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残联“两建办”专项调研北京市残疾人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工作

信息来源:广东省残疾人联合会 时间:2009-08-31 字体: [大] [中] [小]

2009年6月9日,中国残联党组成员、副理事长、中国残联 “两个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副组长兼办公室主任程凯率教育就业部、就业服务指导中心负责同志及两建办工作人员,赴北京市围绕残疾人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开展专项调研,重点考察北京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规范化建设和就业服务工作开展情况。

调研组走访了北京市残疾人就业服务中心、职业介绍中心,石景山区残联就业服务就业服务所、实康苑残疾人职业康复站等就业服务机构,实地考察了就业服务大厅、职业介绍服务平台、职业信息发布系统、多功能信息化培训教室、残疾人职业康复训练室、残疾人职业康复作品展示室,认真了解了残疾人就业服务基础设施设备运行情况、残疾人就业服务工作者编制待遇及业务培训状况、残疾人职业介绍和职业信息搜集管理状况、残疾人职业康复站工作开展和难点问题等,深入细致的了解了北京市、区两级和基层社区残疾人就业服务工作和机构运行的底数实情,并在此基础上,与市区两级残联主要负责同志和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一线工作人员进行了座谈。

调研组认为,北京残疾人就业服务工作伴随着按比例就业等残疾人就业政策扶持和工作开展的力度加大,就业服务的内容和质量得到全面提升,就业服务和培训的专业化和针对性大大加强,针对智力、精神和重度残疾人开展的就业训练和职业康复等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为推动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尤其是残疾人就业服务体系建设积累了有特色、值得推广的好经验、好做法。调研组与北京市残联主要领导同志就今后需要进一步加强的工作达成了共识,主要是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规范化建设程度有待提高,机构标识、服务内容、服务标准等方面急需统一规范,就业服务的有效性需要重点加强,尤其是培训后一次性就业率的有效性。应重视提高在岗位信息、求职信息、特殊需求信息的搜集整理、研究分析的信息化、专业化水平,在开展残疾人职业康复、托养服务等工作中,还应重视残疾人权益保护、意外人身伤害保险等保障性工作,进一步提升就业服务在开发岗位、推动残疾人创业和实现庇护性就业中的作用。

结合调研,程凯副理事长指出,各级残联要高度重视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的建设,认真落实机构职责,努力拓展服务内容,提高专业化服务水平,加强能力建设和职业素养,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就业服务队伍。针对残疾人职业培训工作,可以采取委托专业培训机构、职业技术院校和有条件的特殊教育学校开展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加强残疾人职业培训工作针对性、实用性和有效性,推动培训工作从短期、“兴趣式”培训,逐步向专业化、学历化、“双证”式培训转化,千方百计提高培训后的就业率,稳步提升残疾人稳定就业的数量和就业层次。程凯副理事长在充分肯定北京近两年开展的职业康复项目基础上,指出各地应积极加强针对智力、精神和重度残疾人的职业康复劳动项目,发挥相关职业康复机构、就业服务机构、托养服务机构的作用,通过不断恢复和补偿劳动技能,带动这部分残疾人走出家门、参与社会,争取获得一定收入,并借助专产专营、政府采购和税费减免等优惠政策,提高残疾人职业康复机构的自我生存能力,从而进一步加快构建功能全面、服务贴心、就业率高的残疾人就业服务平台的工作步伐。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