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残疾人民生密切相关!民政部举行第三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

信息来源:中国民政 时间:2025-07-10 字体: [大] [中] [小]

  7月7日,民政部举行2025年第三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通报第二季度民政重点工作进展情况和下一步工作安排,其中有不少内容涉及残疾人民生保障。一起来看看↓↓↓

  第二季度重点工作进展情况

  2025年第二季度以来,民政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加大兜底民生保障力度,防范化解民政领域风险,改进优化各类民政服务,各项工作稳中有进,取得新的成效。

  其中,在第二季度重点工作进展中有以下几个方面与残疾人相关。

  民生兜底保障方面

  积极推进社会救助法立法工作,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救助法(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

  健全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和常态化救助帮扶机制:及时将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纳入兜底保障范围。

  积极推进社会救助扩围增效,全面开展低保边缘家庭、刚性支出困难家庭认定,会同相关部门推动专项救助向低保边缘家庭、刚性支出困难家庭延伸。

  指导各地积极发挥临时救助“兜底的再兜底”功能。

  扎实开展服务类社会救助试点,推动社会救助由单一物质救助向“物质+服务”综合救助模式转变。

  截至5月底,城乡低保平均标准分别为每人每月799.7元、594.9元。

  社会事务管理方面

  贯彻落实新修订的《婚姻登记条例》,配套修订出台《婚姻登记工作规范》,自5月10日条例实施以来,截至6月底,全国共办理婚姻登记“全国通办”131166对。

  全面落实残疾人两项补贴制度和动态调整机制。截至5月底,两项补贴已惠及1189.3万困难残疾人和1636.5万重度残疾人,累计受理“跨省通办”申请3293人,“全程网办”申请14.4万人。

  扎实推进救助管理区域性中心试点,不断健全服务网络,前移救助关口,探索为各类临时遇困人员提供应急性、过渡性、便利性救助庇护服务。印发《救助管理机构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组织开展6·19救助管理机构“开放日”活动。部署启动“夏季送清凉”专项救助行动。截至6月底,今年以来全国共救助各类临时遇困人员30.7万人次。

  养老服务发展方面

  实施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项目,“十四五”以来,共建成家庭养老床位44.1万张,提供居家养老上门服务79.8万人次。

  “十四五”以来,共完成208万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任务,补贴支持84万户老年人购置居家适老化产品。

  儿童福利保障方面

  推动完善困境儿童福利保障政策,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困境儿童福利保障工作的意见》,健全完善困境儿童福利保障六大体系。

  持续推进实施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质量提升三年行动、加强流动儿童关爱保护行动,推动所有省份出台流动儿童在居住地享有关爱服务清单。

  截至目前,全国集中养育孤儿平均保障标准每人每月2010.6元,社会散居孤儿平均保障标准每人每月1547.2元,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平均保障标准每人每月1535.4元。

  第三季度与残疾人相关的工作安排

  积极推动社会救助法立法进程,加快健全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优化升级部级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信息平台,强化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信息平台应用。深化服务类社会救助试点,满足困难群众多样化救助需求。

  指导各地规范做好婚姻登记“全国通办”。推动“婚姻家庭辅导师”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编制工作。推动遴选第三批全国婚俗改革实验区,积极培育新型婚育文化。推动制定加强重度残疾人托养照护服务的政策措施,持续实施“精康融合行动”,完善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体系,建立《中国康复辅助器具目录》动态调整工作机制。

  推进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加强和改进失能老年人照护服务,补齐农村养老短板,强化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指导各地优化养老服务设施配置,推动养老服务供给与需求适配发展。指导各地开展“养老消费季”活动。扎实推进养老服务突出问题专项整治。

  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困境儿童福利保障工作的意见》,完善配套制度措施。持续开展首批全国儿童福利机构高质量发展改革试点工作,推进“开门办院”,向社会上有需求的困境儿童提供委托照护、康复照料等服务。进一步健全流动儿童、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保障儿童合法权益。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