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实施方案--配套实施方案之十二----残疾人事业宣传文化工作

信息来源:广东省残疾人联合会 时间:2005-11-30 字体: [大] [中] [小]

“十五”实施方案--配套实施方案之十二----残疾人事业宣传文化工作

残疾人事业宣传文化工作“十五”实施方案

为营造文明进步的社会环境,促进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丰富残疾人精神文化生活,推动残疾人事业可持续发展,根据《广东省残疾人事业“十五”计划纲要》,制定本方案。

一、任务目标

——大力弘扬人道主义,宣传现代文明社会的残疾人观;倡导理解、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的社会风尚,培育有利于残疾人事业持续发展的舆论环境。

——进一步活跃残疾人文化生活,愉悦身心,提高素质,增强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

——发展残疾人特殊艺术,展示才华,增进理解与沟通。

二、主要措施

1.倡导助残为荣的社会公德

——把开展扶残助残纳入全省各地精神文明建设总体规划工作之中;创建文明城市、文明社区、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扶残助残的具体要求。

——在中小学思想品德教育课中,列入人道主义、自强与助残等内容。

——广泛深入开展“全国助残日”、“国际残疾人日”、“志愿者助残”、“红领巾助残”等活动。

2.培育良好舆论氛围

——办好广东人民广播电台、广东电视台和市级广播电台、电视台的残疾人专题节目、手语新闻栏目;地级市电视台要开办手语新闻栏目,广播电台要开播残疾人专题节目;电视新闻、影视剧逐步加配字幕说明;省、市级报刊开辟有关残疾人内容的专栏(版)。

——发挥县(市)级公共媒体的作用,宣传报道残疾人事业;残疾人相对集中的社区、单位和特教学校通过报告会、专题讲座、办展览、出板报等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

——重视和充分运用网络信息技术,深化媒体宣传,开拓宣传残疾人事业的新领域,筹备、建立、完善广东省残疾人事业宣传网络。

——发挥残疾人事业新闻宣传促进会作用,组织、协调新闻媒体,加大宣传报道力度,形成规模宣传效应。

3.深入开展文化助残活动

——文化、科技、卫生等部门,在“三下乡”活动中,增加对农村残疾人的特别扶持和切实帮助。

——在城市社区广泛开展“助残帮教”及“爱心赠书(报、刊、磁带)”等志愿者文化助残活动。

——公共图书馆要积极开展盲文及盲人有声读物借阅服务,省、地级以上图书馆设立盲文及盲人有声读物图书馆(室),有相应的无障碍设施。

——社会公众文化生活要尽可能鼓励和吸纳残疾人参加;社区各类公共文化活动场所,定时优惠为残疾人开放并提供相关服务,同时开辟适当的活动场地,配置适合残疾人使用的视、听读物和文化娱乐器具等,满足残疾人的精神文化需求。

4.活跃群众性残疾人文化活动

——在残疾人相对集中的社区、企事业单位和特教学校,积极组织开展残疾人工艺美术、书画、摄影、演出等多种形式的文化娱乐活动。

——举办全省残疾人美术、书法、摄影作品展,扶持残疾人文学艺术创作,组织笔会等文化艺术活动。

5.积极发展残疾人特殊艺术

——加强省文化部门对残疾人特殊艺术工作的指导和扶持,发挥各级残疾人特殊艺术委员会作用,鼓励专业艺术团体进行对口支援。

——组织第五届、第六届全国残疾人艺术汇演和第四届全国特教学校学生艺术调演。

——筹办相对稳定的残疾人特殊艺术培训基地;艺术院校有计划招收、培训残疾学生。

——加强残疾人艺术团的建设;地级市成立业余残疾人艺术团,加强管理,发挥作用;积极参与国内外交流演出活动。

三、特别扶持与奖励措施

——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对残疾人文化事业应予以特别关照和扶持。

——为残疾人文化艺术活动,优惠提供场所并给予减免税照顾。

——会同有关部门继续做好“广东残疾人事业好新闻奖”的评选活动。选送优秀作品参加“广东残疾人事业好新闻奖”和“奋发文明进步奖”的评选。

——对于在残疾人事业宣传文化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特别奖励和表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