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庆95后残疾手艺人余南昌:用一双巧手“逆转乾坤”

信息来源:广东省残疾人联合会 时间:2021-06-11 字体: [大] [中] [小]

  “学做抖音主播,不是让我们带着日进斗金的梦去做网红,而是让我们知道,残疾人也可以在利用网络去感受生活、分享生活的同时,增加收入、改善生活。”日前,在肇庆市残联举办的“就业帮扶同心圆梦”残疾人就业招聘活动上,这位“95后”右腿高位截肢残疾手艺人余南昌的一番话,给在场残疾人带来了莫大的鼓舞。

  “就业帮扶同心圆梦”残疾人就业招聘活动现场

  精致艳丽的玫瑰、美观精巧的发财树、时尚霸气的摩托车……这些由彩色铝线编织制作成的精致小巧物件,在余南昌的抖音账号“余昌工艺”上展示,并让他收获了超10万粉丝。

  “余昌工艺”抖音截图

  谈到网红,余南昌斩钉截铁地说:“我不是网红,是扭扎铜线的手艺人,也是普通的小商家。”今天,我们通过这些精致的手工艺品,走进这位用巧手“扭转”逆境坎坷命运的手艺人,聆听他自强不息的经历。

  第一次从零开始:用巧手“编织”希望之路

  26岁的余南昌是肇庆市高要区活道镇人。10岁那年,他父亲因病不幸离世,16岁时,他的右腿被查出有骨肿瘤,21岁时因病情恶化,他不得不在广州中山一院进行截肢手术,成了一名二级残疾人。

  多年的求医,让年轻的他背负了不轻的债务。在人生最灰暗的日子里,余南昌在亲人的安慰下逐渐振作,并想起自己曾在广州,见过一个手工艺人利用轻巧的铝线扎成单车模型进行售卖。他灵机一动,想自己今后也可靠此谋生。

  余南昌在摆摊

  2016年手术完成后,在接受康复治疗的同时,余南昌开始苦练铝线编织手艺。不懂就先模仿,熟能生巧后再搞原创。“这手艺,我是从零开始自学。起初先买些简单的摆件回来,自己慢慢摸索拆解重组。弄懂技巧后就可以自己尝试创作。”余南昌表示,无师自通并非易事,练习时两只手都磨出了血泡。同年11月,还在化疗的他就尝试在肇庆各条街边小巷开启摆摊生涯。

  渐渐地,余南昌的手艺获得了认同,生意也逐渐变好。“春节前后销量高时,要加班加点去做,有时会让亲戚朋友帮一下,最辛苦时肩膀上贴了膏药继续赶工。除了赶工,还要研究原创产品,持续吸引顾客。”通过一双巧手,他原创了狮头小摆件,把小时候玩舞狮的故事延续至如今的生活中。除了街边摆摊,余南昌还在迎春花市,以及省、市内外的展会上投放摊位摆卖商品。

  讲起过往的经历,年轻的余南昌云淡风轻。“最灰暗的时候也曾想一死了之,但生活会强推着你前行,要在最痛处站起来,靠的还是自己不愿放弃的毅力。”

  第二次从零开始:用镜头去展示手艺

  2020年初,突如其来的疫情将生活初有起色的余南昌打回了原点。迎春花市和各类展会陆续取消,余南昌投入的场地成本大多无法收回,加上疫情期间无法摆摊经营,多年积蓄一下见底。

  穷则思变,余南昌没有坐以待毙。疫情期间,网络视频带货让他看到了转机。积蓄无几的余南昌通过借款一万元,买了拍视频的设备,准备重新开始。“我拍视频基础是零,账号关注度也是零。”期间,余南昌多次请教本地的抖音主播,学习拍摄与运营技巧。“做视频号不是只凭一腔热血,也不是单靠运气,还要不断学习与积累。”如今,他的账号已积累了超10万粉丝的关注度。

  通过抖音视频展示手工艺品,这为他的线上商店带来不少客源。“如今已经渐渐转型到线上销售,很少外出摆摊。线上销售的营利是摆摊的好几倍,过去看病时欠下的债也在去年还清了。”

  余南昌的作品展示(1)

  余南昌的作品展示(2)

  余南昌表示,他在抖音号上从不透露残疾经历,因为自己就是一位普通的手工艺人。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多年来,他还会带着自己制作的手工艺品参加志愿义卖活动,并将义卖所得全部捐出。“当年我生病时,社会上很多热心人曾帮助过我。现在我能自食其力,也想回馈社会。”余南昌说道。2017年,肇庆市第三届道德模范、肇庆“80义爱心队”队长黄建珲无意间看到余南昌在摆摊卖手工艺品,便想着通过志愿者平台,让更多人发现他的才能。

  余南昌做志愿者摆摊义卖

  黄建珲说:“阿昌做志愿服务,从来没有把自己当作残疾人来看待,身体力行,每次都是最早到达活动现场服务广大市民,许多小孩子也喜欢他的作品。”同时,余南昌也经常参与市残联举办的活动。“我想通过活动分享,让和我有同样经历的人明白,美好的生活不是通过‘等、靠、要’得来的,而是通过不断努力、艰苦奋斗得来的,我们同样可以过得精彩、活出尊严、活出自信!”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