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一手技能活出光明人生,惠州盲人按摩师从业15年找到人生价值

信息来源:南方+ 时间:2024-10-17 字体: [大] [中] [小]

  在惠州市江北街道的一家盲人按摩店内,一共有三名盲人按摩师,今年已经52岁的李伟平是店里的老大哥。每天照常开业,并服务好客人,这样的事,李伟平已经干了整整15年。凭借一技之长,李伟平收获了顾客的认可,找到了人生价值。                

  抓住机会学习盲人按摩

  每天早上8点,李伟平都会准时起来,做好开门迎客的准备。凭借眼里还能感知到的微光,李伟平熟练地拿起拖把,将地板打扫了一遍,又精准地走到按摩床前,更换好床上的一次性用品,并将枕头摆放整齐。

  回想起刚失明的时候,李伟平每天半夜都会哭醒。“我是上初中的时候渐渐看不到的,当时的心理压力特别大。”李伟平透露,“每每想到老去的父母,自己可能没办法帮上忙,就会不自觉地流泪。”

4f5e83bebff7ec64b133.jpeg

  事情的转机发生在2009年。当时,正在办理残疾人证的他,偶然间听到盲人按摩的培训班正在招生,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李伟平便投身到盲人按摩的培训之中,这一练就是半年。

  李伟平口中的盲人按摩培训班由惠州残联举办。这些年来,为提升盲人按摩师的专业技术水平,加强盲人按摩规范性操作,惠州残联每年都会按计划开展盲人按摩培训,按水平将学员分到初学班和提升班。

  今年4月,30名盲人参与了盲人保健按摩提升培训班,并顺利通过考核,取得结业证书。惠州残联相关负责人介绍,培训班会邀请专家授课,采取理论讲解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增强残疾人参与社会的能力,推动残疾人就业。

  在李伟平心里,这半年虽然辛苦,但却是幸福的。如果没有这次培训机会,李伟平将和父母一样,在老家以干农活为生。这次培训班让李伟平结识了很多盲人朋友,在这里,李伟平觉得自己并不孤单,心情也逐渐开朗起来,“别人也看不到,但很坚强,我觉得我也可以,我们在这里好好学,出来就能够就业了。”

  “我们用双手能养活自己”

  从新手到老手的过程,李伟平摸索了五年。“刚开始出来一直被嫌弃,大一点的按摩店不招我,在服务中也会经常被客人叫停”,李伟平说,“一上手别人就知道你的手法好不好。”

  从上海,辗转到广州,再到深圳,最后来到惠州,李伟平已经积累了二十多个老客户。如今,他帮助顾客缓解腰腿酸痛,遇到患有肩周炎、颈椎病的顾客,他也表现得游刃有余,“虽然眼睛看不到,但我能准确地掌握好力度,让顾客满意。”

bd2cbc866cfb9aea37e2.jpeg

  “这让我特别有成就感,让我意识到我是有价值的。”每次得到顾客的赞许,都会让李伟平开心许久,按他的话说,这种价值感和意义感,是支撑他走到现在的力量,也是他坚持下去的动力。

  在惠州,随着盲人按摩培训班的推行,越来越多的盲人加入按摩师的行列。“眼睛看不到之后,就少了很多选择,盲人按摩是一条不错的出路”,面对初出茅庐的按摩师,李伟平勉励他们,“把手法练好,熟能生巧,我们用双手能养活自己。”

  国际盲人节前一天,李伟平给自己放了假。他和好友一起报名参加了好几个活动,准备到博罗县和深圳去,和其他的盲人朋友见个面,唠嗑叙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