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昆同志在广东省残疾人事业发展领导干部 培训班开班仪式上的讲话

信息来源:广东省残疾人联合会 时间:2012-02-20 字体: [大] [中] [小]

同志们:

    今天,全省残疾人事业发展领导干部培训班隆重开班了,这是我省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决策部署,是加强新形势下残疾人工作干部队伍建设,推动社会建设和管理创新的一个重要举措。首先感谢中国残联对我省残疾人工作的关心和重视,中国残联理事相自成同志专程出席开班仪式并为培训班讲课,感谢省委组织部、省委党校对这次培训的重视和支持,为我们举办培训班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和机会。办好这次培训,对提高我省残疾人工作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推动我省残疾人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建设幸福广东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为办好培训班,省残联做了大量工作,邀请了国内知名的专家教授前来授课,同时还将组织大家进行实地参观考察。希望大家利用这难得的几天时间,坚持理论与实践结合、学与用结合,确保取得预期的学习效果,进一步提高推动残疾人事业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下面,我结合这次培训班的主题,就如何做好新形势下残疾人工作讲三点意见,供同志们参考。

    一、充分认识做好新形势下残疾人工作对推进幸福广东建设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增强工作责任感、使命感

    残疾人事业是党和政府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残疾人事业。2008年中央出台了《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2009年省委、省政府制定出台《关于加快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决定》,对加快我省残疾人事业发展进行了全面部署。汪洋书记和华华同志、小丹省长经常过问残疾人工作,省财政对14个经济欠发达市的残疾人事业专项转移支付从2006年的l亿多元增加到2010年的2亿多元。近年来,我省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决策部署,以举办广州亚残运会为契机,加快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与服务制度框架,全面推进残疾人康复、教育、就业、扶贫、社会保障等各项工作,残疾人生活状况明显改善,残疾人发展环境不断优化。

    但与此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省有540万残疾人,涉及全省l/5的家庭2000多万人口。尽管近年来我省残疾人事业发展取得一定成绩,但与广大残疾人不断提高的保障与服务需求相比,与加强城乡社会保障与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速度和力度相比,与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整体水平相比,我省残疾人工作仍然存在一定差距和不足。主要是:残疾人保障水平仍然偏低,残疾人家庭收入不到全省平均水平的50%,近三成的适龄残疾儿童少年未能接受义务教育,超过一半有就业能力的残疾人未能就业,2/3的16岁及以上残疾人未参加社会保险;残疾人服务基础设施仍然滞后,贫困残疾人救助与扶持、医疗服务救助方面的需求缺口在250万人左右,辅助器具、康复训练服务方面的需求缺口在100万人以上,基层社区康复站建站率不足15%,全省有康复需求的残疾人仅有一半得到康复服务,大部分残疾儿童无法得到康复服务。

汪洋书记、华华同志多次对残疾人工作作出重要批示。汪洋书记多次强调,没有残疾人的小康,不是全面的小康;没有残疾人安居乐业的社会,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和谐社会;没有残疾人事业的发展,不是科学的发展。少华常委从在县里工作开始,连续20多年每年都与残疾人一起过除夕。特别是在我省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的关键时期,进一步做好残疾人工作、不断改善残疾人生活状况,对于完善社会服务、加强社会建设、建设幸福广东具有重要意义。全省各级、各部门要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提高执政能力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快发展残疾人事业的重要意义,充分认识残疾人的特殊需求,充分认识残疾人工作中存在的不足,进一步增强工作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努力推动残疾人事业又好又快发展,让广大残疾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二、突出重点、完善机制,不断提高做好新形势下残疾人工作的能力水平

    我省残疾人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对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残疾人工作进行了全面谋划和部署。全省各地、各部门要紧紧围绕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的核心任务,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残疾人工作的决策部署,以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为主线,以保障残疾人基本需求为重点,着力解决残疾人面临的突出问题,加快完善残疾人事业发展的长效机制,不断改善残疾人生活状况和发展环境,不断提高残疾人参与社会能力,努力开创我省残疾人工作新局面。要重点抓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着力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要围绕构建完善全省城乡社会保障体系的总体部署,坚持残疾人优先的原则,加快将残疾人纳入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健全残疾人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帮助城乡残疾人普遍加入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加快建立残疾人生活补助、护理补贴、辅助器具补贴等专项福利制度,优先解决城乡低收入残疾人住房困难,切实保障好残疾人的基本生活。全省残疾人社会保障缺口很大。残疾人生活工作受限,是社会保障的重点对象。要建立残疾人生活补助和护理津贴制度。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要给老年人发放津贴,完全可以参照这种制度设计给残疾人发放津贴。

    (二)着力完善残疾人康复服务体系。持续有效的康复治疗,是推动残疾人参与社会的重要基础。要学习借鉴居家养老的做法,制定完善残疾人康复、护理补贴制度,大力推动残疾人居家康复模式,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为残疾人提供居家养老、康复、照料等服务。要突出抓好社区康复,建立完善社区康复体系,将省市示范性康复医院的大部分康复点都建在社区,方便残疾人就近康复训练,更好地提升康复水平。要大力实施好0—6岁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等重点康复工程,最大限度地减少因为残疾无法参与社会生活的人群数量。

    (三)着力发展残疾人社会事业。要结合全省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工作部署,突出抓好残疾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要大力发展残疾人教育,健全特殊教育保障机制,完善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的残疾人教育体系,保证适龄残疾儿童普遍接受义务教育。大力发展残疾人职业教育,坚持提高工作技能的特殊教育和提高生活能力的一般教育并重,通过教育使残疾人提高对生活的感受、增强生活信心和决心。要大力发展残疾人就业,依法推进残疾人按比例就业,完善残疾人就业促进和保护的政策措施,创新家居就业、托养就业、康复就业等灵活就业形式,多渠道推动残疾人就业。要大力发展残疾人文化体育,繁荣发展残疾人文化艺术,广泛开展残疾人群众体育活动,丰富残疾人精神文化生活。

    (四)着力完善残疾预防体系。残疾人事业的目的之一是要减少残疾的发生,这也是社会进步的体现。要通过疾病预防、生育前期检查、后期康复等各种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残疾情况发生。要落实国家残疾预防行动的部署要求,加快普及残疾预防知识,建立完善综合性、社会化的预防和控制网络,针对危害面广、可预防的致残因素组织开展重点预防工程,通过育前和孕期检查最大限度减少先天残疾,通过后期康复减轻后天残疾,通过加强防疫减少因疾病带来的残疾,不断提高残疾预防能力,减少各类残疾情况。

(五)着力改善残疾人生活条件。重点是大力推动无障碍设施建设,切实抓好机场、车站、医院、银行、公园、公共厕所等公共服务场所的无障碍设施建设改造,推动无障碍设施进家庭、进社区,全面改善残疾人出行环境。同时,要把设施维护作为日常工作抓好,切实维护好、使用好各类无障碍设施,让残疾人实实在在得到方便。

    三、加强残疾人组织和工作队伍建设,为残疾人事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新形势下残疾人工作任务繁重而艰巨,加强残疾人组织和工作队伍建设至关重要。2010年10月,省委组织部与省残联等6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残疾人组织建设的意见》。各地、各部门要认真落实《意见》要求,扎实推进残疾人组织和工作队伍建设,为我省残疾人事业发展提供坚实的组织基础和人才保障。   

(一)加强残联组织建设。残联组织是党和政府联系广大残疾人的桥梁和纽带。各地要切实加强对残联建设的支持指导,努力把残联建设成为“精神状态好、能力素质好、团结协作好、服务群众好、廉洁自律好”的残疾人工作集体。一要规范基层残疾人组织。要按照组织健全、结构规范的原则,抓好乡镇、街道残联和村(社区)残疾人协会建设,更好地联系残疾人、深入残疾人、帮助残疾人。二要增强残联组织的代表性。加大对残疾人干部的选拔、培养力度,落实好市、县两级残联组织配备残疾人干部工作,更好地代表和服务残疾人。三要提高残联组织服务功能。选聘好、管理好一支残疾人专职委员队伍,密切与残疾人的血肉联系,切实维护好、保障好残疾人的合法权益。

    (二)加强残疾人干部队伍建设。今年下半年到明年上半年,全省各级残联组织将进行换届。各级、各部门要加强工作指导,切实把整体素质高、协调能力强、有爱心能创新的干部配备到残联。要将残联干部队伍建设纳入各地干部队伍和人才队伍建设整体规划,加大培养、使用和交流力度,为残联干部的成长创造条件。要建立干部轮训制度和定期考核制度,争取用5年时间对全省县(市、区)残联干部轮训一遍,努力打造一支恪守“人道、廉洁、服务、奉献”职业道德的高素质残疾人工作者队伍。加强残疾人工作人才培养,加大残疾人康复、教育、就业、维权、托养、文化体育、社会工作等专业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完善人才保障和激励机制,为残疾人提供高水平的专业服务。

    同志们,在座各位直接从事残疾人工作,是推动我省残疾人事业发展的骨干力量。希望大家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珍惜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真正静下心来,认真学习、刻苦钻研我省残疾人工作的重大问题,结合实际认真思考、科学谋划本地区推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有效措施,努力推动我省残疾人事业发展再上新水平,为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作出新的贡献。

    最后,祝培训班圆满成功!祝同志们身体健康、学有所成、工作顺利!

    谢谢大家。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