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26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九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倒计时500天。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广州赛区残特奥部今日在广州市执委会举办残特奥会开幕倒计时500天媒体专访活动。残奥金牌得主周杨静接受采访时表示,运动会让人充分感受到自己的人生价值。
周杨静
2008年北京残奥会AT级男女混合双桨固定座位赛艇金牌获得者周杨静的经历非常传奇。自幼遭受车祸失去右腿的周杨静从小就觉得“世界是黑暗的,怕跟人说话,也不喜欢上街”,直到她在初中时报名天河区残疾人运动会,心灵世界有了变化。“原来我还可以做体育运动,我也可以得到大家的认可和尊重。”周杨静回忆。
2007年,周杨静进入国家赛艇队进行了集训,虽然非常辛苦,最终她坚持到底,留在了国家队。在此前,她也曾练习过轮椅网球和轮椅击剑,还曾经参加过全运会,还曾在轮椅击剑项目中获得团体第三的成绩。
“参加轮椅网球、轮椅击剑、赛艇正是我人生的三个重要的转折点,他们有着不同时期的重要意义。参加轮椅网球是我接触残疾人体育的开始,他让我认识了许多同样热爱体育的残疾人,让我感受到体育带来的乐趣。残疾轮椅击剑让我第一次登上颁奖台,让我对残疾人体育充满了信心。最后的赛艇夺冠经历便是我坚持多年的残疾人体育的肯定。”周杨静总结。
此后的训练,艰苦卓绝——2007 年单子龙、周杨静搭档先是在德国慕尼黑的残疾人赛艇世锦赛上获得男女双人双桨艇排名第七的好成绩,顺利获得2008年北京残奥会参赛资格,继而在韩国举行的残疾人亚洲赛艇锦标赛上获得男女双人双桨艇项目冠军。
周杨静在赛区执委会留影纪念
2008年北京残奥会,周杨静和单子龙在双人双桨混合组TA级决赛中以0.89秒的微弱优势惊险夺冠。这是中国残奥代表团获得的第一枚赛艇金牌,也是中国代表团参加残奥会以来广东选手获得的第一金,当然也是广州残奥第一金,实现了广东和广州选手在残奥会历史上金牌“零的突破”。
“哪怕我们的生活中会有多种的不便,但我相信上天给我们关上了一扇窗的同时,一定会给我们打开另一扇敞亮的大门。”周杨静说。
目前,周杨静成为了一名广州市青年文化宫的青少年事务社工,她曾到数十间学校开展真人图书馆,冠军课堂等服务,用她的亲身经历感染广大青少年。
周杨静这样总结运动的意义:“运动对于我们残疾人来说是一种增强自信和尊重的方式,尽管我们可能面临身体上的各种挑战,但能够参与其中,会让我们感受到自己的能力和价值。”
扫一扫,关注广东残联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