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场上没有此起彼伏的呼喊,只有篮球撞击地面的沉稳节奏与球鞋摩擦地板的锐响。在这个特殊的篮球赛场里,领队麦嘉鑫正跟着队员们无声的奔跑、跃起、传递,他们正在为7月17-20日在东莞举办的残特奥会三人制聋人篮球赛积极备战。
“更想通过比赛把热情展现给大家”
当被问及本次备战的训练策略时,麦嘉鑫强调,“视觉信号和触觉反馈”是聋人篮球训练的核心支柱。无声的球场上,队员们敏锐的视觉观察力与高度统一的肢体语言成为胜负的关键密码。“在日常训练中,我们更注重培养队员的视觉观察力和肢体语言默契,一次眼神的确认,一个手势的暗示,都可能成为比赛中的关键决胜点。”麦嘉鑫解释道。
这次训练让麦嘉鑫更加深切感受到聋人运动员蕴藏的惊人能量:“他们比想象中更强大。”最令他动容的是一位20岁的新队员方佳鑫。初入队时,复杂的战术图示对方佳鑫而言如同天书。然而,他选择用汗水叩开通往理解的大门——主动加练,不断向队长请教,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追赶着队伍。如今,方佳鑫已经可以做到瞬间明白战术图示,与队友进行紧密配合。
“无声不是障碍,是他们的超级力量。”麦嘉鑫如此评价这些队员,他表示,这次赛事不是那么注重成绩,而是更想把热情展现给大家看,用热情让大家听见热爱,证明:聋人不仅能打球,还能打得比听人更热血!
“我享受在场上拼搏的每一刻”
麦嘉鑫说,是队员们的热情点燃了他。这是一支年轻的队伍。来自潮州的队员曾哲浩也是第一次参加正式比赛。对于他的赛场首秀,曾哲浩与队友反复推演战术,互相鼓励,都想以最好的状态迎接比赛。
选择接触篮球这项运动,源于曾哲浩内心最纯粹的热爱。对他而言,在高强度对抗中精准执行既定战术是最大的挑战。“但我正在不断克服它,”曾哲浩眼神坚定,“我能胜任多个位置,享受在场上拼搏的每一刻。” 在连日的训练下,曾哲浩更加期待即将到来的激战,他心态平和:“我会保持轻松,享受比赛过程,全力以赴。”
比赛的终点并非篮球热情的终点。展望未来,曾哲浩的回答简单而炽热:“今后若有比赛,我必积极奔赴。我将继续为篮球注入热情与力量。”
篮球场上,聋人运动员的世界虽寂静无声,但他们的热情掷地有声。这支队伍的故事,远不止于赛场。他们用肢体替代言语,用热血改写定义。期待他们的赛场表现,更期待他们的“超级力量”重新定义“可能”的边界。
扫一扫,关注广东残联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