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德市残疾人联合会副理事长 叶翠莲
我叫叶翠莲,今天向大家汇报的题目是:如何当爱心立交桥上的红绿灯。
1999年,我在一家叫海英公路有限公司的外资企业当行政部经理,组织要调我去市残联。父母亲不同意说去干啥呀?当经理月薪是当副理事长月薪的三倍。我想,自己是一名党员,必须服从组织的安排。
当时残联的办公条件非常差没有空调也没有电脑,15个工作人员挤在两个小房间办公。我的办公桌是一张小学生的课桌,大小不到公司大班台的一半。
我初到残联的工作,是负责组织脑瘫儿童和智力残疾儿童家长培训班。看着一个个孩子由亲属背着,或是扛着来到残联,口水鼻涕一直往下流,站都站不起,坐也坐不稳,我第一次在自己工作岗位上流下了复杂的眼泪,决心用自己的爱心去帮助他们。
公司的同事问我调到哪里。我说去残联了。同事又问,是哪一个茶园?我们英德出产的茶叶久负盛名。英国女王伊丽莎白访华期间,特别定下一批英德红茶运回英国。我说,不是茶园,是残联。这样一连说了几次,同事还是弄不明白什么叫残联。我心里酸酸的:残联工作是社会性很强的工作,人们连残联是什么单位都不知道,怎样开展工作呀?我跟理事长陈昌娣商量,觉得一方面要内强素质,把残联办成残疾人的家,一方面要外树形象,营造一种关心、理解、帮助残疾人的良好社会氛围。
怎样才能又快又好地外树形象呢?我请好友帮忙,组建99爱心巡回演出团,其中1/3的演员是残疾人。这是英德历史上第一次有残疾人公开登台的演出。他们到各乡镇演出26场,观众近20万。很多人看完演出就当场捐款,连两三岁的娃娃都把压岁钱捐了出来。从此,英德人知道身边有一群残疾人需要关爱,残疾人也知道残联是自己的家。
有一天,李波拄着拐杖来到我的办公室,哭诉他的身世:他6岁时亲生父母去世,被一对善良的英德夫妇领养。9岁时,他在放学的路上被一辆大卡车辗掉一条大腿。他千里迢迢地到外省求学。读到第三年,他必须到医疗机构实习一年才能拿到毕业证。他年迈的父母一直不能为他找到实习单位。
我多方奔波,为李波找了一家私人诊所做为实习地点。
谁知李波第一天上班,病人不让他打针,嫌弃他是个残疾人。
李波心想:不要我打针,那么我就去为病人抓药吧!
李波拄着拐杖在药房里抓药,把取药的病人吓跑了。
不到3个月,诊所老板为了不影响自己的生意,只好劝李波离开。
李波又来向我哭诉:叶阿姨,我好想有一条腿啊!
看着这个身残志坚、年纪轻轻就受到这么多打击的孩子,我说:有阿姨在,没什么大不了的事。
我联系英德武警医院,帮助李波完成了实习。后来,我向省残联求援,由深圳市叠石饮料有限公司资助2万余元,为李波装了一条假腿。
李波毕业以后,我向副市长和市教育局长反映了他的困境和身残志坚的品格。领导们深受感动。在社会各方面的帮助下,李波进了横石水中学工作。
一直苦着脸的李波变得阳光起来了。在我的鼓励下,他坚持业余自学,完成了电大课程。前不久,他高兴地告诉我,他找到女朋友了。
李波的经历,使我认识到,爱心能让残疾人自尊自强,融入正常的社会生活。要从残联到残疾人,从社会到家庭,从政府到企业,从基层到上层,从本地到境外,多方位、多层次地构建爱心立交桥。而自己要当爱心立交桥上的红绿灯,凡是对残疾人有利的,就开绿灯,努力去做;凡是对残疾人不利的,就亮红灯,加以制止。
由此,市残联在英德电台主办了一个互动节目《残疾人心声家园》,通过这个平台宣传法律法规、康复知识,为残疾人排忧解难。
曾东娣也和李波一样,13岁时被火车辗去一条大腿。她听了《残疾人心声家园》后,来到我的办公室,把她被辗断大腿,一直没有得到合理赔偿,导致家里贫困,她想去卧轨自杀等内心的苦闷,向我哭诉。
我叫她千万不要干傻事,困难再大也要坚持下去,我会尽一切办法帮扶她。
正好省残联要求各地选拔残疾人运动员。我动员曾东娣参加全省选拔赛。她说自己什么体育项目都不懂,没有勇气去。我说:“你就当去试一试,残联为你出资。”曾东娣这才答应了。
曾东娣到省城参加培训以后,在全国残疾人运动会上荣获射箭第一名,成为省残疾人运动队的射箭运动员。2005年,她在巴西举行的世界轮椅肢残运动会上获得5块金牌,成为全能冠军!英德市委、市政府为此专门召开表彰大会,颁发2万元奖金,组织中、小学生听她做巡回报告,号召全市人民学习她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的精神。
从巴西载誉回来以后,曾东娣想找一份固定的工作。我让她去学会电脑技术后,推荐她进了英德权祥凉茶有限公司,在办公室当文员。经我多次做工作,总经理徐星祥又在公司安排27名残疾人就业,被评为清远市“十大杰出青年”。
曾东娣的成长,坚定了我坚持物质帮扶与思想帮扶相结合、“输血”帮扶与“造血”帮扶相结合的信心。一方面,在民政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每年都带着残联的同事,把救济粮食、棉被、衣物等送到特别贫困的残疾人家里去;一方面,开办就业培训基地,帮助残疾人发展生产。
石牯塘镇的李启保,因为患小儿麻痹症,成了重度残疾人。他用攒下的钱承包400多亩土地种甘蔗。想不到甘蔗价格大跌,血本无归,还欠债4万多元。李启保给我打来电话,哭着说,他不想活了。
我立即开车跑了几十公里到他家,苦口婆心地劝说,稳定他的情绪。我又用工资作担保,从市残联为他借了2000多元。他用这笔钱购买了10亩粉蕉苗。五四青年节,我自己带头,并且发动同事们,捐款买了肥料送到他的家。现在,李启保重新迈步在奔康致富的大道上!
2002年大年初一的清晨,我又接到了李启保打来的电话,以为他又遇到什么困难。不料他在电话里说:“今天是大年初一,我特地打这个电话问候我们残疾人娘家的好大姐,祝你新年快乐!”
我知道他家没有电话,他现在是冒着雨,拄着拐杖,走两三公里路,来到公话亭,就为了给我送上一个及时的新年祝福!是啊,爱是相互的,即使是在冬天,爱也能融化冰雪,让人感觉暖意!
在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和残联团队的共同努力下,近10年来,英德市残联共为5326名白内障患者送上光明,创建了全国白内障无障碍县,创建了全国社区康复示范县;帮助86名听障儿童走出了无声世界;为139名0—14岁的脑瘫儿童提供功能康复训练,使他们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康复;为偏瘫老人提供了免费的功能康复训练场所,已有94名偏瘫老人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康复;为40名关锁精神病人免费解锁,为886名精神病人免费实施服药治疗。
我们还联系海外慈善机构,想方设法地添置康复器械,先后在英德市区建起7个康复站,在各镇建立康复站,为残疾人提供免费服务。到今年9月,全市23个镇的社区都将建好残疾人康复站。
“九五”期间,英德市残联被评为广东省残疾人康复工作先进集体;“十五”期间,被评为全省残疾人工作先进市;从2003年到2009年,连续7年获得清远市残疾人事业考核第一名。我今年被评为广东省第三届“人民满意的公务员”。
回顾11年来的工作,我尝遍酸甜苦辣,深深感到,残疾人需要大家的关怀,需要社会各界伸出援助之手!我要当好爱心立交桥上的红绿灯,更好地为残疾人朋友奉献自己的一片爱心!
扫一扫,关注广东残联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