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残联副理事长 省抽调办主任 孙俊明在广东省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地级市残联理事长专题会议上的讲话

信息来源:广东省残疾人联合会 时间:2006-04-19 字体: [大] [中] [小]

(2006年3月21日)

同志们:

广东省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各项准备工作,在省抽样调查领导小组的高度重视,全国抽样调查办公室的热心指导和相关地级以上市残联的大力配合下,认真贯彻落实全国会议和省领导小组会议、动员大会、工作会议、电视电话会议精神,按照全国的统一部署和时间要求,各项准备工作全面推进,进展顺利。下面,我向大家通报我省工作进展情况,并对下一步重点工作提几点意见。

一、近阶段调查准备工作情况

(一)认真贯彻落实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动员大会、工作会议和全国电视电话会议、中国残联内部明电精神

省分别于2005年7月、10月、12月和2006年2月召开了省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全省动员大会、全省工作会议和全省电视电话会议,贯彻全国相关会议精神,明确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的职责分工,全面部署工作任务,落实分级责任制。李容根副省长在短短半年多的时间里,三次参加抽样调查专题会议,五次在大会上强调残疾人抽样调查工作,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广东的高度充分阐述做好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工作的重要性,要求各单位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增强责任感、紧迫感。2006年2月17日全省电视电话会议上,李容根副省长要求各有关地级以上市、县(市、区)政府和相关部门要认真学习回良玉副总理、邓朴方同志和国家统计局、民政部、卫生部领导的重要讲话精神,抓好全国电视电话会议精神的贯彻落实,并以这次会议为契机,进一步推动我省残疾人抽样调查工作再上新台阶。会上,李容根副省长提出了“六个到位”的工作要求,即:认识到位、领导到位、职责到位、措施到位、资金到位、宣传到位。

省残联党组、理事会高度重视残疾人抽样调查工作。省残联郭德勤理事长将抽样调查提高到讲政治的高度来认识。全省动员大会上,郭德勤理事长强调,残联作为此次调查的牵头单位,责任重大,是挑战,更是机遇。郭德勤理事长指出,20年一次的残疾人抽样调查,是一次检验各级残联工作能力的机会,是一次深入宣传残疾人事业、广泛动员社会、全面推动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机遇。郭德勤理事长要求,各级残联,特别是抽中市、县(市、区)残联一把手一定要头脑清醒,以高度的政治责任心和历史使命感,以对残疾人和残疾人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主动工作,勤奋工作,扎实工作,创造性地工作,为残联树形象,为政府树招牌,为残疾人办实事。2006年2月20日,在省残联四届主席团第三次会议暨全省残联工作会议上,郭德勤理事长、孙俊明副理事长分别传达了全国电视电话会议和中国残联《关于进一步做好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工作的通知》(残联明电〔2006〕3号)精神,要求各级残联讲政治,讲大局,把残疾人抽样调查工作作为当前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来抓。省抽样调查办、省残联已于近期组织督导组,分头到各抽中市、县(市、区)检查指导,帮助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省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全省动员大会、工作会议之后,各相关地级以上市、抽中市、县(市、区)纷纷召开领导小组扩大会议、动员大会、工作会议、相关部门联席会议,认真贯彻落实全省会议精神,全面部署当地抽样调查工作。各抽中市、县(市、区)以“有条件要上,没条件也要上”的态度努力工作,各项准备工作有序开展,稳步推进。广州市成立了以残联理事长、市抽样调查领导小组副组长宋卓平为队长的督导队,派驻专职联络员到4个抽中区(市)指导、开展工作。中山市残联理事长、市残疾人抽样调查领导小组副组长简海燕深入到4个抽中镇街的8个村(居)委会,争取当地党政领导支持,具体指导调查小区划分、四级抽样框报表编制工作。汕头市利用“十五”总结检查机会,多方与抽中区党政领导沟通,协调解决抽样调查经费、人员和办公场地问题。深圳、韶关、惠州、清远、肇庆、湛江、茂名、云浮等市积极协调所辖抽中县(市、区)落实工作经费,并从本级残联有限的办公经费中挤出资金,支持抽中县(市、区)购置必要的办公设备,及时启动抽中县的抽样调查工作。广州、汕头、中山、肇庆市积极支持省抽样调查办公室工作,分头承接了全省工作会议、调查员培训、医生培训及模拟试点工作。全省电视电话会议后,各地级以上市政府分管领导针对当地调查准备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改进措施和明确的工作要求。惠州、河源市抢抓机遇,协助所辖抽中县解决工作经费,成效明显。惠州市在补贴博罗县3万元启动经费的基础上,又拨付博罗县7万元工作经费。河源市残联积极争取市政府支持,吴锐成市长亲自批复支持紫金县、和平县各8万元工作经费。

(二)圆满完成调查队人员培训任务

根据全国统一安排和《广东省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培训实施方案》,省残疾人抽样调查办公室于2005年12月至2006年2月分别在汕头、中山、肇庆、广州举行了一期骨干培训班、三期调查员培训班、一期医务人员培训班,完成培训任务1100余人。郭德勤理事长分别出席骨干培训班、第一、第三期调查员培训班和医务培训班开班仪式并讲话。培训班按照全国要求,不减课时,不减内容,兼顾理论,注重实践。特别是医务培训班,医务副队长、视力、听力、言语、肢体、精神、成人智力、儿童智力八个班同时开班,公共课统一上,专业课分开教,组织难度大。省抽样调查办和医务专家组的同志放弃节假日,加班加点,充分准备,安排了29批次700多人的现场实习,让学员接触更多的个案,提高学员残疾鉴定与康复指导的实际工作能力。培训班忙而不乱,紧张有序,效果明显。中国聋儿康复研究中心副主任、全国言语康复专业专家孙喜斌来广东检查、指导医务培训工作,对广东的培训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经过培训,我省38支调查队的近千名队员均通过了一致性测试和专业考试,获得了上岗资格。省抽样调查办已正式印发各调查队组成人员名单,确认了各调查队各种调查表、工作用表、交接表的签名资格。

(三)省级模拟试点圆满成功

2006年2月23日至3月6日,广东省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模拟试点在广州市番禺区进行,分别调查番禺区沙湾镇、东环街的四个调查小区,调查人数1523人,466户,入户率100%,见面率85%,工作进展顺利,实现了既定的工作目标,取得了比较满意的调查结果。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办公室专家贾同金出席试点总结会并作专题辅导。贾同金在试点总结会上说,广东的模拟试点严格按照国家的统一要求,宣传动员广泛,技术培训到位,操作流程规范,是一次成功的模拟试点调查。

此次模拟试点共组建了2支调查队,调查员队伍由38个抽中市、县(市、区)调查队队长、调查副队长和1名调查骨干组成,医生和统计员队伍由番禺区、天河区两区调查队的各科医生组成。整个模拟试点工作分为两个阶段:2月23日~28日,对2支调查队的全体人员进行了业务培训,并进行了调查摸底及编制底册工作;3月1日~6日,2支调查队进行了全流程的模拟试点,包括入户调查、残疾检查评定、自查、互查、议查、过录汇总和质量验收。经过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并肩作战,试点工作达到了预期目的。通过试点,锻炼了队伍,完善了方案,找出了问题,明确了目标,坚定了信心。通过试点,各调查队队长、副队长对调查工作从理性到感性都有了充分的认识,熟悉了残疾人调查的组织、流程,特别是各个环节的协调和衔接。许多同志说,通过试点,自己由一个外行逐渐变成内行,不仅了解、掌握了调查的整个流程、新的残疾标准和评定方法,而且还摸清了调查工作中的难点和重点,理顺了组织实施、技术支持等各环节的工作思路,为进一步补充与完善各项调查工作预案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四)各项调查物资准备到位

我省除调济周转仓库,做好残疾评定工具、教材、表格、宣传资料等全国调查物资的接收、管理、分发工作外,还设计、制作了调查员工作袋(含胸卡、雨伞、手电、文件夹、笔、密封杯等)、一次入户礼品、宣传彩旗、宣传折页、致调查户的一封信等主要调查物资分发到每个调查队。目前,所有调查物资基本分发到位。省抽样调查办还专门印发调查物资、表格管理规定,加强调查物资的管理,提高调查物资的使用效益。省统一下发主要调查物资,既规范了全省调查物资,提升了调查的整体形象,同时减轻了基层,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压力。对于残疾人户(二次入户)礼品的准备,省抽样调查办也在相关文件、多次会议上强调,主要从解决残疾人基本生活的米、油、衣服、棉胎等方面考虑,要确实将残疾人调查过程变成党和政府向残疾人送温暖的过程。据了解,38个抽中市、县(市、区)均将此项开支列入了抽样调查经费预算,并结合当地实际进行了充分准备。广州市越秀区、天河区、番禺区、增城市及佛山市南海区等经济发达地区统一了调查队服装,有利于当地入户调查工作的开展。

二、地级以上市下一步重点要做好的几项工作

(一)切实履行协调职能,狠抓调查工作各个环节的督促检查

2006年2月27日,省残联以特急明传电报的形式转发了中国残联《关于进一步做好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工作的通知》,要求各抽中市、县(市、区)残联理事长(抽样调查办公室主任、调查队长)严格按照《广东省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责任书》,逐条抓好落实;要求各相关地级以上市残联切实履行协调职能,一把手要亲自督战,并亲自出面,帮助所辖抽中县(市、区)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尤其是经济欠发达地方的工作经费问题;要求各相关地级以上市、抽中市、县(市、区)按照李容根副省长2月17日全省电视电话会议上提出的“六个到位”的工作要求,对照中国残联内部明电的检查内容,会同同级抽样调查领导小组相关部门,于入户调查前对各项准备工作进行一次全面检查;要求入户调查开始后,各相关地级以上市、各抽中市、县(市、区)组派专门工作组深入基层,深入调查现场,了解情况,指导工作,帮助解决困难和问题。省抽样调查办公室最近下发了关于入户调查期间建立工作报告制度,确保信息渠道畅通的通知,要求抽中市、县(市、区)建立24小时值班制度。各相关地级以上市要抓好检查督促,确保值班人员在岗在位。

当前检查督促的重点,一是做好摸底登记工作。这个环节非常关键,在广州番禺试点时,摸索了一些经验,要把试点经验与本地实际相结合,把摸底登记搞好,为现场调查打好基础。二是各个岗位人员要全部进入临战状态,看一看经过培训的人员是不是全部到位,要保持稳定性,决不能调换。三是专项经费是否落实到位。有的县工作经费拨付得比较晚,我们要采取措施先支付,不能贻误时机。特别是到目前为止,工作经费无法落实到位的,市残联要想尽办法帮助落实。全国抽调办对工作经费的要求是:“县要包干、市要兜底”。个别地方残疾人保障金有存余的,可报经政府领导同意用于抽样调查。四是调查队医生、调查队员的补贴必须到位。要因地制宜,条件好的,可以多给一些补贴,条件差的也不能太低。五是各级抽调办尤其是各县(市、区)抽调办运转指挥要得力。六是一定要制定预案,对突发事件、特殊情况做好充分预测和防备措施。以上六个方面的战前准备工作落实情况,各相关市残联一定要担当起督查责任,确保全面落实到位。

王新宪书记强调,对残疾人抽样调查工作,残联系统实行“一票否决”。对工作不到位、进展缓慢的地区,要及时督促整改;对因措施不力、经费不到位而影响省、全国的调查进度和调查质量的,要坚决追究领导责任。

(二)为抽中县(市、区)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

4月1日至5月31日现场入户调查期间,中国残联要求各级残联把抽样调查工作作为当前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来完成。什么是压倒一切?就是现场入户调查期间,一切为抽样调查让路,一切为了抽样调查,一切方便抽样调查。我这样说不说残联其它工作不重要,不是让大家不干其它业务工作,其它工作要兼顾,但不能成为入户调查的干扰因素。各相关地级以上市要想方设法为抽中县(市、区)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省残联党组、理事会有共识,也在办公会上强调,4月1日-5月31日入户调查期间,省残联所有业务部门不得以任何理由,到抽中市、县(市、区)检查抽样调查以外的工作,分散抽中市、县(市、区)的工作精力。各相关地级以上市也要明确这一点,现场调查期间不允许到抽中县(市、区)检查抽样调查以外的工作。这是纪律。

(三)协助抽中县(市、区)做足、做实调查宣传工作

根据中宣部、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领导小组的宣传方案,省委宣传部、省抽样调查领导小组联合转发了全国的宣传方案,制定了省的宣传实施方案。实施方案列出了咨询活动、社区宣传、志愿者进小区、摄影大赛、记者跟踪报道、入户启动仪式等宣传周系列活动时间表,并对调查小区、健康检查站点现场布置提出了明确要求。宣传方案既注重“面”的宣传,又强调“点”的宣传,同时兼顾了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现代传媒和标语、宣传栏、社区宣传队等传统宣传形式。各相关市和抽中县(市、区)都要按照省委宣传部和省领导小组宣传实施方案的要求,制定适合本地的宣传方案;要主动与宣传部沟通协商,从上到下,层层有方案、有措施。宣传工作重点主要在38个市、县(市、区),重点时段是3月25日至4月10日。各地级以上市一定要结合今年全国助残日“真实的了解,真挚的关爱”的活动主题,在组织好自身助残日宣传活动的同时,协助所辖抽中县(市、区)做足、做实调查的宣传发动工作,力争4月1日正式入户调查前形成宣传高潮,努力将这次抽样调查的宣传过程变成宣传残疾人事业,扩大残疾人事业影响,弘扬人道主义精神的过程,争取全社会,特别是被调查户对抽样调查工作的理解支持和配合。省将在3月25日举行大型的宣传咨询活动,在4月1日举行隆重的入户启动仪式,并要求抽中县(市、区)同步举行。各相关地级以上市要重点抓好对抽中县(市、区)宣传咨询活动、入户启动仪式的组织协调。

我省人口众多、人口流动性大,市级城区宣传工作做好了,对抽中调查小区将产生很强的辐射作用。因此,除抽中调查小区要营造宣传气氛外,各相关地级以上市也要配合做好宣传工作,特别是主要公共场所、街道也要有标语,有横幅,市级电台、电视台也要有公益广告,市级报纸也要有宣传内容。地市一级的宣传工作,也将是省抽调办、省残联一项重点检查内容。

(四)协助抽中县(市、区)狠抓队伍管理

调查员队伍是调查数据的源头。我省直接参与这次调查的调查员、统计员、医生、陪调员和工作人员近4000人。这是一只庞大的队伍。这支队伍的素质将直接影响调查质量。因此,各相关地级以上市要协助抽中县(市、区)严格调查员队伍管理,向管理要质量,向管理要效益。一是切实帮助调查队员解决生活、工作中的实际困难,增强调查队的凝集力。二是加强调查队员间的团结协作,增强调查队的整体合力。三是加强调查队员职业道德教育,处处想到群众,一切方便群众,增加调查队的亲和力。四是开展调查队员间的比学赶帮活动,不断提高调查队员的工作水平。五是将队员的工作责任与工作绩效挂钩,增强调查队员的责任意识和工作积极性。六是做好调查队员所在单位的协调工作,确保调查队员的稳定性。

(五)协调抽中县(市、区)严把调查质量关

质量是一切调查工作的生命。残疾人抽样调查工作流程复杂,技术性强,质量要求严。各相关地级以上市要协调同级统计、卫生部门技术力量,加强对现场调查各环节的技术指导,协助抽中县(市、区)调查队严格按照国家统一的工作流程和技术标准,不折不扣地抓好每一个调查环节的组织实施。只有调查过程中每一个环节的质量保证了,才有整个调查的质量保证。各相关地级以上市一定要加强对直接反映调查质量的入户率、见面率、筛查率、检查率几个重要指标的检查落实,确保入户率100%、见面率65%以上、筛查率15%以上、检查率100%。通过省级试点和各地的摸底造册,许多地方总结出了保证“四率”的有效办法,如:充分发挥村(居)委会基层组织作用,将陪调员的劳务补贴与“四率”挂钩,重点关注65岁以上老年人及精神、智力残疾人等特殊人群。各相关地级以上市要时刻提醒抽中县(市、区)牢记质量优先原则,千万不要追求进度而忽视质量。要切实督促抽中县(市、区)落实工作责任制,认真对照工作责任书的质量要求,组织精干力量,扎实开展调查过程中的自查、互查、议查和质量核查,实行分级、分段质量控制和全程质量监控,确保高质量完成我省残疾人抽样调查任务。

同志们,各抽中市、县(市、区)调查队正在开展紧张的摸底造册工作,全省的抽样调查工作已经进入战斗状态。让我们共同努力,不辱使命,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圆满地完成这次抽样调查任务,推动我省残疾人事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祝广东省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圆满成功!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