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残疾小伙为摆脱贫困,家乡种植茶叶,实现了致富梦

信息来源:广东省残疾人联合会 时间:2018-12-14 字体: [大] [中] [小]

  55岁的金行兵系安康市东河村人。他,13岁丧父,15岁丧母,自此他便与哥哥、嫂子相依为命。为了早日摆脱贫困,他们不得不利用农闲时间外出务工或勤工俭学。

  1976年的一天,他参加学校勤工俭学打麦子,一不小心左手被卷进了打麦机,造成左手截肢,落下终身残疾。那一年,他13岁。

  后来,在市县的支持下,焕古镇逐步实现村村通公路、98%的组通了公路。有了路就有了希望。于是,金行兵抢抓机遇,依托本地资源,大力发展优质茶园,从原先的5亩发展至15亩。

  虽然只有一只手,但金行兵很持家、很勤劳,里里外外的活儿都抢着干。如今,每年单凭茶叶产业这一项就有五六万元收入,再也不用为吃穿发愁了。

  说起采茶,金行兵有一肚子话想说。“以前,茶叶都是纯手工采摘和制作,且品质不好,所以辛苦一年最多也就能卖几千元。如今,产业规模化了,厂家就建在基地。我们只需按标准把鲜叶采摘下来卖过去就行了,不仅不需要自己加工,反而收入提高了几倍。”

  金行兵介绍说,“春茶是一天一个价。清明节前的鲜叶最低要卖120元/斤。节后,随着节令的变化,价格将随之降低。按照采摘速度的不同,有的茶园一天的鲜叶能卖近万元,少的也能卖五六千元。”

  但是,金行兵由于种植面积大,又遇采茶旺季,已聘请了7名采茶能手进行采摘。每年这时,金行兵外出务工的儿子也会专程请假回家帮忙。

  为了及时把鲜叶采摘到位,金行兵家通常分工明确。他负责带领采茶工下地采摘,妻子杨世芳在家负责后勤保障。“按照风俗习惯,每个采茶工我们除日付100元工资,还要管吃管住,顿顿有酒喝才行,这表示对劳动者的尊重。”金行兵说。

  金行兵,虽然身残但他志坚,他通过家乡种植茶叶,不但实现了增收,成功的实现了自己的致富梦,在他的带领下,还帮助村民实现了增收,他表示,未来,他会带领村民一起致富。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