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海珠:爱心服务队每天上门服务 高风险区听障人士有了爱心餐

信息来源:广州日报 时间:2022-11-10 字体: [大] [中] [小]

  “志愿者每天给我们送饭,给他们点赞。我们四个听障人不会说,不方便订餐。”这是广州市海珠区高风险区客村片区居民平先生给记者发来的信息。

  11月7日举行的广州市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海珠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区成立由“联社干部+党员志愿者+群众志愿者”组成的爱心服务队伍,协助做好管理网格、派发物资、服务特殊人群等工作,比如主动致电852名残障人士,协助其解决实际困难。记者了解到,不仅是致电,残疾人士中有部分是听障人士,海珠区在管控区域采取上门走访的方式,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

  

 

  接过社区工作人员送来的盒饭后,平先生(右)摆出OK手势。(来源:广州日报)

  宋永亮是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海珠区分局的党员,进驻客村片区第四网格后,他与社区工作人员对接了解到,网格内有一户住了听障人士。“一开始也没有想到加微信,通过邻居了解到住了四名听障人士,由于他们订餐不方便,之前是邻居大姐给他们送吃的,后来也不方便送了。他们主要依靠政府派发的干粮,我们就把手头上的加班餐送给他们,并决定之后每天多订四个人的餐,给他们送去。”宋永亮说。

  此后每天中午和傍晚,宋永亮或者其他工作人员、志愿者都定点上门给平先生四人送上热菜热饭。考虑到他们四人的实际情况,工作组还专门送来了八宝粥和方便面,以防其他工作延误造成平先生四人不能及时就餐。

  对于连日来宋永亮和其他工作人员、志愿者的帮助,平先生向记者发来信息:“志愿者爱心送饭,让我们吃饱了,谢谢他们!”

  其实,在客村片区还有不少残障人士,黄先生家中三人均为听障人士,无法正常与外界交流。社工联系其邻居协助,获得其微信联系方式。经社工与黄先生微信沟通,了解到黄先生管控期间生活物资暂时足够,也懂得网上购物。社工提醒他及时留意生活物资的存量,并及时补充,避免生活物资不足。黄先生表示,社工会将筹集到的企业爱心物资包送给他们一家,定期跟进了解他们家的相关情况,帮助其解决生活困难。

  吴先生是一名肢体残疾人,因腿脚行动不便长期在家,网格员了解到他的实际情况后,十多天来坚持为他送饭。同时每天通过电话询问其困难和需求,对接社工组织帮助筹集生活物资,及时做好吴先生的心理安抚工作。细致耐心的服务得到了吴先生的点赞。

  记者了解到,依托“穗救易”即广州市困难群众兜底安全网,海珠区每天组织各街道及时摸查排查中高风险区、管控区内的低保对象、低收(低边)对象、特困人员、困境儿童、留守老人、孤寡老人、特殊困难重度残疾人、独自一人居住老人八类特殊困难群众情况,通过电话访问、上门访问等各种方式摸清八类特殊困难群众的物资保障情况及急需就医情况,并及时跟进妥善处置。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