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级以上市残联,各协会及相关职业院校:
根据《中国残联关于组织开展省级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活动的通知》(残联发〔2022〕11号)有关要求,我省定于今年举办第七届全省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为第七届全国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做好项目和人才储备,掌握全省竞赛选手参赛情况,遴选最佳省赛项目,现启动省赛预报名工作,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总体思路
第七届全省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以“新时代、新技能、新梦想”为主题,着力提高全省职业技能竞赛科学化、规范化、专业化水平,坚持开放、公平、绿色、廉洁的办赛理念,创新竞赛形式、提高竞赛质量、推广竞赛成果,实现以赛促学、以赛促训、以赛促评、以赛促建,发挥竞赛作为残疾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有力抓手作用,为全面提高残疾人劳动者素质、推动残疾人就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基础。
二、项目设置
本次竞赛根据中国残联发布的42个省级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参考项目(见附件1)作为预报名依据,后续将根据各项目实际报名人数情况和我省优势项目特点进行筛选,最终确定今年省赛开展的项目,具体项目以正式通知为准。
三、报名条件
预报名从5月6日始,5月28日截止,以地级以上市为单位统一组织选手,按要求填写报名表及汇总表(附件2、3)并统一打包成压缩包文件报送至省残疾人就业服务中心职业培训科(附件2以Word版本,附件3以Excel及盖章PDF版本提交)。
选手需符合法定就业年龄(男16-59周岁,女16-54周岁,年龄计算截止2023年5月6日),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
原则要求拥有本省户籍,如代表非本省户籍需在本省连续工作生活5年以上(时间截至2023年5月6日),能出具居住证明或其他有效证明。市内各类高校、中高等职业院校拥有正式学籍的适龄在读残疾学生入学满1年后准许代表学校所在市报名。
四、报名人数限制
已举办或计划举办市级竞赛的地市每个项目最多可推荐4名选手(含4名),不举办市级竞赛的地市每个项目最多可推荐2名选手(含2名)。不列入省赛项目的报名选手可由各市自行调剂到省赛项目中,并作为明年国赛项目集训备选选手。
五、工作要求
(一)办好市赛,对接省赛。
1.统筹规范实施竞赛活动。各市残联应与本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积极协调、妥善沟通,加强对竞赛活动的政策支持和业务指导。要积极争取工会、共青团、妇联等单位支持,协商联合办赛或参与赛事指导。各市竞赛工作原则应于7月底前完成。
2.全面做好疫情防控措施。各地市要按照“谁举办、谁负责、谁组织、谁负责”的原则和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有关要求,科学合理制定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和应急处置预案,全面做好各项防控工作,确保竞赛顺利进行。
3.努力确保赛事公平公正。积极申报市级一类职业技能竞赛,扩大竞赛影响力和受众范围。各地市要切实履行竞赛管理主体责任,建立健全竞赛全过程监督管理制度。要高质量开展赛后技术点评,注重竞赛成果和经验交流,答疑解惑、消除技术分歧争议。
(二)鼓励基层选拔集训,储备省赛人才。
鼓励基层通过选拔赛逐级向上推荐优秀参赛选手,形成人人学技能、人人敢竞技的比、学、赶、超新局面。各地市要降低遴选门槛,为年轻选手提供快速成长平台。针对脱颖而出的优秀选手要适时组织常规与强化训练,补短板、抓重点、促创新,进一步提升技能水平和综合素养,为第七届全省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做好人才储备。
(三)落实竞赛奖励,提升获奖选手获得感。
合理合规制定表彰奖励制度,适度提升获奖选手比例及物质奖励额度,对精神面貌可嘉、积极拼搏、锐意进取选手给予精神奖励。同时为相关竞赛项目符合条件的获奖选手,积极申报“技术能手”等称号,发放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四)做好宣传展示,发挥竞赛延伸效应。
各地要高度重视省赛、市赛活动的宣传推广,统筹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通过网络直播、动漫、短视频等内容新颖、形式多样的方式,做好竞赛活动各个环节的宣传推广。有机结合残疾人就业宣传年主题和具体活动内容,将竞赛活动作为宣扬残疾人技能人才政策、残疾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成就及增强社会各界对残疾人劳动者职业能力认同的重要载体。
有条件的地市可同期举办展能节,着重展示本市残疾人事业发展成就、残疾人高技能人才精湛技艺和杰出作品,充分发挥竞赛延伸效应。
六、联系方式
粤政易联系人:张霞 林彤
联系电话:020-83375392 32373237
附件:
扫一扫,关注广东残联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