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特需孩子共享优质教育!佛山这样做→

信息来源:佛山残联、佛山+ 时间:2024-12-26 字体: [大] [中] [小]

  “让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12月16日,佛山市融合教育推进会暨2025年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项目(特殊教育)培训活动举办。活动由佛山市教育局主办,佛山市特殊教育支援服务中心承办。

2de70512d8cf0f315ed9.jpeg

  此次活动旨在进一步完善特殊教育保障机制,构建普惠优质的融合教育体系,让每一个孩子共享教育现代化的成果。市教育局、市残联、市民政局、市卫健局相关负责人,各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全市特殊教育学校校长,随班就读学校校长以及随园保教试点园园长200余人共同出席了本次活动。

  目前,佛山共有7所特殊学校、560所随班就读学校,以及15所设有特教班的普通学校。佛山市区两级特殊学校实行错位发展,为不同类型的特殊需求学生提供多元化的支持和服务。

  融合教育的全面推进对特殊学校的功能转型和普通学校的育人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市教育局主动作为,联合市残联、市民政局、市卫健局三部门,统筹市属两所特殊学校资源,对市一级特殊教育支援服务中心进行了结构性调整,并于今年11月重新印发了《佛山市特殊教育支援服务中心工作方案》。

  这次调整有四大特点:一是教育局统筹,市教育局发挥统筹作用,架起普通学校和特殊学校之间的沟通桥梁,促进校际资源有效融通;二是跨部门协作,市残联、市民政局、市卫健局等多部门联动,构建起一个跨领域的融合支持网络,实现外部资源的有效对接;三是特校资源整合,两所市属特殊学校为区域融合教育的发展提供坚实支撑;四是分类研究基地的设立,包括学前融合教育研究基地、孤独症教育研究基地在内的五个分类研究基地,针对性建设一批教育资源。

  通过这些措施,佛山将构建一个以教育行政部门为主体,以残联、民政、卫健跨部门合作为特色,以两所特殊教育学校为核心,以五个分类研究基地为支持的融合教育新格局,进一步推动全市融合教育的发展和创新。

  市残联、市民政局、市卫健局等部门均从自身职能出发,表达对融合教育的积极支持。

  华南师范大学葛新斌教授在专题报告《建设“教育强国”战略与融合教育发展》中强调,融合教育不仅仅是教育形式的改变,更是教育理念的革新。新时代的融合教育需打破传统教育的界限,确保所有儿童享有平等的教育机会。禅城区教育发展中心和顺德区机关幼儿园分享了他们在区域、园本层面推进融合教育工作的宝贵经验。此外,11个省级2025年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项目(特殊教育)在活动上进行了开题报告,并交流了相关经验。

  2016年,佛山作为广东省唯一的国家特殊教育改革实验区,开启了融合教育的实践探索,十年间,佛山坚持政府主导,从制度建设、资源供给、专业支持等方面采取了更有针对性的措施,着力解决教育领域特殊群体急难愁盼问题,全面推进特殊教育改革发展,筑牢教育公平的基石。多项指标走在全国全省前列。佛山随班就读基地学校、随园保教试点园实现了镇街全覆盖,2个融合教育案例被评为教育部优秀案例,还拥有1个省级随班就读示范区、1个省级优质特殊教育资源中心、11所省级随班就读示范校。此外,佛山培养了特殊教育4名全国模范教师或道德楷模、1名教育部新时代中小学名师名校长培养对象、5名省特殊教育名校长和名教师。2023年9月,佛山在南方教研大讲堂分享了区校两级资源中心对协同育人机制的探索,展现了佛山融合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阶段性成果。

  2025年,佛山将以项目研究、专项督导、课程建设、师资培养为工作支点,全力推动融合教育创新发展。打造一批随园保教试点园和学习支持中心,探索普特幼儿共同成长的学前融合教育模式以及针对学习困难学生的有效教学策略。同时,建设一批优质资源教室、融合教育资源中心,开发一批优质地方课程资源,并培养一批高素质、专业化的融合教育骨干教师,以此形成推动佛山融合教育更优发展的新质生产力,将促进教育公平融入到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各个方面和环节,提供更公平、更适宜、更优质的教育,满足群众对上好学的需要。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