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来小伙失去双腿依然走出新生活

信息来源:广东省残疾人联合会 时间:2017-08-22 字体: [大] [中] [小]

  图为赵飞正在为投注的村民服务

  赵飞今年29岁,是怀来县东花园镇垛口营村村民。2011年,赵飞为了改善家庭经济状况,买了一辆货车跑运输。不成想钱未挣到,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事故,夺走了他的双腿,造成他双腿膝盖以下被截肢。没有双腿的人生路该怎么走?赵飞一度陷入了深深的迷惘。好在,家人朋友没有放弃他,引导他慢慢走出阴霾,他也因此收获爱情,走向阳光。

  一场意外失去双腿

  圆脸庞,大眼睛,整齐的穿着,看得出,赵飞是个热爱生活的小伙。

  在怀来县东花园镇垛口营村一间租赁的门脸房里,只有几样简单的家具,一张简单的办公桌,桌上摆放着一台电脑。赵飞正专心地敲打着键盘,为投注的村民服务着。若不是赵飞的办公桌前立着的那副双拐,很难看出他是一个残疾人。这一切,还得从6年前说起。

  赵飞初中毕业后,便跟着父母在家务农了。眼看着周边的同龄人要么去外地打工,要么勤奋做生意,改善家里的经济状况,赵飞也想改变家里贫苦的生活局面。

  2011年初,赵飞用家里的积蓄买了一辆货车跑运输。一次运输少则几天,多则半月,赵飞不觉得苦,只要日子一天比一天好,将来能和父母一起进城里生活,他觉得什么都值得。

  然而,好景不长,当年7月,在去往天津送煤的过程中,他不幸遭遇车祸。坐在副驾驶上的他顿时失去了知觉。随后,血肉模糊的赵飞被紧急送往北京的一家医院急救。

  从病床上醒来后,看着围在自己身旁的亲人,赵飞轻轻地问了句:“为什么我的下身这么疼?”父母亲的眼泪一下子流了下来。那一刻,赵飞才得知,自己失去了双腿。

  安装假肢展开新生活

  赵飞出院了,“刚开始,我很沮丧,但是渐渐就接受了现实。”在亲人、朋友的开导下,赵飞慢慢走出了车祸的阴霾,开始思考未来的路该怎样走。

  赵飞想第一步一定要重新站起来。失去双腿一年后,赵飞将他想安装假肢的想法告诉了父母。父母亲流着泪点了点头,然后开始四处借钱,安排他到北京的一家康复中心安装假肢并进行复健。那一天,他兴奋不已,觉得自己的生活又有了希望。

  站起来、摔倒。挪一步,摔倒。残肢杵在硬邦邦的假肢上,把身体磨破,阵阵剧痛让刚刚乐观起来的赵飞意识到适应假肢也不是容易的事。没有任何办法,只能咬牙坚持。从只能站起来一小会儿,就不得不休息,到可以站久一点,并能够迈步走路,不摔倒。经过一个多月的复健,赵飞开始逐渐适应,为了节省治疗费用,赵飞选择了出院回家。

  勤奋乐观撑起人生

  在北京康复中心,赵飞认识了护理师张亚荣。小他4岁的张亚荣是沧州人,为人热情细心,在康复中心的时候就给赵飞留下了很好的印象。出院时,为了方便咨询复健情况,两人互留了QQ。遇到问题,赵飞就向张亚荣咨询,张亚荣都会给赵飞细心解答,并告诉他生活中的注意事项。慢慢地,两人聊得热烙起来。

  2013年“五一”小长假,在赵飞的邀请下,张亚荣带着同学来到怀来县游玩。赵飞热情款待张亚荣和她的同学们,并为他们做向导。通过这一次,赵飞和张亚荣的感情更近一步。或许是赵飞老实憨厚的性格,和这种对生活不屈服的态度感动了张亚荣,没过多久他们就恋爱了。

  只要张亚荣休息,赵飞就去北京找她,陪她看电影、吃饭、精心为她挑选些礼物。每次看到赵飞拄着双拐辗转公交地铁来找她,张亚荣都很感动。考虑到赵飞行走不便,张亚荣一有时间就不让赵飞跑,自己坐车来赵飞家陪他。

  后来,在朋友的帮助下,赵飞开了一家体育彩票站,通过精心的打理,基本生活来源得以保障。

  “这些年来,我不容易,张亚荣更不容易。”这是采访中,赵飞经常重复的话。

  因为残疾,洗衣服、做饭、洗澡等很多生活上的琐事都要张亚荣帮助完成,但是张亚荣从来没有埋怨过,她说,“我早就做好了吃苦的准备。”

  对于幸福的定义,各人的理解不同。按一般的价值标准衡量,赵飞是不幸的。但赵飞觉得自己很幸福,因为他失去了双腿,还能走路,还能经济独立,还有美丽贤惠的张亚荣陪伴他,他没有理由不知足。

  经历了许多,赵飞最深刻的体会是:能被别人需要着就是幸福,能为别人做点事就是幸福。就是因为他对生活积极的态度,和坚持不懈的努力,如今他拥有了幸福的生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