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的一天,陈浩忠路过广州市番禺区石楼镇康园工疗示范站,顺道进去看看在这里工作的几名智力残疾学员。
作为番禺区石楼镇龙舟协会会长的陈浩忠,原本与这些学员的生活没什么交集。在上个月底举办的一场大湾区龙舟比赛中,他带领这群新徒弟拿下了关爱组的冠军。这场比赛,也让两条轨迹短暂相遇,他们都看见了新的风景。
组建残疾人参与的龙舟队
今年3月下旬,广州市番禺区残联着手准备组建一支残疾人参与的龙舟队,代表广州出征第一届全国全民健身大赛(华南区)龙舟比赛暨2024年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宝安)茅洲河龙舟赛。主办方设立了关爱组赛事,邀请残疾人参与龙舟比赛,旨在推动残疾人群众体育项目在粤港澳普及、推广和发展。
在国内外龙舟比赛拿到很多奖项的陈浩忠参与到了组建和训练这支队伍的任务中。但物色队员的过程并不顺利。
“他们也能划龙舟?”“出了问题怎么办?”很多残疾人家属无法理解,不支持他们参加。经过多番沟通,番禺区石楼镇康园工疗示范站的6名智力残疾人加入了队伍,年龄最小的34岁,最大的53岁。
“高矮胖瘦都有,看着不像能划龙舟的样子。”陈浩忠划龙舟接近20年,眼前的这批新队员,让他心里很没底——只有两个人划过龙舟,其他人下船都会有点害怕,怯生生的。
而后来,残疾队员们的努力和成长,让一开始有点犯难的陈浩忠始料不及。决赛中,随着一声声有力的鼓点和震天的呐喊,这群特殊的队员与其他队友配合默契,奋力挥动船桡,劈波斩浪。在最后一刻,他们惊险地以一米之差率先冲线,拿下比赛关爱组冠军。
赛后的庆功宴上,向来“硬汉”的陈浩忠,想起和队员们相处的点滴,悄悄红了眼眶。
为手中的桨板“上瘾”
特殊队员们平常不爱活动,陈浩忠便要求他们每人每天做20个俯卧撑。训练期间,健全队员接送他们往返工疗站。为了确保安全,每两个健全队员带一个残疾队员训练。
“水是柔的,扒龙舟要化柔为力。”陈浩忠惊喜地发现,有些残疾队员很有天赋,“水感”很好,学两三天就掌握了诀窍,知道如何掌控肌肉发力,找到桨板和水接触的正确方式,“吃”水很实。
提桨,入桨,拉桨,起桨,回桨,每天,队员们就着这几个动作来回训练2个多小时,在水里划上5公里多,才算完成任务。一趟练下来,腰背、手臂、臀部都会很酸痛。有时候,陈浩忠心疼队员们训练辛苦,会买点水果、汽水奖励他们。特殊队员们虽然话不多,但有的也会从家里带点石榴给他。
慢慢地,队员们和陈浩忠一样,也对划龙舟“上瘾”了。
“扒龙舟的时候,你什么都不用想,只要专注于前方和手中的桨板。一群人和你一起,朝着一个目标前进,非常过瘾。”陈浩忠说,残疾队员们也很有荣誉感,经常说要“拿第一”。
如今,他们完成了这个阶段性目标,回到了各自的生活中。偶尔,这帮曾经的徒弟遇到陈浩忠,会缠着他问:“教练,什么时候可以再扒龙舟呀?”
陈浩忠知道,这样的机会将越来越多。他也期待着敲响集合号角的鼓点,再次跟大家相遇在同一片水域,奋楫前行。
扫一扫,关注广东残联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