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实施方案--配套实施方案之十六----社区残疾人工作
社区残疾人工作“十五”实施方案
广大残疾人生活在社区,社区是为残疾人提供服务最直接的工作层面。“十五”期间,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民政部、中国残联14个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加强社区残疾人工作的意见》,将残疾人工作纳入社区建设;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切实为残疾人提供服务,大力推进社区残疾人工作的全面发展。
一、任务目标
社区建设在我省城市全面推开,社区残疾人组织普遍建立,为残疾人提供的各项服务有效落实,残疾人社区康复广泛开展,残疾人文化活动不断丰富,社区内与残疾人生活密切相关的无障碍环境逐步改善,残疾人的合法权益得到维护。实现残疾人“平等、参与、共享”的目标。
二、指导原则
一—形成以政府为主导,社区为依托,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社会化工作方式。
——将社区残疾人工作纳入社区建设总体规划,融为一体,同步发展,共建共享。
——建立以社区居民委员会为核心、社区残疾人组织为纽带、社区服务机构为基础的适应现代化城市管理的社区残疾人工作机制,促进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
三、主要工作内容
(一)建立社区残疾人组织
——依托社区居民委员会,建立“社区残疾人协会”组织。
——社区残疾人协会主席由社区居民委员会成员担任,副主席由优秀残疾人或残疾人亲友担任。和上级残联指导下开展工作。的职责是配合社区居民委员会做好社区残疾人工作:掌握残疾人的基本状况,建档立卡;了解残疾人的实际需求,协调有关方面,为残疾人提供具体服务;密切联系残疾人,反映其呼声,维护其合法权益;激励残疾人发扬自强精神,积极参与社区建设和社会生活。
—— 社区残疾人协会主席由社区居民委员会和上级残联指导下开展工作。
—— 社区残疾人协会配合居民委员会做好社区的残疾人工作,密切联系残疾人,代表其利益,倾听其需求,维护其合法权益,联系有关方面,为残疾人提供切实服务;倡导“自尊、自信、字强、自立”的精神,团结、教育带领残疾人参与社会社区建设和社区生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
(二)推进社区残疾人康复
—— 社区服务机构要把残疾人社区康复作为重要工作内容,及时了解、掌握社区人君残疾发生情况及残疾人的康复要求,建档理卡。
—— 有计划、有组织地指导残疾人开展一家庭为基础的康复训练。
—— 做好康复宣传教育,普及康复知识。
—— 结合优生优育,开展残疾预防,建立并实行儿童残疾发生报告制度,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早预防”。
(三)为残疾人提供切实的服务
—— 落实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残疾人的衣、食、住、行、康复、文化、教育、就业、娱乐等提供服务及时解决残疾人需要解决的各种问题,保障残疾人的基本生活。
—— 依法安置残疾人就业,扶持残疾人个体从业,社区便民网点优先安排条例适合的残疾人。
—— 市民求助系统等公共服务网络要为残疾人提供优先服务,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
—— 关心残疾儿童和残疾人子女的教育,对于入学困难的提供支持和帮助。
—— 实行党政干部“帮扶结对”“妇女手拉手”、“军民共建”、“警民共建”、“送温暖”、“巾帼社区服务工程”、“红领巾助残”、“青年志愿者的社区援助活动”等多种形式,组织志愿者为残疾人提供帮扶服务。
(四)活跃残疾人的文化生活
—— 关心、重视帮助残疾人参与社区群众文化、教育、科普、体育、娱乐等活动。通过各种健康有益的活动鼓励培养残疾人积极向上的生活情趣,丰富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 各类公众文化、体育、娱乐活动设施,为残疾人提供优惠和方便。培植适合残疾人使用的视、听、读物和体育渔利器具等。
(五)建设社区无障碍环境
—— 提够无障碍意识,对新建或改建的失去住宅、公共设施、道路、严格按照《城市道路和建筑无障碍设计规范》等有关强制性标准中对无障碍设施建设的要求,建设社区无障碍设施。
—— 加强对现有无障碍设施的维护、管理,确保正常使用。
(六)保障残疾人合法权益
—— 深入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等法律、法规,制定、实施本社区对残疾人的优惠扶持措施,宣传、教育社区群众提高保障残疾人合法权益的法律意识。
—— 了解掌握社区内残疾人权益保障状况,听取残疾人意见,为残疾人提供优先、优质、优惠的法律服务,调解有关纠纷,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
—— 对残疾状况较重、经常留在家中的残疾人定期走访,消除不安全因素。
—— 对重性精神病患者做好监护工作,降低肇事率。
四、主要措施
——各级政府高度重视社区残疾人工作,将残疾人工作列入总体规划,纳入社区建设之中,并将社区残疾人工作作为有关部门工作考核的重要评价指标。
—— 各级政府社区建设协调领导机构,要吸收同级残联为成员单位,发挥残联社区建设中的作用。
——各级政府将社区残疾人工作补贴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提供经费保障。
——各级民政部门在推进社区建设工作中,要听取残联意见,把社区残疾人的工作列入社区建设工作计划,给予具体指导。
—— 各级教育、公安、司法、劳动保障、建设、文化、卫生、体育、文明办、工会、共青团、妇联等部门,要把社区残疾人工作纳入各自的社区建设工作领域,兼顾特性,同步实施。
—— 各级残联要在当的党委、政府领导下,积极主动参与社区建设,与各部门密切合作,加强对社区残疾人协会的指导,认真组织和实施具体措施;充分发挥综合协调服务作用。
—— 各地级以上市及顺德市残联2,要尽快确定1个以上市辖区作为本市社区残疾人工作示范区,探索社区残疾人工作模式,及时总结、推广先进经验。
—— 针对本地区、社会发展及建设的实际,采取相应的对策和工作方式,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分类指导、开拓创新、努力做好社区残疾人工作。
—— 以中国残联编写的社区残疾人工作培训教材和知识读物为主要内容,结合实际,开展对社区残疾人工作者和社区康复骨干人员的培训,不断提高其知识水平和工作能力。
扫一扫,关注广东残联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