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庆县体育培训中心少儿乒乓球教练 覃小俊
一个20多年驰骋运动场上的乒乓球选手,一个走出广东走向全国,冲出亚洲走向世界的体育健儿,一个先后20多次参加国家级和世界级残疾人乒乓球比赛的运动员,一个先后获得50多枚奖牌的乒乓球全国冠军、亚洲冠军、世界冠军和北京残奥会冠军,一个从小就有梦想勇于挑战自我的双下肢肢残者,此刻就站在大家面前。
在我很小的时候,一种叫脊髓灰质炎(俗称小儿麻痹症)的疾病不幸降临在自己的身上。刚学会走路的我,刹那间变得站不稳、坐不住、不能走路了,父母被这突如其来的情况吓坏了,抱着我四处奔波求医问药,几年时间过去也没什么效果。而父亲的脾气却变得越来越暴躁,知识分子家庭的温馨气氛荡然无存,仅剩下一个不可预知的担心,这孩子还有希望吗?
那时因父亲思念家乡,带着母亲和我由湖北调回老家德庆工作。已到上学年龄的我,背着小书包兴高采烈地跟着妈妈来到学校。但上学第一天,我弱小的心灵就刻下了难以治愈的创伤。小儿麻痹症令我的双腿肌肉极度萎缩,即使拄着拐杖还是一瘸一拐地走路。当我出现在同学们面前,他们脸上异样的神情,让我从心里感到自卑。特别是学校的第一堂体育课,对于天性好动的我更是刻骨铭心,操场上同学们排成整齐的队列,我放下拐杖走在队列中,只能用稍微灵活的一条腿一蹦一跳的跟上队伍,引来同学们的嘲笑和歧视,体育老师善解人意地说,你做些力所能及的运动吧。
为了解决自己走路困难的问题,父母在亲朋好友的帮助下,经过多方打听终于找到一个医术高明的外科大夫,做了成功的手术,从此我可以不用拐杖走路了。为减少上学多次往返的不便,我每天中午在学校吃饭,饭后与同学打乒乓球。在童年的记忆中,我挥着球拍与同学你来我往,美妙神奇的乒乓球弹来跳去,使我忘记了残疾的不幸,乒乓球成了我日思夜想的体育活动。让我高兴的是,随着乒乓球运动量的增加,双腿的功能也逐步得到改善,我尝到了运动带来的好处。那时因为家里穷,我买不起一块最便宜的球拍,但我依然喜欢打球,在与同学的交手中经常占上风,被同学称为常胜将军,使我心里得到莫大的快乐和安慰。
记得上高中后,妈妈省吃俭用给我买了一块漂亮的红色胶面球拍。虽说高中阶段功课越来越紧张,可我始终坚持打球,梦想有机会能参加乒乓球比赛。有一天,我看见学校墙报栏的告示,说学校乒乓球队要招收运动员,准备参加全县乒乓球比赛,就找体育老师报了名。第一次代表学校参加健全人的乒乓球比赛,我们就获得了团体第三名,作为替补队员,我得到一件印有乒乓球赛纪念字样的背心,靠自己努力获得奖品的美好感觉让我十分陶醉。看似十分平常的赛事,却改变了我以后的人生。
1984年,我高中毕业,虽然高考成绩过了录取分数线,但由于双腿残疾,大学与我擦肩而过。也因为身体的残疾,父母没能给我找份工作。在家待业的时间里,我承担了买菜、煮饭、洗衣服等所有家务事,可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自己就会感到有一种莫名的恐惧,我的路在何方?
经过半年多的等待,我进入德庆县农机一厂做了临时工。工作之余自己喜欢找技术好的球友切磋,不断改进自己的打法,针对自己上身灵活而双腿移动不便的特点,我选择靠近球台前后左右可以相对兼顾的位置,以减少身体因大幅度移动而过度消耗体力,从而减少接发球的失误。通过勤学苦练,球艺有了突飞猛进的提高,1985年我以肇庆残疾人乒乓球公开赛第一、广东残疾人乒乓球公开赛第二的成绩,代表广东参加了在杭州举办的全国赛,获得团体第三、单打第六的成绩。
1989年我又来到省城广州参加专业集训,在训练中我虚心求教,认真观摩各种球技打法,研究分析进攻防守技巧,每天把训练体会写成日记,使自己的竞技水平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不久,我参加在安徽合肥举办的全国残疾人乒乓球锦标赛,取得了一生中第一个全国单打冠军。同年入选国家队参加了在日本神户举行的亚洲残疾人运动会的乒乓球比赛,并夺得第一枚团体亚洲冠军的奖牌。从此,我为自己树立了一个更高的目标,那就是参加奥运会,站上世界最高的体育舞台,以证明残疾人与健全人一样,可以在各个领域展示自我、体现价值、创造辉煌。
2003年我参加了在上海举行的第四届亚洲残疾人乒乓球锦标赛暨奥运会选拔赛,谁赢得这次比赛,就可以坐上前往雅典的直通车。面对国内外的众多高手,我改变了自己的打球风格,一方面突出速度以快为主,另一方面利用发球旋转落点变化,为自己夺得打法上的主动权,我在手心上写下镇定、勇敢、果断、细心八个字,时刻提醒自己要沉着冷静。在决赛时刻,我迅猛攻击、左右扣杀、气贯长虹,我每赢一个球,就会由衷地发出一声呐喊“杀”,它不仅能增长自己的威风,也能给对方以心理的震慑,达到从技术上应战,从精神上取胜的目的。通过激烈的竞争与较量,我代表中国取得男子TT7级团体、单打冠军,同时赢得进军2004年9月希腊雅典残疾人奥运会入场券。但是,在希腊雅典的比赛中,由于自己第一次参加残奥会发挥并不理想,以微弱的分差与残奥会奖牌失之交臂,仅获得团体第四名的成绩。
从1985年到2008年,我先后参加了六届全国残运会和多个国际乒乓球比赛,获得各项奖牌50多枚。在2004年至2007年期间,我先后访问了韩国、瑞士、埃及、希腊、约旦、斯洛伐克、克罗地亚等近十个国家,终于国际积分排名进入前十,顺利拿到了2008年北京残奥会的入场券。
多年的征战使我本已残疾的身体落下了不少伤病,体重由90多斤下降到70多斤,颈椎疾病压迫神经引起手麻,而大腿髋关节过度磨损,时常出现酸痛乏力等症状。其实,人们根本无法想象,双腿肌肉萎缩发育不全的我,大腿只有健全人手臂般粗细,但20多年来,自己克服重重困难,始终坚持每天四五个小时高强度的带伤训练,忍受着超越人生极限的痛苦和考验,仍然奋力拼搏在乒乓球赛场上。
2008年9月,世界的目光聚集北京奥运会。中国残疾人乒乓球M6—8级团队,通过多年的艰苦训练,用精湛的球技赢得观众此起彼伏的阵阵喝彩。在中国与英国队的比赛中,自己通过巧妙的旋转控制和多变的正反手快攻技术,和队友一起以3比0战胜英国队。在我比赛的当日,远在德庆县的家中挤满了媒体记者、街坊邻居和亲戚朋友,他们围坐在电视机前观看比赛直播,大家兴奋地挥舞着国旗,激动地助威呐喊,中国队加油!中国队必胜!覃小俊加油!当中国队以3比0战胜斯洛伐克队,一举夺得残奥会团体冠军后,我的家乡沸腾了,人们欢呼雀跃,纷纷奔走相告,沉浸在一片欢乐的海洋之中。我要感谢祖国、感谢党、感谢家乡人民培育了我,终于圆了自己的奥运冠军梦想。
我认为,残疾并不是真正的人生缺陷,而是命运赋予人生更充实的内涵,它让我们经历比健全人更丰富的生活磨难,使我们能勇敢地面对现实意志更加坚强。我深信,健全人能做到的,我们残疾人通过努力也一定能做到。作为运动员我的体会是,残疾人真正的与众不同之处,在于一种非同寻常的自信,那就是中华传统文化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精神。古人云,天生我才必有用,有勇气就会有奇迹,有梦想就会有希望,只要我们能够坚持不懈地执着追求,我想在坐的各位,一定可以实现自己的幸福梦想,用行动谱写出最精彩的人生乐章。
扫一扫,关注广东残联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