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广东省残疾人工作要点

信息来源:广东省残疾人联合会 时间:2013-03-31 字体: [大] [中] [小]

2012年是全面实施残疾人事业“十二五”发展纲要的重要一年。残疾人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核心任务,全面实施《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决定》、《广东残疾人事业十二五规划》和《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社会建设的决定》,落实普惠、突出特惠,促进“两个体系”建设加快发展,加大农村残疾人扶贫开发力度,推进残疾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圆满完成各项年度任务,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召开。

一、全面部署广东省残疾人事业“十二五”发展。根据《广东省残疾人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总体安排,明确工作任务,制定工作措施,保障工作资金,确保年度任务圆满完成。推动、协调各地、各部门制订残疾人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及配套实施方案。

二、加快推进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决定》和《关于加快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精神,按照职责分工,抓紧抓好各项重点工作任务,建立健全残疾人制度保障机制。紧紧围绕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目标,将残疾人的基本需求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点,使残疾人基本生活得到制度性保障;完善服务体系建设,增强残疾人全面发展能力;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为残疾人服务条件。

三、建立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和残疾人生活津贴制度。按照《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社会建设的决定》的要求,建立基于残疾特性的生活津贴制度;对生活不能自理或部分不自理的重度残疾人,建立长期护理补贴制度,重点满足中重度智力、精神残疾人和重度肢体残疾人康复服务需求。

四、建立“广东省残疾人康复救助基金”。徐少华同志《关于我省残疾人康复工作的调研报告》提出,建立多层面的特惠保障制度,要求参照“医疗保险基金”或“医疗救助基金”模式,按照“管办分离,保险公司托管”的番禺模式,建立全省统筹的“康复救助基金”,实行康复救助经费划拨“实名制”,直接对康复机构进行定额结算。降低残疾人家庭医疗保健和康复服务支出,提高残疾人康复效果和生活质量。

五、制订广东省实施学龄前残疾儿童免费抢救性康复服务暂行办法。积极协调省直相关部门,尽快出台《广东省实施学龄前残疾儿童免费抢救性康复服务暂行办法》,对全省0—6岁残疾儿童实施免费抢救性治疗和康复,保障学龄前残疾儿童的发展权和康复权,促进其平等参与社会生活。

六、认真做好中国残联委托我省开展残疾人各项试点工作。开展心智障碍人士家庭财产信托保险、中国残疾人信息服务平台、视觉障碍康复等各项试点工作任务,为全国推广积极探索工作机制,积累经验,做出示范。

七、推进残疾人社会保障工作。将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全部纳入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现应保尽保。完善和落实各项社会保障和救助政策,加强残疾人保障救助政策与各项救助制度的衔接和整合,将低收入残疾人纳入医疗、教育、就业、住房等专项救助范围。积极推动残疾人参加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落实“阳光家园”计划,开展“阳光家园”示范区和示范机构创建活动,推动残疾人托养服务机构的建设,大力发展居家托养服务,加强残疾人托养服务规范化管理。

八、做好残疾人康复工作。落实残疾人基本康复项目列入基本医疗保险保障范围和重性精神病患者经常服药费用纳入医保支付范围,做好残疾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工作。做好国家辅助器具华南区域中心筹备建设,加强康复机构规范化建设。继续实施国家和省级残疾儿童免费抢救性康复项目,抓好“长江新里程计划”脑瘫儿童康复试点工作和“国家嘉道理农村社区康复”项目,举办“2012年两岸四地华人地区智障康复服务”会议,在精防康复试点推广“医院—社区精神病防治康复一体化”工作模式。建立儿童残疾筛查报告制度,做好残疾儿童康复服务。

九、加强残疾人教育工作。贯彻落实全省特殊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特殊教育实施意见精神,加快特殊教育学校建设,建立完善的特殊教育体系。做好未入学适龄残疾儿童少年调查统计,提高义务教育入学率。制订残疾儿童学前康复教育实施意见,大力发展职业高中和高等特殊教育,培养职业技能人才和专业人才。研究制订特殊教师职称评定标准和办法,出台特殊教育学校和教师考核评估办法。积极争取资金开展扶残助学活动,为残疾人子女提供教育帮助。

十、促进残疾人就业工作。加强社区残疾人就业服务,做好“城镇百万残疾人就业工程”和“残疾人就业培训工程”实名制统计工作,实行动态管理。开展“春风助残行动”,促进农村残疾人劳动力转移就业。鼓励残疾人自主创业和个体创业,并为其积极争取扶持政策。组织开展残疾人“创业之星”评选活动,举办首届残疾人创新产品展览。推进各级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规范化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加强残疾人就业服务信息网管理,实现与公共就业服务信息网络系统的联通。编制残疾人集中就业单位专产专营和政府优先采购产品与服务目录。

十一、推进残疾人扶贫工作。研究制定《广东省农村残疾人扶贫开发规划》。建立残疾人贫困户数据库,实时监测。继续做好农村残疾人扶贫“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工作,巩固和扩大扶贫成果。加强农村残疾人就业扶贫基地建设与管理,开展实用技术培训,加快残疾人脱贫。摸清农村低收入残疾人家庭无房户和危房户底数,把农村低收入残疾人家庭危房改造工作纳入当地办好民生实事的工作大局。

十二、加强残疾人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残疾人组织建设工作,重点解决残疾人领导、干部和残疾人专职委员选聘问题。省里按人均近千元的标准,落实对欠发达地区残疾人专职委员的补助。按照规范化33条标准,提高基层残疾人组织规范化建设水平。指导推进基层残联组织换届工作。举办各地党政分管领导和残联理事会领导培训班。采取有力措施推动残疾人证核发。

十三、加大对残疾人专门协会工作的支持力度。组织好盲人节、聋人节、肢残人活动日和特奥日等活动,活跃专门协会工作。推进我省志愿助残体系建设,开展助残志愿者登记注册和“志愿助残示范基地”建设,组织好7月6日志愿助残阳光行动主题日活动。加快培育发展为残疾人服务的社会组织,筹备成立广东省残疾人公益基金会,稳步发展广东狮子会。

十四、做好残疾人维权工作。召开全省残疾人维权工作会议,举办全省维权信访干部培训班。深入开展残疾人信访积案化解,与人社部、公安部严厉打击强迫、奴役智力残疾人劳动的犯罪行为。推动无障碍建设市、县创建活动,继续实施贫困地区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无障碍建设(改造)补贴政策,推进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做好残疾人机动轮椅车燃油补贴发放工作。积极开展残疾人事业政策研究,推进《广东省残疾人就业办法》的出台。邀请人大、政协及相关职能部门对残疾人优惠政策的落实情况展开专项检查或调研,提高政策法规的执行力。与检查院、司法、公安等部门共同加强残疾人法律救助工作的督导调研,促进法律救助工作协调机制在重大政策制定、重大案件处理上切实发挥作用。推动地市残疾人法律救助工作站规范化建设工作,完善加大残疾人保障法普法宣传工作力度。

十五、加强残疾人事业宣传工作。围绕《广东省残疾人事业“十二五”发展纲要》,全力做好残疾人事业“两个体系”建设的宣传工作。办好第22个全国助残日活动,围绕国际残疾人日、2012年伦敦残奥会、盲人节、聋人节、爱耳日、爱眼日及第二届广东残疾人文化节等重大活动,开展主题宣传。举办2010-2011年度广东残疾人事业好新闻评选活动,推荐作品参加全国残疾人事业好新闻评选。办好《广东残疾人》杂志,全面落实中国残联下达的《中国残疾人》《三月风》《残疾人研究》宣传发行任务。举办第七届全省各市人民广播电台残疾人节目展播,推荐作品参加第十届全国各地人民广播电台残疾人专题节目展播活动。继续加强新促会组织建设。办好广东电视台新闻频道手语节目和广东电台“自强之声”残疾人专栏节目,各地级以上市办好电视手语翻译节目、电台残疾人专栏节目。

十六、推动残疾人文化事业繁荣发展。根据《广东省建设文化强省规划纲要(2011-2020年)》和《关于学习贯彻中央领导同志推动残疾人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讲话精神的通知》精神,组织残疾人开展形式多样、健康有益的群众性文化、艺术、娱乐活动,丰富残疾人精神文化生活,提高残疾人文化服务水平,满足残疾人基本文化需求。重点办好第二届广东残疾人文化节。推进特教学校特殊艺术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办好残疾人艺术团。实施“文化进社区”项目。开展“百家出版社文化助残”公益行动。推动盲人信息交流无障碍工作,加快设立盲文及盲人有声读物图书室,提供盲文书籍、有声读物、网络信息等文化服务,建立完善网络无障碍影视播放平台。

十七、做好残疾人体育工作。根据《广东省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1-2015年)》精神,完善残疾人体育“四有三化”工作网络。大力发展残奥、聋奥和特奥运动,加强残疾人体育健身服务能力建设,推动残疾人体育协调发展。组织参加全国特教学校体育比赛等各类残疾人体育比赛活动。备战2012年伦敦残奥会,为2013年国际聋奥会、世界冬季特奥会打好基础。做好全省残疾人运动员普查选拔工作。开发建立《广东省残疾人文体管理系统》,建立残疾人体育人才数据库。办好全省青少年残疾人田径游泳锦标赛、特教学校体育比赛、全民健身日、特奥日等类比赛活动。着力打造“全民健身助残工程”品牌,推进残疾人体育健身指导员培训,推广残疾人体育健身方法和项目,普及残疾人科学健身知识。

十八、做好残疾人事业经费保障和基础服务设施建设工作。加大资金保障力度,提高资金管理水平,做好经费预算,开展项目绩效评价。省残疾人康复基地、华南特殊教育学院等省级残疾人服务重点建设项目纳入国家区域性发展规划。加快省残疾人康复基地招标、设计等准备工作,力争2012年年中开工,三年内基本建成并投入使用。加快华南特殊教育学院征地、规划设计等前期工作。启动省残疾人技工学校立项、报建、办理产权等前期工作。启动调整培英学校用地性质或用地置换工作。基本建成省残疾人工业生产就业培训韶关基地并投入使用。做好2012年“五个一工程”收尾工作,加快推进地方残疾人服务体系硬件建设,指导、协助、督促新建和改扩建的服务设施尽快建成投入使用,培育一批示范性市、县残疾人康复中心和托养中心。

十九、做好信息化建设与事业统计工作。继续落实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残联等部门关于加快推进信息无障碍建设指导意见的通知》,全面推进我省信息无障碍工作。筹备广东省残疾人人口数据库立项,启动广东省残疾人事业资源中心建设,建立广东省残疾人就业服务平台、广东省无障碍影音平台、广东省残疾人婚姻交友平台,开发全省残联系统康复工作平台,完善广东省残疾人呼叫服务中心。推动检查全省地级以上市残联网站的无障碍改造,开发、完善移动办公,在各地级以上市推广办公自动化和视频会议。做好残疾人状况年度监测。加强统计管理,推进基层统计台帐建设。

二十、做好对口支援工作。根据中国残联[2011]10号文件部署,“十二五”期间,广东对口援助西藏林芝地区280万元,其中,援助资金230万,业务培训30万元。具体安排是:省残联200万,其中资金170万,业务培训30万;广州、深圳各40万,其中资金各30万,培训各10万。省残联将做好统筹安排,组织全省力量,切实完成援藏任务。

二十一、加强国际交流,促进残疾人慈善事业发展。做好国际间和港澳台地区残疾人组织的联系与交流,完成中国残联统筹的出访任务,吸收新理念,引进新技术,更好服务残疾人。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