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广东省社区康园中心优秀案例公布,佛山市禅城区石湾镇街道爱家园残疾人康复中心(简称“石湾康园”)在全省1700多家工疗站报送的90多个案例中脱颖而出,成功入选。石湾康园自2022年8月成立以来,以“1+N+5”助残就业路径探索打造残疾人社区“嵌入式”就业圈,整合50多家社会资源,开拓多个灵活就业岗位,帮助残疾人就业近12000人次、增收近15万元。
何为“1+N+5”助残就业路径?即依托1个中心平台:社区残疾人康园中心;链接N种本土资源:文化、商企、就业培训、医疗、政策支持、爱心人士等;开展5步就业服务:能力评估、学员能力分层分类,链接社会企业、就业岗位,以兴趣+能力导向开展就业能力培育、“社工+讲师+朋辈”陪伴上岗实践、正式上岗实践。
石湾康园积极链接各方资源,拓展多元就业岗位。立足本土产业特色,构建社会就业资源网,提供多样化工作岗位,满足不同学员实际需求。一是开创“本土文化+就业”路线。充分借助佛山陶瓷和非遗木版年画文化资源,创新“陶文化+就业”“非遗文创+就业”的助力残疾人就业方式,实现文化传承和就业创业双赢。2023年,联动多方共建广东首个“残疾人创业就业+非遗孵化”基地,截至2024年8月依托基地举办15场非遗技能培训,其中4场“送教上门”非遗技能培训,吸引300多人次参与。二是拓展灵活就业增收路径。安排学员负责康园中心的日常事务,分工定责,排班上岗,锻炼工作责任心,提升生活能力,并安排家政类岗位。同时,联动长者饭堂、教辅机构、行政单位和工厂等,拓展送餐、外卖、清洁、服务等实训岗位,截至今年共新增张槎电子厂、罗村纸饰厂、好事来医疗公司和串珠厂4家合作厂家。
此外,石湾康园还建立了全过程跟踪残疾人就业情况机制,针对就业技能不足、岗位适应性差等学员,及时加强岗位技能、沟通能力及心理疏导等方面的培训,帮助学员尽快适应工作顺利就业。
扫一扫,关注广东残联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