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三个试验区居民参与残疾预防最高享500元补助

信息来源:广东省残疾人联合会 时间:2017-08-30 字体: [大] [中] [小]

  8月25日是我国第一个“残疾预防日”。笔者25日从省残联获悉,截至目前,我省持证残疾人数量共计近140万。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残疾预防工作,重点推进全国残疾预防综合试验区创建试点工作,力争到2018年,我省残疾预防工作体系和防控网络进一步完善,全社会残疾预防意识与能力显著增强。

  目前,广东河源源城区、梅州梅县区、清远英德市已入选全国残疾预防综合试验创建试点单位。根据《全国残疾预防综合试验区创建试点工作实施方案》要求,到2020年,试验区要实现婚前医学检查率达80%以上,或在原有基础上提高30%;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率和产前筛查率分别超过80%、70%;新生儿及儿童残疾筛查率和干预率分别超过85%、75%。

  为鼓励试验区居民积极参与残疾预防,中央、省和地方财政配备专项资金进行补助,对符合产前诊断对象标准并接受产前诊断的孕产妇每人补助500元;残疾复筛未通过并接受残疾诊断的儿童每人补助300元;经残疾评定符合残疾标准的残疾人每人补助80元。

  在中央、省财政的大力支持和省相关职能部门指导下,我省三个试验区分别成立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由县(市、区)领导担任组长,小组成员包括卫计、公安、安监、妇联、教育、民政、食药监等职能部门相关负责人;各试验区实际制定印发试点工作实施方案、重点干预项目工作实施办法等,并明确定点筛查机构和诊断机构。

  源城区重点推进出生缺陷综合防控工作,指定由区人民医院承担筛查任务,引进更先进的基因检测合作项目,并对检测及筛查产生的费用实现“全包干”;梅县区结合地面宣传和媒体报道,残疾预防宣传覆盖80%以上的居民;英德市探索完善各环节相互衔接、发现一例报告一例的残疾报告制度,实现7岁及以上人群残疾信息监测报告全覆盖。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