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士堂、惺亭、荣光楼……中山大学南校园的建筑,在彩铅、水彩笔、勾线笔下绽放着时间的光彩,驻足或匆忙经过的身影,是画面里最生动的存在。一幅幅描绘百年中大景象的画作,展览在中山大学百年校庆前展现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儿童发育行为中心(简称“儿童发育行为中心”)的墙面上。
这些由心智障碍青年(即“心青年”,以孤独症为主)绘制的作品,准备周期长达两个月。通过他们最擅长的表达方式,他们绘制出心青年视角的中山大学。
展览现场。
在儿童发育行为中心,前来就诊的孤独症儿童和家长在画作前停留、观看,偶尔问询这些孤独症青年作者的近况。当工作人员介绍这些已经成年的孤独症者通过经过长期训练,加上艺术的支持,情绪稳定、状况良好,有的能独立出行、独立生活,有的甚至拥有一份稳定的工作,都感到安慰。一名家长听到孤独症青年的故事后连连点头:“其实我们就希望孩子能通过训练,这样成长起来就可以了。”
观看展览的心青年和家长。
通过作品让更多家长们看到希望,这是展览的主要目标之一。记者了解到,这是由儿童发育行为中心联合广州市残联百企百艺公益项目特别策划的“百年中大:承传风华,启创辉煌”绘画展,通过艺术的形式,展现中山大学百年的发展历程和精神风貌。展览作者均为心智障碍青年,他们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感受,用画笔呈现一个别样的中山大学。
观看展览的家长。
展览中的每一幅画作都是一个故事,每一抹色彩都蕴含着情感。希望通过这些作品,能够激发更多人对艺术的热爱,对教育的尊重,对中山大学精神的传承,同时看见特别的艺术、特别的价值。
展出的作品。
记者了解到,两年前,项目曾经以中大建筑为主题,带领孤独症青年们前往写生,绘制一批中山大学的校园风貌作品。两年来,青年们的绘画能力不断提升,具有更丰富和多元的表现能力。
心青年创作现场。
为了此次展览,在百企百艺志愿者老师郭慧虹和一众志愿者的陪伴下,7名孤独症青年从9月就开始了百年中大展的准备:每周日下午在广州图书馆的常规绘画课堂上进行学习、创作,在家中完成老师布置的相关作业。经过6周完成绘画部分后,在课堂上进行了优化和剪贴,最终完成作品。
心青年创作现场。
在此期间,为了加深孤独症青年们对中大学校的了解,项目还专门邀请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林文滨为孤独症青年上课,详细讲解中大建筑的历史和相关知识。
林文滨为孤独症青年介绍中山大学的建筑。
“我们是一个支持心智障碍青少年的机构,同时更是为孤独症青年提供更多展现机会的平台。”儿童发育行为中心有关负责人表示,一直以来,中心致力于社会倡导,希望通过不同的形式,让更多大众了解孤独症和孤独症者,尊重、接纳多元,“未来我们还会以更多元的方式来为他们提供支持。”
扫一扫,关注广东残联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