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俊明同志在广东省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信息来源:广东省残疾人联合会 时间:2005-12-18 字体: [大] [中] [小]

省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办公室主任 孙俊明

省残疾人联合会副理事长

同志们:

这次会议是经省政府批准召开的,是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办公室主任会议和省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精神,以及最近由省统计局、民政厅、卫生厅、财政厅和省残联五部门联合下发的《转发关于做好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工作的通知》精神,全面部署我省残疾人抽样调查工作。

2004年8月4日,国务院批复中国残联,正式同意开展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同年9月30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开展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的通知》,批准于2006年-2007年开展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进行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是我国残疾人事业发展进程中的一件大事,是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残疾人和残疾人事业的又一具体体现。我们要精心组织,认真实施,做好这项调查的各项准备工作。

下面我代表省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办公室,向大家报告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工作有关精神、要求和我省前阶段工作情况,并对下一步工作提出几点意见。请李容根副省长及省领导小组各成员、各市、抽中市、县(市、区)与会代表提出宝贵意见。

一、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的背景

1987年,我国进行了第一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通过调查,党和政府对残疾人的基本情况有了一个比较清楚的了解,对残疾人和残疾人事业引起了高度重视,国家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大力推进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就我省来说,相继成立了各级政府残疾人工作协调委员会和残联组织;制定、实施了《广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办法》、《广东省分散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办法》和《广东省无障碍设施管理规定》;把残疾人事业纳入了国民经济发展总体规划,制定并实施了三个发展残疾人事业的五年计划;提前一年在全国率先解决了残疾人的温饱问题。从调查所掌握的残疾人基本需求出发,开展了残疾人康复、教育、就业、扶贫、维权、生活保障、文化体育、法制建设等方面的工作,使残疾人的生活状况有了很大改善,残疾人事业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应该说,第一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为我省残疾人事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从第一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到现在,已有18年之久。18年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迅速,残疾人的数量、结构、地区颁布、致残原因及康复、教育、婚姻、家庭状况等情况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有的方面变化还比较大。这种情况不利于国家、我省有关残疾人和残疾人事业规划、政策的制定、实施与评估,也不利于残疾人事业的发展。为了掌握变化了的情况,推进残疾人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开展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势在必行。

二、全国会议主要精神及工作进展情况

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是我国人口情况调查的一部分,是可持续发展残疾人事业的重大举措,是科学执政、执政为民和全心全意为残疾人服务的具体体现。国务院领导同志对这次调查高度重视。去年9月2日,在国务院残疾人工作协调委员会第十三次全体会议上,回良玉副总理在讲话中指出:"要做好第二次全国残疾人状况抽样调查的准备工作,认真组织实施,为制定残疾人事业的政策、规划提供科学的依据。"在2004年10月25日全国扶助贫困残疾人工作会议上,回良玉副总理再次强调指出:"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是发展残疾人事业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对这项工作要给予重视和支持,确保调查顺利进行。"

残疾人抽样调查是一项专业性、技术性强,过程比较复杂的社会调查工作。各有关部门从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的高度,充分认识这次抽样调查的重要意义,积极参与,密切配合,认真做好相关工作。在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国家统计局副局长张为民同志要求:"地方各级统计部门也应发挥统计调查的业务专长,要高度重视并积极参与,有条件的应派人参加工作,人手紧张的要在业务技术上,比如人员培训、业务指导、数据处理和数据分析等方面积极支持配合。"民政部副部长李立国同志要求:各级民政部门"要积极动员城乡基层组织,认真落实好抽样调查提出的各项任务。"卫生部副部长马晓伟同志指出:"本次残疾人抽样调查工作专业性非常强,工作质量的好坏也是对卫生系统是否重视这项工作,抽调精兵强将参与工作的一个检验。"马晓伟副部长要求"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有关医疗机构一定要做好动员组织工作,一如既往地完成好党和国家交给我们的工作任务。"

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各项筹备工作进展顺利。确定了全国调查样本总量为260万人;设计了分层、等距、整群、多级、概率比例的抽样方法,抽取并确定了800个县级样本单位;拟定了工作进度和流程图;初步完成了残疾人标准的修订和《住户调查表》、《残疾人调查表》的设计;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总体方案基本敲定,待报国务院审批施行。2005年3月,国家统计局等五部门还联合下发了《关于做好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工作的通知》,强调"各地要充分认识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的重大意义,给予高度重视,采取分级负责、分片负责制,按照统一安排积极做好各项准备工作,确保调查任务完成。"《通知》既明确了工作任务,又提出了各部门的职责;既有工作要求,又有对工作的政策支持,成为这次抽样调查的纲领性文件。2005年4月1日至4日,召开了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办公室工作会议,全面部署了此次抽样调查工作,并进行了第一次全国性业务骨干培训。2005年8月14日至9月15日,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办公室在北京、山西两次小规模试点基础上,成功在辽宁省朝阳市进行了国家级模拟试点,对调查方案和残疾标准进行了应用性检验,达到了预期效果。

三、我省筹备工作进展情况

2005年1月6日,省政府转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的通知(粤府办〔2005〕2号),成立了以李容根副省长为组长,周炳南副秘书长、郭德勤理事长、叶健夫副局长、郑人豪副厅长、廖新波副厅长为副组长,省委宣传部、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12个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广东省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领导小组。2005年4月,抽样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全面启动各项筹备工作。

(一)贯彻全国会议精神

2005年4月1日至4日,省残联副理事长、省抽样调查办公室主任孙俊明同志参加了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工作会议,接受了系统培训,提高了认识,统一了思想,明确了工作任务。残疾人抽样调查是一项关系到残疾人事业长远发展的基础工程,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广东的需要,是一项专业性、技术性强,过程复杂的社会调查工作,时间紧,任务重。省残联党组、理事会高度重视抽样调查工作,召开专题会议,认真学习全国抽样调查领导小组会议、办公室会议精神,和邓朴方、张勇等全国抽样调查领导小组领导的讲话精神,对抽样调查工作的重要性、艰巨性和复杂性有了充分的认识,认识到必须有强有力的领导,得力的专业队伍才能完成这项工作。

在8月2日召开的全省扶助贫困残疾人工作会议上,李容根副省长指出,残疾人抽样调查是国情、省情调查和社会统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残疾人事业阶段性发展的重要坐标。做好这项工作,可以进一步掌握贫困残疾人状况,对做好扶贫解困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李容根副省长要求各级政府抓紧建立健全残疾人抽样调查领导、工作机构,解决抽样调查工作所需人力、物力、财力,扎扎实实做好每个环节,确保高质量地完成抽样调查的各项任务。

9月1日,省抽样调查领导小组副组长、省残联理事长郭德勤同志为抽样调查作出重要批示:"残疾人抽样调查利国利民,是科学发展残疾人事业的前提。开展这项残疾人抽样调查,也是对我省各级残联组织能力、工作能力的一次综合检阅。各地市残联和抽中了的市、县、区残联领导班子,特别是第一把手,要头脑清醒,把这项工作作为今年、明年的一项中心工作,全力以赴,确保高质量完成任务。这既是工作责任问题,更是政治责任问题。"这一批示将抽样调查提高到讲政治的高度来认识,各地要认真学习、领会,并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去。

(二)落实国家五部门《通知》精神

8月8日,省统计局、民政厅、卫生厅、财政厅、残联联合转发国家统计局、民政部、卫生部、财政部、中国残联《关于做好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工作的通知》,就统一思想认识、加强机构建设、落实工作经费等近期亟待解决的问题提出了明确要求,并就各级领导、工作机构的建立列出了明确的时间表。

8月1日,省公安厅还专门发出通知,要求全省公安系统确实履行职责,协助做好我省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和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工作。通知强调,公安机关在抽样调查样本抽取阶段和入户调查过程中,能够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通知要求,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各级公安机关要积极响应党委和政府的号召,积极协作,共同努力,确保圆满完成我省1%人口抽样调查和第二次残疾人抽样调查工作。

(三)召开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

7月13日,省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在省政府迎宾厅召开。受领导小组办公室委托,我传达了全国会议精神,通报了我省抽样调查前期筹备工作情况和下一阶段工作任务;会议明确了各成员单位的职责;省统计局、民政厅、卫生厅等领导小组副主任成员单位负责人在会上作专题发言,表示要大力支持此项工作,按照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履行好各自的职责。

李容根副省长作了重要讲话。李容根副省长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广东的高度充分阐述了做好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工作的重要性,要求各单位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增强责任感、紧迫感。要周密规划、精心组织,确保调查工作顺利开展。强调要加强领导,通力合作,认真履行好各自的职责。要创造条件,提供保障。李容根副省长要求,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确保残疾人抽样调查有序高效开展。

李容根副省长强调,要做到"四落实":一是落实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把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列入议程,加强领导、周密组织,要按照各自的职责,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通力合作,密切配合。二是落实经费。各级财政部门要根据这次抽样调查整体工作要求,将抽样调查经费列入年度经费预算,安排好这次调查工作经费,并对经济困难县进行补贴,确保抽样调查工作顺利推进。三是落实培训。要高度重视并认真做好调查员、医生等工作人员的选调与培训、管理工作,确保人员的素质。所选派人员要确保全程参加抽样调查工作,不能中途更换人员。 四是落实宣传发动。要高度重视调查的宣传动员工作,广泛深入地宣传残疾人抽样调查的意义和要求,为调查工作的顺利推进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要充分挖掘社会资源,特别是要发挥好街道办事处和居民委员会、乡镇政府和村民委员会等基层组织的作用。

李容根副省长特别强调,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各级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特别是38个抽中市、县(市、区)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一定要不辱使命,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扎扎实实地开展工作,圆满完成我省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任务,推动我省残疾人事业新发展,为建设经济强省、文化大省、法治社会、和谐广东和实现富裕安康作出积极贡献。

(四)省抽样调查办公室高效运作

省残联作为具体承担抽样调查组织协调工作的责任单位,在办公场地紧张、专项经费未到位的情况下,调剂了省残疾人就业服务中心培训室为办公场地,并从残联办公经费中挤出30万元进行办公场地改造、办公设备购置。2005年5月31日,从省残联机关及事业单位抽调的7名同志全员到位,省抽样调查办公室正式挂牌办公。办公室挂牌办公后,一手抓业务推进,一手抓内部建设,重点抓了四项工作:

一是抓机构建设。督促、指导各地级以上市及抽中县(市、区)成立领导(协调)机构和办公室。为贯彻全国模拟试点(辽宁朝阳市)工作会议精神,加强县级残疾人抽样调查工作机构建设,省抽样调查办下发了《关于加强县级残疾人抽样调查工作机构建设的紧急通知》,强调办公室主任是本次调查质量控制实际执行的负责人,必须由县(市、区)残联理事长担任,并抽调业务精通、作风过硬、组织协调能力强的干部进入办公室工作。

二是抓经费落实。按照省政府粤府办〔2005〕2号文件及国家统计局、民政部、卫生部、财政部、中国残联《关于做好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工作的通知》精神,本着实事求是、力求节约的精神,经过多方征求意见,省抽样调查办向省财政厅编报了广东省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经费预算。省财政厅基本同意抽样调查办的预算方案。目前经费预算正在进一步报批审核之中。为确保各地将残疾人抽样调查经费纳入年度预算,省抽样调查办专门印发了《关于残疾人抽样调查工作经费预算编制的意见》,分列省、抽中县(市、区)经费预算项目,为各地编制经费预算提供参考意见。

三是抓业务指导。省抽样调查办编发工作简报,加强与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各地级以上市协调机构、抽中县(市、区)办公室及全国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抽样调查办的联系与沟通;制作网上专题,指导基层开展工作。

四是抓自身建设。召开办公室主任会议,专题研究办公室内部职责分工;加强办公室人员业务学习,争做抽样调查的行家里手;建立健全工作联系制度和办公室工作制度,提高办公室工作效率。

(五)按期完成全国抽样调查办公室的阶段性工作

据职责分分工,与省统计局、财政厅、公安厅等部门共同完成了县级户籍人口、财政收入、城乡比等基础数据收集、整理工作,编制了《广东省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县级单位抽样框报表》,按期上报全国抽样调查办公室。征求了省民政厅、卫生厅、劳动和社会保障厅、教育厅、统计局对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方案及调查项目的意见,并汇总大家的修改意见,提交全国抽样调查方案及调查项目研讨会。草拟了广东省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方案、抽样方案、培训方案、试点方案及工作流程,并按全国要求上报了《广东省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抽样实施方案》。

(六)完成了一、二、三级抽样

我省是人口大省。国家分配我省的样本总量12万人口,是分配样本量最多的省份之一。6月22-29日,我省派出三名同志(其中一名省统计局业务科长)参加了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抽样工作会议。会议期间,在全国抽样调查办公室和国家统计局专家的帮助下,根据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抽样方案,并在全国残调办、国家统计局领导、专家的帮助下,进行了一级样本单位的抽取。期间,由于广州市行政区域调整,各行政辖区人口数据尚未掌握,在保留广州市按人口比重分配4个样本单位情况下,完成了对其他各市的34个样本的抽取,并初步通过全国残调办的技术验证。7月5日,在省统计局的积极配合下,省抽样调查办取得了广州市各行政区域的人口数据,并按原定抽样方案完成广州市4个样本单位的抽取。两次共抽取一级样本单位38个。

这38个样本单位覆盖全省除珠海外的20个地级以上市,包括2个不设区的地级市、12个县级市、12个市辖区、11个县、1个自治县,样本分布基本合理,基本体现了广东人口特征和城乡比。经报全国抽样调查办审批,我省38个一级样本单位全部获得确认。

根据全国统一部署,9月29日,省统计局、省抽样调查办公室在抽中的38个一级样本单位的基础上,按《广东省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抽样实施方案》,抽取了二级样本单位152个街镇,三级样本单位304个村(居)委会。具体名单见会议有关材料。这个名单会后我们将报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办公室确认。

四、我省抽样调查工作总体安排

根据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办公室统一部署,我省抽样调查工作拟分三个阶段进行。具体安排如下:

(一)调查准备阶段(2005年3月-2006年4月1日)

这个阶段的主要工作是:组建各级调查机构,落实调查经费,拟定工作计划,完成逐级抽样,成立调查队并组织培训,开展调查试点和调查摸底,进行广泛深入的宣传动员等。这些工作必须在2006年4月1日前全部完成,以确保调查登记工作的如期进行。

(二)现场调查阶段(2006年4月1日-2006年5月底) 这个阶段的主要工作是:调查员入户调查登记和残疾人筛查,各科医生对疑似残疾人进行检查鉴定并填写《残疾人调查表》,组织复查、议查和逐级验收。该阶段是整个调查工作中最为关键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工作量最大、动员力量最多、质量要求最高的一个阶段。因此,从上到下必须密切配合、通力合作、一气呵成。

(三)数据处理汇总阶段(2006年6月-2007年12月)

这一阶段的主要工作是:对验收合格的数据逐级快速汇总,事后质量抽查,数据质量评估,发布主要调查数据公报,编码,计算机数据处理,编印、开发、应用和总结表彰等。本阶段的工作主要依靠各级抽样调查办公室和统计系统的力量,同时也需要有关部门的配合与协调。在数据利用中,残调办要选择若干重点课题,组织社会各界特别是有关部门、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的力量进行联合攻关。残联各有关部门亦应从本部门的需要出发,提前对调查资料的开发应用工作提出具体要求。

五、当前需要抓紧做好的几项主要工作

以今年6月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抽样工作会议为标志,调查工作的重点由中央转到省。以此次会议为标志,我省的工作重点也相应下沉到市、县(市、区)。当前特别要抓好以下工作:

(一)贯彻落实省领导小组会议和五部门《通知》精神

在省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和省统计局、省残联等五个部门联合下发的《通知》中,充分阐述了抽样调查工作的重要意义和巨大作用,通过了抽样调查工作总体安排,明确了各相关部门的职责,提出了要抓紧做好的几项主要工作。因此,贯彻落实省领导小组会议和《通知》精神是当务之急。这次会议之后,各市、抽中市、县(市、区)要尽快将"两会"和《通知》精神向政府领导汇报,还要将省政府、各有关部门对这次抽样调查工作的重视和要求传达到各基层组织,使各级有关领导对这一工作的重要性、艰巨性、复杂性有深刻理解和认识,切实加强领导,认真做好各项工作。

(二)落实抽样调查工作经费

经费保障是做好这次调查工作的关键。为确保抽样调查工作顺利进行,按照国务院要求,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都应抓紧做好调查经费的落实工作,并按时拨付,确保到位。根据省统计局、民政厅、卫生厅、财政厅、残联五部门《通知》及省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精神,省级所需经费由省财政负担,并对抽中的贫困县(市、区)给予适当补贴。被抽中市、县(市、区)要按五部门《通知》精神,做好经费申请工作,积极争取财政部门,安排好调查各个环节所需资金,以保证工作顺利开展。绝不能因为个别地区的经费问题而影响数据的科学性和全国抽样调查工作的整体进程。

(三)各级抽样调查领导(协调)、工作机构尽快高效运作

根据省政府办公厅《转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的通知》(粤府办〔2005〕2号)精神和全国要求,除珠海市外,各地级以上市都成立了残疾人抽样调查领导(协调)小组及办公室,负责帮助、督促被抽中县(市、区)做好调查队伍组建、经费落实和现场调查组织等工作。东莞、中山市及各抽中县(市、区)成立了残疾人抽样调查领导小组及办公室。领导(协调)、工作机构的建立,为圆满完成我省的抽样调查任务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但是,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领导(协调)、工作机构建立了,离正常、高效运作还有距离,需要磨合期。残疾人抽样调查程序复杂,且环环相扣,一个环节错漏了,就会影响大局,影响省乃至全国的调查质量。这就要求各市、抽中县(市、区)紧跟省、全国的步伐。步调一致才能得胜利。步调一致需要各级领导(协调)、工作机构及相关部门的通力合作,需要细致的宣传发动,需要社会的广泛参与,总之,需要大家艰苦、高效的工作。

各抽中市、县(市、区)要在过去人员、经费、场所"三落实"的基础上,强调保证"四个到位":一是经费落实到位(年底前);二是工作人员到位。包括组织力量、协调力量和专业技术力量。协调力量指来自相关部门的人员,技术力量主要是调查队组成人员(医生、统计员、调查员)。要确保稳定性,一旦确定,明年6月前不能随意调动;三是保证协调配合到位。各部门要密切配合,认真履行职责。残联要承担具体的组织工作,主动上门汇报工作;四是确保监督检查到位。要帮助基层解决实际困难,特别是工作经费和调查队组建。

(四)认真做好调查小区划分工作,及时上报四级样本单位抽样框报表

这次抽样调查,采用分层、多级、概率比例、整群的抽样方法。经过一、二、三级抽样,全省共抽出38个市、县(市、区)、152个街镇、304个村(居)委会。根据《广东省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抽样实施方案》,要在每个村(居)委会中各抽取1个400人左右的调查小区。由于村(居)委会的居住人数不一,这就要求按照整群原则进行调查小区划分,绘制调查小区地图,编制四级(调查小区)样本单位名册(抽样框)。在此基础上,省残疾人抽样调查办公室才能进行四级抽样。这项工作需要县一级抽样调查办公室组织落实,时间紧,工作量大,技术性强,要求精度高。会后省抽样调查办要专门行文,印发工作细则。我这里就不多讲了。

(五)做好调查队组建、培训与试点工作

调查队伍素质的高低和培训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调查的质量。按全国统一规定,我省被抽中的38个市、县(市、区)各组建一支调查队。调查队队长、副队长由残联、统计、卫生部门的负责同志担任,工作人员由有经验、责任心强、能胜任这项调查工作的统计员、调查员和各科医生组成。

调查队的培训工作,统一由省直接组织。时间安排在2006年1-3月。由于培训人数多,将采取分期、分片、分专业的方式,即调查员分期、分片培训,各科医生采取分专业集中培训。通过培训,使每个调查队员都能明白抽样调查的意义和本人职责,明白入户调查阶段工作流程及要求,掌握调查中询问、检查、诊断的程序和方法,掌握本人所负责表格的填写和审查。

结合培训,省计划于2006年2-3月组织一次模拟试点,目的是摸索调查经验,掌握本省的调查特点,提高省、县(市、区)两级抽样调查办公室的调查组织能力。调查队培训结束后,还要组织参训人员入户调查试填(试填调查不能代替正式调查),目的是锻炼队伍,积累经验,发现并解决问题,为正式调查奠定基础。

同志们,这次会议,使大家明确了任务,肩负了责任。做好这次抽样调查,既是党和国家的要求,也是残疾人事业发展的迫切需要,更是广大残疾人的热切期望。我相信,在各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帮助下,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我省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一定能取得圆满成功!

谢谢大家!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