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9日上午,全国第十二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九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简称:残特奥会)广州赛区分级运行演练在广州市残疾人体育协会活动基地举行。
广州赛区执委会残特奥会竞赛服务部组织各单项竞委会分级点的分级与辅具保障处处长及业务骨干、广州市残运会组委会竞赛组织人员共100多人,对残特奥会举行前的分级流程进行全流程模拟,同时也是为4月15-18日在广州市残疾人体育运动中心举行的广州市第十二届残疾人运动会的运动员分级。
活动现场,参加广州市残疾人运动会的各区残疾人运动员到场后,要先前往报到处递交资料,当中包括医学鉴定证明。
随后会进入独立的隔间,由专业的分级员进行各种力量、肢体活动能力、灵活性的测试。隔间内摆放着评估器械、医用诊疗床等分级工作所需的设施设备。每位运动员将在分级完成后合理分配到一个级别,运动员需确认后才能获得参赛相应分级资格,根据级别编排到由轻至重、程度不同的赛事体系中。
与健全人体育比赛相比较,残特奥会参赛的运动员多了一道程序,叫做赛前分级,确保他们参加竞赛公平公正的核心环节。分级工作不是“一劳永逸”,赛时还需要进行赛时观察,根据运动员们在赛场上的表现,这对分级员的专业素养和保障体系的完备性提出了更高要求。
此次残特奥会设46个大项,项目设置兼顾肢体、视力、听力、智力等4类残疾人参与,体现了“平等、融合、共享”的理念,广州赛区将承办12个大项的比赛,每一个项目的分级评估方式都不尽相同,广州赛区执委会残特奥会竞赛服务部希望通过演练锻炼队伍,做好每一个细节,把好每一道关,确保分级工作流畅、顺利、高效地进行,为2025年残特奥会正赛做好准备。
扫一扫,关注广东残联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