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红 朱晓晓
浙江大学劳动保障与公共政策研究中心
摘 要:对国内外残疾人研究进行综述总结的基数上,根据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浙江省数据编制了浙江省域的残疾健康期望寿命表。并得到浙江省零岁组的平均健康期望寿命为45岁左右,残疾持续时间近30年; 60岁组残疾持续时间近8年。男女健康期望寿命的差异会随着年龄增长而缩小,与Liming Cai和James Lubitz研究的认为老年女性容易患致残和失能而非致命的疾病导致女性的期望寿命(TLE)较高,而健康期望寿命(ALE)较低的结论基本一致。同时也指出残疾人的健康期望寿命可以用来作为衡量一个地区残疾人福利水平和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关键词:期望寿命、残疾人健康期望寿命、残疾持续时间
Abstract: Based on literature review at home and abroad, according to the data of the Second National Sample Survey on Disability, we construct Zhejiang Province’s Active Life Expectancy,ALE,table. We got the average ALE of the group age zero is around 45, and the disability duration is almost 30 years. The disability duration of 60-year-old group is about 8 years. The ALE gap between men and women will be narrowed with age growth. It’s the same as the result of Liming Cai and James Lubitz that older women are more prone to suffer from disabling but not fatal diseases. That will cause women`s total life expectancy (TLE) longer, while the Active Life expectancy (ALE) is lower. Also we pointed out that the ALE can be used as an important indicator to measure the level of welfare and social development.
Keywords: Life Expectancy; Active Life Expectancy,ALE;The duration of disability
据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数据推测,我国现有残疾人约8300万,占全国总人口的6.34%。与1987年第一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相比,我国残疾人口总量明显增加,残疾比例有所上升,残疾类别结构有较大的变动。对残疾人的关怀程度体现的是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因此需要对残疾人口的基本特征进行一个深入的分析。本文将基于国内外研究,利用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浙江省的数据编制残疾人健康期望寿命表,并基于此分析残疾人健康期望寿命相关特征。
一、文献综述
在健康期望寿命研究方面,国外研究开始的相对较早,特别是利用它分析老年人的保障和长期服务提供等问题;而国内此类研究相对较少。而对于残疾人健康期望寿命的分析,可能是鉴于数据的缺乏,基本上没有人进行过分析。在国外,对于健康期望寿命(ALE)与失能期望寿命(DLE)的研究主要有三方面的观点:首先,Fries提出的发病率压缩论,老年人失能期望寿命会压缩的观点。它对老龄化持有相对积极的态度,相信由于医疗水平的提高,人们寿命的增长相对要慢于老年人许多慢性病等发病时间向后推移的速度,失能开始时间与死亡时间越来越接近,所以人类的健康期望寿命相对在延长,失能期望寿命压缩。持相反观点的为Gruenberg(1977), Olshansky, et al.(1991)和Schneider, Brody(1983)等,他们持失能期望寿命在扩张的观点。
认为期望寿命(TLE)的增长是由于先进的医疗技术延长了患慢性病和致残非致命疾病人的生存时间,所以他们认为DLE是会扩张的。最后Manton和Freedman, Martin等认为死亡率与疾病发生率是非独立的,是在协调一致的运行中的,所以健康期望寿命和失能期望寿命处于一个相对的动态均衡状态。而Liming Cai和James Lubitz(2007)根据对美国1992年到2003年老年人健康期望寿命进行的分析部分的支持和前面的压缩论和动态均衡论,并进一步指出期望寿命(TLE)和健康期望寿命(ALE)和上升,失能期望寿命(DLE)的下降主要是由于严重的ADL(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失能发生的延后。同时,他们的研究也认为随年龄增长,老年女性容易患致残和失能而非致命的疾病导致女性的期望寿命(TLE)较高,而健康期望寿命(ALE)较低。
国内对健康期望寿命的研究方面,姜晶梅等相对较早的用此概念对老年人的生活进行了分析。曾毅等估算了纠正偏差后的中国高龄老人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完好,失能期望寿命和发展中国家高龄老人分年龄、性别与分生活自理能力的死亡和健康的多状态转移概率。认为健康与非健康期望寿命和起点年龄的生活自理能力状态有很大关系。其结果与Liming Cai和James Lubitz相似支持了压缩理论和动态均衡理论。
二、数据来源说明
分析基于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浙江省数据。此次调查以全国为总体,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为次总体,采用分层、多阶段、整群、概率比例抽样方法。浙江省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样本是按国家分配给浙江省的样本量,在浙江省抽取25个县(市、区),100个乡(镇、街道),共200个调查小区,平均每个调查小区470人左右。浙江全省共调查了33674户、95392人,调查的抽样比约为1.95‰。
三、 浙江省残疾人健康期望寿命表的编制
(一)相关函数及模型说明
1、关于X。X表示残疾人残疾发生的年龄。显然,X是一个连续的随机变量,假定它的颁布函数用D( )表示,那么,D(x)=P(X )( ),这表明残疾人出生在未到x岁即发生残疾的概率。令H(x)=1- D( ),也即残疾人从出生还未发生残疾健康的活到 岁的概率。H( )是一个关于 的递减函数。
2、关于T( )。它表示年龄为 岁的残疾人,还未发生残疾健康生活的年数。在我们已知这个人还未发生残疾健康的活到 岁,即已知 。那么,T的分布就是已知 时的X的条件分布,有关T的概率就是在已知时相应的X的条件概率。如T的分布函数记为G(t)=P(T t),即x岁仍未发生残疾健康的人在t年内发生残疾的概率。
3、平均预期健康年数。在生命表中称余命的均值为“平均余命”也叫“平均期望寿命”。
(二)健康期望寿命表函数计算说明
1、未发生残疾健康的人数 。它表示正好到x岁未发生残疾的健康的人数。作为起点的 类似于生命表的 ,在此处取起点数为10万。
2、残疾人数。它表示在年龄区间[x,x+1]内残疾的人数。它是健康期望寿命表中在年龄区间内残疾的人数,不同于实际人口的残疾数。
3、残疾发生率 。它表示还未发生残疾健康活到x岁的人在到达x+1岁前发生残疾的概率,他不同于残疾概率。
4、平均健康人年数Lx。它表示年龄区间内的所有人在该区间内的不发生残疾健康存活的年数,即活到确切年龄x岁的人群在到达x+1岁前平均未发生残疾存活的人年数。人年即用生命表中的概念,表示人均存活的复合单位,一人年表示一个人存活了一年。在此即一人未发生残疾健康的生活了一年。在死亡均匀分布假设条件下,此值为年龄区间前后两个生存人数的平均值
5、x岁的未发生残疾人群累计未发生残疾健康生活人年数Tx。它表示未发生残疾生活到确切年龄x的人群 未来不发生残疾健康生活的总人年数,这是计算平均健康期望寿命的基础。
6、平均期望健康年数 。它表示未发生残疾健康生活到确切年龄x的人群 未来能够不发生残疾健康生活的平均年数。
(三)残疾人健康期望寿命表地编制
首先,根据调查数据确定各年龄的残疾率 ;但由于数据原因,此处用仅根据统计数据得到的残疾发生率代替残疾率 ,与一般生命的死亡率有点差异。然后,选定适当的基数,此处我们同一般生命表选定基数为10万,用来表示所编制的健康期望寿命表的观察人数。
1、健康人数 、残疾人数 和平均健康人年数Lx
2、未来累计健康人年数Tx和平均期望健康年数Ex
3、浙江省残疾人健康期望寿命表
在数据上,依据浙江省2006年第二次残疾人抽样调查的数据,以6063个样本为基础,根据一般生命表的制作方法进行编制 。由于样本数的原因,可能在精度上存在一定的问题,但并不影响利用残疾发生率表对浙江省残疾人在不同的年龄残疾发生率,残疾人健康期望寿命进行分析。
由调查数据中残疾人年龄,残疾发现的年份,倒推了残疾发现的年龄,并用此代替残疾发生年龄。可能残疾发现年龄与残疾发生年龄有一定差异,但由于数据所限,而且考虑到我们是分析残疾对残疾人所带来的影响,所以用残疾发现年龄代替残疾发生年龄还是有一定合理性的。由此计算了各年龄的残疾发生率,并由该残疾率替代各年龄残疾率 ,当然这个残疾率与一般生命表的死亡率还是有一定区别的,但由于数据和技术因素暂由此代替,编制了分性别的残疾人健康期望寿命表,由于篇幅原因,分性别的残疾人健康期望寿命表不在列出)。
四、基于残疾人健康期望寿命的分析
(一)对浙江省残疾人健康期望寿命表的分析
根据残疾人健康期望寿命表,我们对男女残疾人随年龄变化的情况进行分析,图1为0-89岁残疾人分性别的残疾率图,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残疾率随年龄增长呈现一个U型的分布。残疾率开始时会随年龄增长而下降,到10岁左右后维持一个低水平的残疾率,到50岁后,残疾率会随年龄增长而迅速增长。分析原因主要在于,由于将出生时即残疾人的数量计算在零岁组的残疾率里,所以零岁组的残疾率会特别高。而幼儿时期由于抵抗力等原因会使此时儿童的残疾发生率特别高。而到老年时期由于老年人身体状况原因,其残疾率也特别高。同时,从分性别上来看男性的残疾率要高于女性。
残疾人的各年龄段的残疾发生率与各年龄段的健康期望寿命呈负相关关系。从图2中可以看出,零岁组健康期望寿命为45.3年,其中男性为42.5年,女性为48.1年。浙江省残疾人的健康期望寿命先上升,到4岁或5岁以后开始下降。男女健康期望寿命最大值分别为45.8年和51.8年,女性残疾人的健康期望寿命要高于男性残疾人,但此差异会随年龄的增长而减小。也即女性的残疾率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上升。
(二)分性别的残疾人健康期望寿命及残疾持续时间分析
对残疾人健康期望寿命与期望寿命的进行比较分析。由于没有分年龄的残疾人死亡数据,所以无法得到残疾人生命表,故用2000年一般生命表为参照数据。由表2我们可以看到0岁组残疾人健康期望寿命为45.3岁,其残疾持续时间近30年; 60岁组相近8.5年,也就是说,老年人平均有8.5年的时间是在失能的状态下度过的。残疾人健康期望寿命与总期望寿命的差距也正是其福利服务与扶助的需求时间,这个时间越短,需求持续时间也越短,需求越少。从性别上看,0岁和1岁组残疾人健康期望寿命的男女差异要高于一般总的期望寿命,但60岁和80岁组,则相反残疾人健康期望的男女寿命差异相对要小,这也说明了,一般女性的期望寿命要远高于男性,但随着年龄增长,女性致残的概率要高于男性,这与Liming Cai和James Lubitz(2007)研究认为随年龄增长,老年女性容易患致残和失能而非致命的疾病导致女性的期望寿命(TLE)较高,而健康期望寿命(ALE)较低的结论也相符。因此,也可以得出性别对一般期望寿命的影响大于对残疾人健康期望寿命的影响。虽然开始女性残疾人的残疾发生率低且期望寿命高,但随年龄增长,这种残疾发生率的差异会消除且女性残疾人的期望寿命与健康期望寿命的差距会比男性残疾人高,由表1可知,18岁以后的女性残疾人残疾持续时间会高于男性,即女性的非健康期望寿命会高于男性。
(三)疾人健康期望寿命表与一般生命表的比较分析
对残疾人健康期望寿命表与一般生命表的进行比较分析,残疾人健康期望寿命表与一般的生命表相似,残疾发生率表明在整个残疾发生过程中,在某一时间点仍然健康的残疾人在一定时间区间内发生残疾的概率,它表明残疾在每个时间发生的概率。而健康期望寿命,则说明此时健康的残疾人在未来还能保持健康的年数,对应也可以看出不同残疾人能够健康生活多少年才发生残疾。
分析残疾人健康期望表变量与一般生命表变量间的相关性,研究平均期望寿命、健康期望寿命、死亡率和残疾率之间的相关关系。同样用2000年浙江省人口生命表的数据,与残疾人健康期望寿命表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由表2可知,一般生命表的平均预期寿命与残疾人健康期望寿命表的平均健康期望寿命成高度的正相关关系,其相关系数高达0.998;而死亡率与残疾率也成正相关关系,其相关系数为0.835;残疾人平均健康期望寿命与残疾率成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548。这说明,残疾人健康期望寿命与一般生命表的平均预期寿命高度相关,存在着很大的联系;与残疾人本身的残疾率虽然也存在着相关关系,但相关性不是很高,说明除残疾率外,还有诸如残疾的年龄等一系列另外的因素影响着残疾人的健康期望寿命。所以,降低残疾率是提高平均健康期望寿命的重要方式,但同时更应该注意到,降低低龄人口的残疾率对提高残疾人平均健康期望寿命有更为重要的影响。为此有效预防儿童的残疾发生率将更有利于残疾人健康期望寿命地提高。
由于四个变量之间又存在着相关关系,所以我们再分析它们之间的偏相关关系。当我们无论是控制死亡率还是残疾发生率时,一般的平均预期寿命与残疾人平均健康期望寿命之间都存在着高度的正相关关系,而且这种相关性比原先更有所加强,分别达到了0.996和0.997。而控制平均预期寿命和平均健康期望寿命时,死亡率和残疾率之间的相关性关系减弱,相关性系数分别为0.756和0.754 。
上面的分析可知,生命表与残疾人健康期望寿命表有异,但也相关。众所周知,生命表里的期望寿命是衡量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及生活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而残疾人健康期望寿命与期望寿命具有相似的意义,他是一个可以用来度量一个国家社会发展程度,残疾人预防水平及残疾人社会生活水平包括残疾人社会保障水平的指标,它显示了一个国家残疾人在发生残疾之前能够健康生活的时间,时间越久说明残疾人在发生残疾前能够健康地生活的时间越长,他们的生活质量、福利水平以及整个社会福利水平也就越高。而有效的预防残疾的发生,为他们提供合理的保障,特别是降低儿童的残疾人发生率,保障他们的生活将对提高这一指标有重要的影响。所以残疾人健康期望寿命对残疾人福利需求供给具有指标意义,辅之以一般期望寿命可以作为考核政策残疾人工作的重要指标。
五、总结及展望
(一)总结残疾人健康表编制及比较分析
通过对浙江省残疾人微观数据的挖掘,提取相关指标,我们构筑了浙江省域的残疾健康期望寿命表。这将对我们把握残疾率、健康率、死亡率等残疾人口特征有极重要的意义。
我们得到目前浙江省零岁组的平均健康期望寿命为45岁左右,与期望寿命(TLE)差距近30年,也就是说残疾人可能要度过近30年残疾生活; 18岁组残疾人健康期望寿命为40.9岁,与期望寿命的差异近20年,也即残疾人与健全人相比无法正常工作近20年。60岁组两者差距近8.5年,也就是说,老年人平均有8.5年的时间是在自己自理的情下度过的。
男女健康期望寿命的差异会随着年龄增长而缩小,也说明了虽然女性的总期望寿命要高于男性,但随着年龄增长,女性致残的概率要高于男性。说明中国的情况也符合Liming Cai和James Lubitz(2007)研究的认为老年女性容易患致残和失能而非致命的疾病导致女性的期望寿命(TLE)较高,而健康期望寿命(ALE)较低的结论。
(二)未来展望
残疾人的健康期望寿命可以用来作为衡量一个地区残疾人福利水平和社会保障程度的重要指标。同时,辅之以一个地区的期望寿命和经济发展水平指标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等,来考查一个地区残疾人工作的发展程度,并可以将它纳入政府绩效考核的指标体系中,对政府的残疾人工作进行考核。
残疾是整个社会进步的代价,社会理应为残疾人提供相关保障和福利服务,而不是残疾家庭承担所有责任。政府部门在厘定各项保险费率时,应将残疾人健康期望寿命考虑在内。就业部门要考虑18岁残疾的健康期望寿命,保障部门要考虑60岁老年残疾人健康期望寿命,分析相关护理的投入,为他们提供充分服务和扶助,在这个过程中特别应注重“软投入”,关注护理机构服务的供给。
应加大以人为本发展的残疾观的宣传,建立起如老年学一样的残疾人口学,使残疾人事业得到更好地发展。
--(本文摘自《残疾人社会保障与服务国际论坛暨第三届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论坛论文集》)
扫一扫,关注广东残联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