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佛山市残联官方微信7月24日发布,佛山和凉山,两者相距千里之遥,但依然有一群追梦人,虽身患残疾,凭借勤劳和努力,自力更生,成功脱贫,他们的奋斗故事,平凡又感人。
九十九步走向幸福
家住佛山黄岐的仪姐,和丈夫辉哥都因为小儿麻痹导致终身残疾,行动不便。2016年以前,仪姐长期将自己封闭在家里,除了做家务、做手工外,更多时候她是一个人孤独地坐着,曾一度患上抑郁症。
2016年,大沥镇彩虹桥求助服务项目的社工找到仪姐,鼓励她走出自我封闭的世界,走向社会,并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一份稳定的收入。因长期缺少和他人交流,仪姐第一次走进大沥镇妇女灵活就业坊时,心中难免有些害怕。但是为了改变生活现状,仪姐还是克服了心理上的恐惧和身体上的不便,把踏出社会的第一步坚持了下来。她尝试与人沟通,努力学习工作技能。
图为佛山黄岐的仪姐
几个月后,仪姐已经完全融入了工作坊,当了坊里的站长,还动员丈夫辉哥一起到工坊工作。除了完成自己的工作,仪姐还会主动去教其他学员如何做手工。“我希望他们能和我一样,能从家里走出来,大家在这里认识多一些朋友,一起做手工,还可以改善家里的经济”。
图为佛山黄岐的仪姐
仪姐每天从家里到就业坊的路上会经过一座过街天桥。通过这座天桥,健全人只需要5分钟,而仪姐却需要半小时。
图为佛山黄岐的仪姐
“我数过,走过这座桥要九十九步路。对于别人来说可能很容易,但对于我来说非常地困难,但是我一定会坚持下去。”
一手一脚脱贫致富
2016年8月,广东(佛山)对口凉山扶贫协作工作正式拉开帷幕。至今,佛凉两地残联系统在结对帮扶、就业岗位、学生助学等领域开展一系列扶贫协作工作。在南海对口帮扶的甘洛组中,新市坝则沟村的木吉热布未曾放弃过心中的那炽热的创业梦。
图为凉山的木吉热布
20年前,因一次意外,木吉热布失去了他的左臂和左腿,他直言当时连死的心都有了。但为了生活,木吉热布就凭着一手一腿走上了自己十多年的创业之路。
2007年,他办起了酿酒,稍有盈利。2008年,他和企业合作养兔失败,负债七八十万。面对着天文数字一样的债款,木吉热布低落了三四年,一家六口仅靠低保生活。“当时亏得连买米的钱都没有,生活一塌糊涂,为了这件事,和老婆两个人也经常吵架”。2013年,甘洛县政府安排木吉热布参加养殖技术培训,帮他购买种猪,木吉热布开始养猪,尝试着第三次创业。这一年,木吉热布的猪圈出栏生猪60多头,一家人的生活开始有了盼头。
图为凉山的木吉热布
“现在的政策好了,政府没有把我们丢弃。如果再没有信心搞好的话,实在是对不起政府,也对不起帮助我的人了。”
木吉热布永不言败的创业精神打动了佛山南海对口帮扶甘洛工作组。2018年,工作组资助木吉热布27.6万元,帮助发展木吉热布的以乐养殖场,扶持他做残疾人脱贫产业带头人。有了资金,木吉热布计划扩大规模,目前养有10头母猪,两头种猪,预计今年出栏生猪200多头,年收入可达10万元。
图为凉山的木吉热布
“我说这次肯定好起来了,因为要带动15户残疾人,每年年底的时候每人分红1千块,现在把这边做大,再把下面的酒厂做起来,希望能帮更多周围的残疾人,帮助他们走出社会工作。”
只要勤劳工作、勇敢尝试,哪怕身体残疾,也可以成功脱贫,让生活更精彩!
扫一扫,关注广东残联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