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广东省残疾人工作要点

信息来源:广东省残疾人联合会 时间:2013-03-31 字体: [大] [中] [小]

201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的重要一年。残疾人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围绕《广东省残疾人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认真落实各项目标任务,加快“两个体系”建设,全面推进残疾人工作,努力为我省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新的贡献。

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

按照省委统一部署和要求,紧密结合残疾人工作实际,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将残疾人事业纳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大局和民生建设的各项政策措施中,坚持以保障和改善残疾人民生为重点,多谋残疾人之利,多解残疾人之忧,解决好残疾人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二、扎实推进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

围绕9号文件和残疾人事业“十二五”纲要的总体目标,切实将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纳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部署和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认真贯彻落实即将出台的广东省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规划中关于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的要求,纳入相关工作部署和政策安排,切实解决残疾人生产、生活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积极推动地方将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纳入政府基本公共服务规划或行动计划,珠三角地区在省定的标准基础上进一步“提标扩面”。

三、顺利召开广东省残联第六次代表大会,圆满完成各级残联换届工作

 按照《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章程》规定和省委组织部、省残联《关于印发〈关于各级残疾人联合会召开第六次代表大会的指导意见〉的通知》(粤残联〔2012〕167号)要求,制定工作方案,周密计划,明确分工,精心组织,确保省残联换届工作圆满完成。同时,加大对各地指导力度,严格把关,确保市、县、乡严格按照规定程序和要求完成换届工作。

四、深入开展残疾人维权工作

加强残疾人事业理论与实践研究,继续推动残疾人法制建设,争取将《广东省残疾人就业办法》(新制定)、《广东省无障碍设施建设管理规定》(修订)纳入省政府2013年政府规章新制定和修订项目。将无障碍建设纳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城镇化建设内容,推进全省无障碍环境建设工作,重点推进住宅、社区、学校、福利机构、公共服务场所和设施的无障碍建设和改造。开展“残疾人维权工作达标市”创建工作。指导、督促基层残联做好2013年残疾人机动轮椅车燃油补贴申报、数据库录入、发放工作。配合相关部门做好残疾人驾驶汽车工作。加强信访工作,切实维护残疾人权益和社会稳定大局。

五、加强残疾人组织建设工作

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加强残疾人组织建设的意见》(粤残联〔2010〕219号)和《关于印发〈关于各级残疾人联合会召开第六次代表大会的指导意见〉的通知》(粤残联〔2012〕167号)精神,加强各级残联组织建设。以各级残联换届为契机,选好配强残联领导班子,积极推进残疾人干部配备工作。实施“强基育人”工程和残联系统人才教育培训规划,加大人才教育培训力度,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按照《关于加强残疾人专职委员队伍建设促进残疾人就业的意见》(粤残联〔2012〕214号)要求,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残疾人专职委员队伍。完成省本级五个专门协会社团登记,并结合换届工作,物色优秀残疾人充实各协会队伍。加强对各地第二代残疾人证办证工作的督查和指导,确保残疾人持证率达到35%以上。落实残疾人凭证实名享受各项优惠政策待遇。促进残疾人社会组织发展,加强管理与服务,将符合规定的残疾人服务项目纳入社会组织购买范围。建立残疾人服务标准、准入门槛、人才体系及政府购买服务的体制机制,培育为残疾人服务的枢纽型社会组织。开展以“志愿阳光助残行动”为统一品牌、形式多样的助残志愿服务,完善助残志愿者注册登记管理制度;建设“志愿助残示范基地”,培育发展助残志愿组织,建立联动发展机制。

六、做好残疾人康复工作

制定出台“广东省残疾人康复救助实施办法(试行)。着力推进“社区康园网络”建设,加强社区康园中心检查督导,新建40个社区康园中心,逐步开展等级达标验收。大力推进残疾儿童康复机构规范化建设,做好机构等级达标复评工作。做好省视觉障碍康复中心达标验收。省级举办40期各类残疾儿童康复教育资格认证班、继续教育培训班等。与香港康复机构合作,选派康复专业技术人员赴港进行进修学习。联合有关院校、科研单位开展残疾人康复实用技术研究与推广。继续推动城市和农村残疾人社区康复,开展规范化社区康复服务,重点做好居家康复、居家无障碍改造等工作。做好0-6岁残疾儿童免费抢救性康复、长江新里程计划等国家和省重点工程项目。完善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江门市“全国残疾儿童随报及早期康复试点”,做好儿童出生缺陷及残疾预防相关工作。宣传普及康复知识,推进残疾预防工作。

七、加强残疾人就业、扶贫工作

加快出台《关于加快推进残疾人就业工作的意见》,研究制定采取资金扶持、小额贷款贴息、经营补贴等方式鼓励残疾人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的扶持政策。重点做好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年审纳入政府网上办事大厅的工作。推动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开展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岗位预留试点及残疾人集中就业单位产品专产专营试点工作。推进各级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规范化建设和能力建设。加大残疾人职业培训投入力度,落实残疾人培训和就业实名制统计和通报制度。加强残疾人就业服务信息网建设,实现与公共就业服务信息网络的联通。继续组织好2013年度全国盲人医疗按摩人员职业资格考试。开展全省农村残疾人扶贫示范基地创建活动,继续做好农村贫困残疾人数的核实工作,完善贫困残疾人信息管理系统及应用。继续争取各级政府专项资金和援助项目支持,切实完成援藏、援疆任务。

八、推进残疾人社会保障工作

推动当地政府将残疾人普遍纳入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并予以重点保障和特殊扶助。将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全部纳入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现应保尽保。引导和鼓励残疾人参加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和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省残联和省财政厅将督查检查各地残疾人生活津贴、护理补贴资金发放管理,通过专项核查,确保残疾人补贴对象身份真实可靠。落实国家和各级政府政策,将符合条件的城乡低收入残疾人家庭全部都纳入政府保障性住房建设实施范围,给予重点解决。继续实施“阳光家园计划”,规范残疾人托养服务机构和服务标准建设,提高残疾人托养服务水平。推进心智障碍人士家庭财产信托保险和终身托养试点工作

九、加强残疾人教育工作

贯彻落实全省特殊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关于进一步加快特殊教育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粤府办〔2011〕50号),尽快建设好各类特殊教育学校。支持华南师范大学特殊教育学院、南方医科大学康复医学院建设,继续支持广州大学聋人、广州中医药大学盲人大专班建设。做好学前教育试点工作,提高义务教育入学率。继续做好残疾人事业彩票公益金和交通银行等助学项目。

十、促进残疾人文化建设

贯彻落实《关于加快残疾人文化建设的意见》和《广东省建设文化强省规划纲要(2011——2020)》,推进全省残疾人文化建设,将残疾人文化建设有重点、分层次纳入全省文化建设服务体系,努力实现残疾人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继续组织“第三届广东残疾人文化节”活动,实施“残疾人文化进社区”项目,开展“百家出版社文化助残”公益行动,做好第八届全国残疾人文艺汇演工作,进一步推动盲人信息交流无障碍工作。继续办好广东残疾人艺术团,加大对特殊艺术人才培养力度。筹备成立广东省残疾人文学艺术社会组织。推动全省残疾人文化产业发展。

 十一、加大残疾人事业宣传工作

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召开省残联第六次代表大会为宣传重点,集中报道残疾人事业的先进典型、鲜明亮点和成效经验。大力宣传“普惠”+“特惠”为残疾人带来的切实帮助。继续办好广东电视台新闻频道手语节目和广东电台“自强之声”栏目,推进各地级以上市办好电视手语翻译节目、电台残疾人专栏。办好《广东残疾人》杂志,全面落实中国残联下达的“三刊”任务,建立省市两级残联新闻信息发布制度和通讯员年终考评奖励制度。

 十二、推进残疾人体育工作

全面贯彻落实《广东省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年)》精神,全面实施“全民助残健身工程”。加强“全民助残健身工程”示范点建设,初步制定残疾人群众体育示范社区建设标准规范,开展残疾人体育健身指导员培训,逐步建立基层残疾人体育健身指导服务队伍,推广残疾人体育健身方法和项目。组织残疾人参加体育比赛和群众性体育比赛。举办全省青少年残疾人体育锦标赛。加强训练基地管理,完善优秀残疾人运动员选拔机制。备战2013年第十届世界冬季特奥会、第二十二届世界聋奥会。

十三、做好残疾人事业经费保障和基础设施建设工作

进一步加大保障力度,多渠道积极筹集资金。加强对省级下拨经费的检查监督和跟踪问效,重点对下拨的体育经费、基础设施建设及残疾人事业资金补贴进行抽查,实施重点项目绩效评估,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加快省残疾人康复基地招标、设计,力争2013年开工。推进华南特殊教育学院征地、规划设计,启动省残疾人技工学校立项、报建、办理产权登记,调整培英学校用地性质或用地置换等工作。做好“五个一工程”建设工作,指导、协助、督促新建和改扩建的地方残疾人服务设施尽快建成投入使用,培育一批示范性市、县残疾人康复中心和托养中心。

 十四、做好信息化建设和事业统计工作

完善广东省残疾人人口数据库系统,实施数据大集中管理,实现数据共享。受中国残联的委托,在全国率先建立“广东省残疾人事业资源中心”。省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年审地税代征系统实现省网上办事大厅运行,全省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从实体大厅年审逐步过渡到网上年审。开通全省残疾人就业服务平台,提供多种线上就业服务。完成全省地级以上市残联网站的无障碍改造工作,建立健全网站评估体系和工作制度。完善全省统计工作制度,强化完善台账基础建设。

十五、加强国际交流,促进残疾人慈善事业发展

做好国际间和港澳台地区残疾人组织的联系与交流,完成中国残联统筹的出访任务,吸收新理念,引进新技术,更好地服务残疾人。大力发展残疾人慈善事业,鼓励和支持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广泛动员社会各界,积极为残疾人事业筹集善款和物资。指导做好广东狮子会的工作。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