾人招聘会在扬韬广场举行,现场提供政策咨询、岗位推送、就业指导等服务,累计吸引50余名残疾人参加招聘会。

  无障碍就业服务驿站,让无碍空间更有爱。将就业驿站提质升级,设置无障碍通道、辅助器具、明盲导视图,还有语音版、盲文版的招聘信息,为残疾人提供专属的就业服务。不少街道社区创新“阵地换服务”运营模式,引入了“西关书房”“西关咖啡”“骑手加油站”等项目,让残疾人拥有更多的就业机会。

  依托“家门口”的无障碍就业服务驿站,多宝街道举办多场助残专场招聘会,工作人员化身“就业助理”,全程协助残疾人沟通需求、完善简历。这份细致服务的底气,源自街道残联构建的“双向对接”平台。今年上半年,该街道精准推送岗位信息30余条,覆盖12类岗位,首创“一对一”定向动员与面试全程跟进机制,成功促成多名残疾人稳定就业。

  在东漖街道的社区空间,“影子老师”正一对一带领心青年们,通过技能实操、艺术疗愈、社交实训等,提升社交能力、职业技能。目前,“心光汇”助残共融计划已助力5名心智障碍青年成功创业就业,25名精神残疾人员实现灵活就业,推荐残疾人就业266人。

  这得益于“帮帮稳就业”访企拓岗行动,通过提供就业创业扶持、提升职业素养和就业创业能力、强化就业服务等,为应届残疾人毕业生、失业残疾人找到适合的岗位。在“助残帮帮队”的助力下,今年全区新增残疾人就业140人。截至目前,全区就业年龄段残疾人5275人,已就业3851人,就业率达73%。

  文创开辟新赛道

  “一幅剪纸作品,改变的不只是生活,更是人生价值。”花地街道工疗站残疾人学员正向记者展示其作品《桥眼五通连水秀》,已成为荔湾外事礼物。

  “指尖艺术”也能变成“指尖经济”。这源于街道联合广东民间艺术家协会非遗传承人梁玉英开设的“非遗助残 点亮花地残疾人未来”剪纸技能培训班,将岭南剪纸非遗传承与现代职业技能培训相结合。

  “非遗+就业”工作模式,不仅在文化助残上带动更多残疾人就业,而且让残疾人更自信地融入社会。站前街道创新打造“小青桔”助残品牌,跟非遗大师合作举办“西村窑”非遗技能培训班,教授非遗广彩、陶瓷艺术等技能课,深受残障人士欢迎。目前已办了6期,培训达120人次。

  从培训赋能到手工创作,再到公益义卖,最后反哺发展,形成了一个闭环。“街道带头聘用了我们,没想到唯品会、澜沧古茶也紧跟而来!”今年以来,花地街道与5家爱心企业签订了残疾人公益岗位协议,手工义卖收入已达5万元。

  为帮助精神和智力残疾人,该区实施“帮帮康园红”服务提质行动,在25个街道康园工疗站,设立了“友启航文创工作室”。将传统手工艺、民俗文化、非遗技艺等岭南文化特色融入康园活动,为351名残疾人提供辅助性就业,形成“一站一特色”精神和智力残疾人康复就业支持体系。

  追光逐梦暖同行

  培训和就业协同发力,残疾人才能就业稳。荔湾区正探索“岗位创造+资源整合+能力提升”立体助残体系,让每位残障人士都能“以技立身,以艺圆梦”。

  现在,不少社区为残疾人提供免费咖啡技能培训,更开辟了专属岗位,真正把服务做到了他们的心坎上。昌华街道工疗站站员、社区残疾人掌握了手冲咖啡的历史与起源理论知识、手冲咖啡基础调配技巧、咖啡品鉴术语与顾客交流等技能,让他们能够以一杯亲手调制的“爱心咖啡”叩开职场大门。

  “每一个人都可以是追光者,在追光的路上,我们可以不断去突破自己。”“追光”文化导赏员志愿项目发起人、广州市融爱社会服务中心党支部书记张倩昕说道。盲人咖啡师、追光主播、互联网客服、社工……这些正成为视障残疾人就业新方向。

  据悉,荔湾区在“帮帮看家”信息无障碍服务项目的基础上,启动了“帮帮追光行”项目。它以视障残疾人为主要服务对象,通过“追光+文化导赏”“追光+慈善义卖”“追光+乡村振兴”“追光+美丽工坊”,先后培育42名视障追光主播,还为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录制了赛事推广音频,播放量达20多万次。

  无障碍就业服务驿站、“非遗+就业”模式、“帮帮追光行”项目,这些举措正串点成线,不断织密残疾人就业帮扶体系,为残疾人提供更有力度、更为温情的保障。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