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德勤同志在广东省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信息来源:广东省残疾人联合会 时间:2005-12-18 字体: [大] [中] [小]

        省残疾人联合会理事长                     郭德勤

省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领导小组副组长

同志们:

上午,我们开了一个很好的动员大会。刚才,省抽样调查办公室的江明旭、于红娜、龚春光几位同志分专题授课,都讲得很好,给大家进行了系统的业务培训。对这次抽样调查工作重要性的认识问题,今天上午,容根副省长及新民、俊明、健夫等领导同志讲得很清楚了。作为残联系统的一员,我觉得还要从工作的层面来认识。这次调查是由国务院统一部署、领导,为摸清残疾人底数,全面了解残疾人现状,为制定残疾人事业长远发展规划提供依据的国情调查,是党中央、国务院关心残疾人、支持残疾人事业的重要举措。换句话说,就是动员社会力量帮助我们做残疾人工作,发展残疾人事业。这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所以我认为,各级残联组织一定要扎实、认真、积极配合做好这项工作。为什么我要强调积极协调、配合做好工作呢?如果我们不积极协调、配合,这项工作就有可能搞不好。所以,我希望各级残联理事长要充分认识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的重要性。认识的问题解决了,我们的工作就会有压力,有动力。下面我就如何进一步做好抽样调查的各项筹备工作,提出三个要求。

第一个要求,各级残联组织一定要主动做好协调。从我省的情况来说,为什么广东省的残疾人抽样调查工作能够发展到现在这个局面?我可以自豪地跟你们说,是省残联认真地、积极主动地做好协调的结果。没有这一条,不可能有今天这个局面。从去年底中国残联工作布置下来,我们找所有相关部门,一次、两次、三次,有些我们登门拜访不下四、五次。我们跟省政府办公厅也多次进行协调。我不是说他们不重视这项工作,而是要做好一项工作,首先要有人牵头去协调;没有人牵头去协调,工作肯定搞不好。这个牵头协调的责任就在残联组织。今年上半年,抽样调查筹备工作的重点从国家向省转移。以这次会议为标志,此项工作的重点向市、县及乡镇(街道)、村(居)委会转移。工作由国家向省转移,我们花了几个月的时间来实现。现在我们召开动员大会,就是为各市、县(市、区)开展工作打好基础,开个好头。现在,你们回去有依据、有力度向县长、市长汇报,争取他们尽快把工作重点转移到市、县。今天上午俊明说了,残联是抽样调查组织协调的责任单位。那么,你们的组织协调能不能落实,现在是检验你们的时候。这次会议,大部分县、市残联的一把手来了,说明你们很重视这项工作;一把手没来的,要及时跟他们汇报,把这项工作的重要性、艰巨性说清楚,把残联如何积极主动地做好组织协调工作说清楚。这是第一个要求。

第二个要求,抽样调查的具体工作,需要协调有关部门积极配合,共同完成。希望各级残联一定要把好调查队组建这个关。刚才春光同志说了,调查队伍的素质、责任心是保证调查质量的关键。如果我们不重视,不把残疾人调查的复杂性、专业性讲清楚,到了地方,到了街道,就可能会随随便便派张三李四参加调查队工作。我们县一级残联一定要把好这个关,对每一个基层选派的调查人员,必须要把好关,把好两大关,一个是调查员的关,一个是陪调员的关。要确保按照全国要求,选调有能力、有责任心、有基层工作经验、有爱心的同志参加调查员队伍。至于医务人员,这7-8名专业人员,我们是争取卫生部门帮我们把关。这里特别强调,有些县残联有力量有能力的,调查员的工作,县残联要尽可能派人参与进去。我们基层残联要把这次抽样调查当作锻炼干部的机会,要借这次调查的机会,深入到残疾人家庭里,全面了解残疾人的生活,了解他们的需求。这对我们今后的工作将起到很重要的作用。省残联现在抽调了7名同志专门从事抽样调查工作,很不容易。我们抽人的时候,我提出强硬措施:凡是工作需要的,不管抽调哪位同志,一定要来。有些部门说现在人手紧,“十五”总结,“十一五”规划制定,工作太忙了。我说抽样调查是全省的重大事情,是配合国务院做的工作,一切让路。现在我们抽样调查办的7名同志,都是年轻人,能跑,能说,能写,都集中到文德南路63号,已经办公几个月了。我的意思是,对这项工作,我们要作为本职工作去做好;对工作我们要合理安排,能放下的先放一放。我们县一级残联,也应该派得力干部参与这项工作。我在9月1日的批示里说,对抽样调查的态度问题,不仅是工作责任问题,还是一个政治责任问题。把抽样调查提高到讲政治的高度来认识,我觉得是有必要的。因为18年前的第一次残疾人抽样调查,使我国残疾人工作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使残疾人事业得到了跨越式的发展,应该说是举世瞩目的。联合国为什么授予邓朴方同志人权奖,就是因为朴方为了6000多万残疾人的人权,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没有1987年的调查,不可能有今天残疾人事业的发展。从长远来说,如果我们把这次调查搞好的话,那么对今后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将会有一个极大的推动作用。为了残疾人,为了构建和谐社会,为了全国人民的生活都能达到全面小康水平,搞好残疾人抽样调查,我们应该在这一方面作出积极贡献,发挥我们应有的作用。

第三个要求,就是一定要面对现实,全面调查、摸清残疾人的状况。为什么说要面对现实呢?因为前一阶段,有些市、县已经对当地残疾人做了调查,而且有的还做得非常细,非常深入。但是所有调查,反馈过来的信息是什么呢?残疾人的数量没有那么多,残疾人的比例不到百分之三,最多只有百分之二点几。事实上是不是这么回事呢?我们的观念上,对残疾人这个概念,我们怎么认识?我们的调查方法是否科学、全面?我看都值得商讨。现在残疾人的情况,能够跟残联联系的,都是需要残联帮助的残疾人。有需求了,找你多了,调查时就报给你。但是有一部分,甚至相当一部分跟残联没联系的残疾人,他不报给你,我们就不太清楚。现在有几类,一类是工厂、企业的工伤残疾人,在工厂、企业吃劳保,他们本身已经解决问题了,根本不告诉你残联。另一类是伤残军人,因为是荣军,已经由民政管起来,也不会告诉你。再有一类就是残疾儿童,由于社会偏见,有些家长觉得面上无光,所以在调查中,孩子残疾了也不告诉你。此外,还有大量的老年残疾人,我们根本不清楚。那么实际上残疾人数到底多少,我们一些市、县残疾人调查数据是不是实事求是,这些只有通过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来求证。所以,我们的视野要开阔一些,看得广一点,不要只看到我们管的,或者是愿意领残疾人证的,我们才作统计,才列为我们的调查对象。最近我们草拟残疾儿童、学龄前儿童义务康复办法草案时,省卫生部门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数字,全省每年有1.5万名残疾婴儿产生。到底广东残疾人数是总人口的百分之四、百分之五,还是多少,我们现在心中还没有底。要做好残疾人工作,要在社会上发挥残联组织的作用,我们必须胸中有数。所以,我们应该扎扎实实地开展好残疾人抽样调查工作,借这次调查的机会,实事求是地把所有残疾人的情况调查清楚。这对于我们事业今后的发展是很有作用的。

所以我要求领导要重视,积极主动做好协调,扩大视野,实实在在地摸清残疾人的底数。广东是经济大省,人口大省。最近温家宝总理到广东来,对广东提出了非常高的期望,希望广东当好排头兵,发挥排头兵的作用。那么,残疾人事业,特别是在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中,广东在全国也不应该落后。各级残联,特别是抽中市、县(市、区)残联一把手一定要头脑清醒,以高度的政治责任心和历史使命感,以对残疾人和残疾人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主动工作,勤奋工作,扎实工作,创造性地工作,为残联树形象,为政府立招牌,为残疾人办实事。刚才我们送全国抽样调查办陈新民副主任走的时候,我很自豪地跟他说,广东的抽样调查经费,省财政厅给予充分的保障。我们已考虑对有些贫困县,给予一定的补贴。有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的重视、支持,有各级残联的努力工作,有财政经费保障,我相信,广东省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一定会圆满成功。

谢谢!

(根据录音整理)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