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在第三十次全国助残日(5月17日)即将到来之际,由广东省残疾人联合会、广东省国强公益基金会、广东省残疾人公益基金会、江门市残疾人联合会共同发起的广东省“互联网+政企联动”促进残疾人实训就业一体化项目培训班开班仪式暨“新起点就业康复工场”揭牌仪式在江门市康怡社区康复服务中心举行。
图为“新起点就业康复工场”揭牌仪式
图为项目签约仪式
图为为爱心企业回赠牌匾
广东省残联、广东省残疾人就业服务中心,广东省国强公益基金会、广东省残疾人公益基金会等领导,江门市残联、市残疾人就业中心等领导及工场员工代表约60人出席活动。
图为省残联教就部部长冯建军讲话
图为江门市残联副理事长李润娇致辞
图为活动现场
广东省“互联网+政企联动”促进残疾人实训就业一体化项目培训班(以下简称“培训班”)包括残疾人岗前技能培训,残疾人职业能力评估、岗位匹配、岗位对接及现实就业,残疾人上岗后动态测评与跟踪支持,建立残疾人职业成长数据库等内容,旨在通过政企联动,组织有就业意愿但难以进入竞争性劳动力市场的适龄“残疾人”进行集中系统的职业培训,解决长期以来本地重度残疾人就业、培训的难题。
作为“南粤扶残•碧桂园助力计划”项目之一,培训班将通过互联网技术,将残疾人集中以“互联网+实训”的形式进行培训,通过一对一指导的方式进行集中岗前培训,将企业的岗前培训、技能操作培训、产品品质管理等实训内容,与残疾人的心理、生理特点相结合,加入岗前心理辅导、职业适应训练、企业文化、安全生产等内容,通过适合重度残疾人的阶梯式技能培训课程体系,真正实现残疾人就业率的提升,探索残疾人培训与企业岗位需求无缝对接、岗位精准匹配的订单式培训新模式。
图为活动现场
同时揭牌的“新起点就业康复工场”(爱心助残车间),其严格按照企业车间标准设置,日常由企业和承接运营机构共同管理。企业负责提供生产岗位、设备设施、物流配送、技能培训、生产管理、安全监督等方面支持,并与员工及其监护人签订《劳动合同》,办理合法用工手续,支付不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工资,购买职工医保社保,享受企业员工同等福利待遇,使残疾人员工逐步实现从日间照料、技能培训向辅助性就业及向社会就业的有效过渡。
图为一起参观“新起点就业康复工场”(爱心助残车间)
近年来,江门市残联持续聚焦就业第一民生,着力解决残疾人就业的“难中之难”,积极推进精神、智力和重度残疾人辅助性就业工作。去年以来,江门市残联和蓬江区残联便积极探索,引入社会人力资源机构,对接爱心企业,依托康园中心现有辅助性就业机构,创建“新起点就业康复工场”(爱心助残车间),着力探索培育“残联推动、社会承办、企业融入、残疾人参与”的辅助性就业新模式。
图为工厂爱心义卖商品展示
图为工厂厨艺坊
图为活动现场
图为合照
目前,江门市已建成规范化辅助性就业机构46家,依托日间托养机构、企业、社会组织多方联动,打造辅助性就业江门品牌。此次省促进残疾人实训就业一体化项目落地江门将进一步推动江门市残疾人辅助性就业工作的发展,提升残疾人职业技能水平,创新残疾人就业新模式,解决精神、智力及重度残疾人就业的难题,为残疾人提供就业工作岗位及职业能力提升的机会,实现贫困残疾人脱贫致富。
扫一扫,关注广东残联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