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见光的视障人士梁带喜从被动选择单调的生活,到侧面感受更多生命的色彩,再到主动帮更多人“追光”,她正努力让不美好变得美好,一起来了解她的故事。
对于视障人士梁带喜来说,她的生活比平常人少了很多色彩,不仅因为眼中光线的缺乏,更因为生活的单调,“因为我们外出需要有人陪同,所以一般都只能待在家中,或者工作场所,极少接触外面的世界。”
但在佛山市顺德区大良一心志愿者协会(以下简称“一心志愿者协会”)的帮助下,如今,梁带喜生活多彩的一面也徐徐铺开:在舞台上展现歌喉、倾听很多与自己一样的残疾人心声、到海边让心绪在澎湃的海浪和轻柔的海风中翩翩起舞……
同时,梁带喜也在一心志愿者的带动下成为一名志愿者,将这些“色彩”分享给更多人。
踏出视力障碍筑起的高墙
混沌世界里绽放生命价值
婴儿时期,一次高烧引发的后遗症夺走了梁带喜的左眼球,右眼也只有0.06的视力。自懂事起,她的世界便只有一片混沌。
长大后的她学习了按摩技艺,到高明成为一名盲人按摩师,并认识了一心志愿者协会会长梁思敏。协会针对视障人士开展的“听涛追梦”项目深刻地改变了梁带喜的生活。在志愿者一对一的结对帮扶下,她第一次听到了海浪的声音。她的思绪飘得很远很远,她也第一次知道,生命的维度也可以很宽很宽。
梁带喜(右)参加项目的培训课程
梁带喜在舞台上唱粤曲。梁带喜参与志愿服务或站在舞台上的大部分时候,都涂了口红,穿了红裙子,用火红的颜色彰显着生命的张力与无限的热爱。
2024年,梁带喜到顺德工作,并在一心志愿者协会的鼓励下,加入“友爱无碍 助人自助”残疾人互助服务计划,成为一名帮助别人的志愿者。
“我能行吗?”跟大多数后来加入其中的残障志愿者一样,梁带喜面对邀请,第一反应是对自己的质疑。“你会掌握按摩技能,会唱粤曲,勇于在舞台上表现自己。”一心志愿者详细罗列她的优点,并指出项目还有培训,能为新志愿者提供最大限度的帮助。这让梁带喜终于下定决心加入。
经过系统的培训后,她与组员们策划的第一场志愿服务活动是走进凤城敬老院,为长者提供服务。现场,梁带喜积极地投入志愿服务中去,为长者们按摩、唱歌助兴,和他们一起玩游戏……临走的时候,长者拉着她的袖子,让她们以后多来,“那一刻,内心真的好感动,觉得自己的付出很有价值。”
如今,她已经记不清自己参加过多少次志愿服务,但每一场都足够印象深刻,“以前我是一名服务对象,依靠别人带来快乐,现在我终于也能将快乐带给别人了。”她说,未来会将这份志愿力量持续下去,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带动更多的人参与到公益事业中来,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不断深化残疾人服务内容
培育出多个志愿服务队伍
在一心志愿者协会服务的众多残疾人中,梁带喜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目前,“友爱无碍 助人自助”残疾人互助服务计划项目已经举办了13场志愿服务活动。“这些志愿服务都是队员自己定目标、撰写方案以及执行的,甚至其中的表演节目都是队员编排的,一些探访活动的服务对象以及涉及到的资源,也都是他们自己去寻找及链接的。”一心志愿者协会项目经理表示。
在这其中,还涌现出不少动人的故事。例如视障人士何荣生为帮助更多视障者领略顺德风韵,立志成为志愿导赏员。他悉心搜集资料,以妻儿为听众反复练习,从语速语调到讲解内容逐一打磨,终于自信地走上导赏之路,用声音为他人描绘世界的色彩。
残疾人、助残志愿者团建技巧、活动策划技能培训
据了解,参与“友爱无碍 助人自助”残疾人互助服务计划的50名残疾人,基本上已经实现了从受助者到助人者的蜕变。其中42名是视障人士,他们虽然看不见,却也为别人点亮一束光。
基于良好的成效,一心志愿者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对项目进行深化,计划继续完善小组架构,例如引导技能培训小组开展更多与残疾人生活工作相关的培训,引导文化艺术小组打造残疾人艺术团等,希望能够帮助更多残疾人成长。
扫一扫,关注广东残联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