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郑海洋
“假先生”是谁?这是“夹缝男孩”郑海洋第三次创业的产品。去年7月,郑海洋和4个合作人,用50万元创业资金开发了“假先生”APP,现在已有了近5万注册用户。
地震时,郑海洋被压在夹缝中超过22小时,被人称作“夹缝男孩”。救上来后,身高183厘米喜欢打篮球的郑海洋高位截肢,在轮椅上读完大学。郑海洋曾经一度消沉到想自杀,但在随后的日子里,他用一次又一次的创业来向命运抗争,宣布自己的新生。
一度消沉到想结束生命
郑海洋班上69个同学,55人在地震中丧生。郑海洋身处废墟夹缝中超过22个小时,在被救出的那一刻,他透过缝隙摆出“胜利”的手势,留给外界一个甜甜的微笑。郑海洋这个举动,感动了无数人,因此有人亲切地称他为“夹缝男孩”。
不过,命运等着郑海洋的是更大的磨难。因伤势过重,他做了高位截肢手术。地震前这个身高1米83的篮球健将,永远失去了双腿。
郑海洋截肢后,有一个月没来学校上课,之后的一次考试,就拿着笔,呆呆地坐着,一个字也没有写,最后得了零分。
“我根本不想回学校,不想读书,不想考大学。那时候在北川中学,像我这样受伤的很多,也有许多无障碍设施。但是,如果我去上大学,只有我一个人,我怕孤独,怕异样的眼光,而且很多大学无障碍设施不多,肯定不方便。有段时间情绪很低落,甚至想过自杀,成绩很差,也不爱说话”。
幸运的是,在众多亲友和志愿者的帮助下,郑海洋还是走出了阴影。
首次创业以失败告终
2011年,郑海洋考入天津海运学院,专攻电子商务。2013年,上大三时,他与小伙伴们凑了10万元进行第一次创业。
“做了一个图片导购网站,叫‘草莓秀’。”郑海洋与合伙人在成都的一个园区有免费办公室,还招了3个员工,开始了热火朝天的创业。“可是我们什么也不懂,包括注册、申请执照,都要找中介,花了不少冤枉钱。也跟人家签了投资协议,可是后来人不见了。”郑海洋说。首次创业最终以失败告终。最后把设备也卖了,3个合伙人有了分歧,只保留了“草莓秀”这个名字。
2015年初开始,郑海洋再次创业。这次他瞄准的是跟他一样心怀梦想的“90后”创业者。“现在很多大学生在创业,根据我们创业失败的经验,创立这样一个平台,就是想让我们这批人少走些弯路。我们的失败其实是一种经验,我们愿意把这些经验分享出去。”
郑海洋的APP沿用了第一次创业的名字“草莓秀”。郑海洋计划用这个平台打造一个“90后”的创投生态圈。
做APP服务残疾人
2017年,“草莓秀”正风生水起时,他决定退出,开始了自己的第三次创业项目:“假先生”APP.郑海洋认为这是一个更能贴近他梦想的创业项目:建立一个专门为残疾人服务的康复平台,帮助更多像他自己这样的残疾人。郑海洋向记者介绍:去年7月份公司成立,12月份安卓版的APP才正式上线,目前有5万左右的用户,合作的医院、机构、商家差不多有20多家,每个月的收入有5万多元。
对于自己刚出校门,就一次又一次地创业,郑海洋认为得益于自己地震这段经历,让自己更加坚强,更加有毅力。“以前遇到很小的挫折会不知道该怎么办,现在至少让我变得更加成熟,思考的东西会更多,有助于我在创业方面做决定,包括遇到各种困难,也不会轻易放弃。”
在采访的最后,郑海洋说:“那一段经历让我变得更加强大,也让我更加懂得了把握时间,努力去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不要留有遗憾。”
对话
迷茫痛苦终会过去努力拼搏不留遗憾羊城晚报:如果可以对十年前的自己说一句话或者一段话,你会对他说什么?
郑海洋:我会对他说,我很能理解你,因为确实很不幸,经历了那场灾难,我也知道你经历过迷茫痛苦悲伤无助,甚至有一段时间很颓废,所以现在看来我很能理解你那段时间种种的不好,但是也希望你不要放弃任何对生活的希望,因为在未来会有很多你想要的、美好的事情发生。
羊城晚报:地震之后大家都叫你“夹缝男孩”,你怎么看待这个称呼?
郑海洋:这一堆标签也是媒体给的。其实对我来说不管是“夹缝男孩”也好,其他的标签也好,我不在乎别人怎么看待我,只是想过好现在的生活。
羊城晚报:现在年轻人创业非常普遍,站在你的角度上,你会对他们有什么建议?
郑海洋:我希望大家不要轻易地放弃,有梦想就勇敢去追去拼吧。趁现在还年轻,多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情,不要留有遗憾就好。
扫一扫,关注广东残联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