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由广东省残疾人联合会指导,深圳壹基金公益基金会(以下简称“壹基金”)联合中国精神残疾人及亲友协会、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共同发起,广东省精神残疾人及亲友协会承办的“科技向善——共建数字助力孤独症家庭社区支持新生态行业交流会”在深圳举行。广东省残疾人联合会党组成员、副理事长陈继山出席会议并致辞。
会上,“社区星融合”(广东)项目正式启动。该项目通过广东省、广州市、深圳市各级精神残疾人及亲友协会的在地协调,将为广州和深圳两地的孤独症人士和家庭发放总价值超百万的“爱星友好券”,通过“赋能+物资爱心券+服务”的项目模式,为孤独症人士提供多元融合支持服务,减轻家庭的照料压力,将有2159个孤独症者家庭从中受益。
同时,项目通过腾讯基金会关爱平台,开始拓展和连接更加多元广泛的在地资源,为孤独症群体及其家庭提供更全面、可持续的支持,构建社区支持新生态。
“社区星融合”家庭如何受益?据介绍,在项目实施地,符合遴选标准的家庭可通过康复机构、特殊学校等主体申报本项目。受益家庭可领取面额为50元/张、共10张累计500元的“爱星友好券”,并在领券后的指定时间内至周围“爱星友好商家”消费、核销代金券。通过数字代金券,孤独症人士可根据他们的个性化需求,完成购物、理发、看牙等基本日常需求,为孤独症人士走出家门、使用社区各类资源,获得更多的自主生活和社区便利等搭建了基础。
陈继山指出,项目积极回应了中国残联关于科技助残的工作方向,整合社会资源,充分体现了助残服务的理念和精神。同时,项目凸显了政府及多元社会主体对孤独症者及其家庭的联合行动支持,发挥了联合公益的力量,是一种创新的模式探索、一个新的工作范例的开端。
中国精神残疾人及亲友协会主席赵新玲在分享中提到,“社区星融合”项目借助微信支付促进了孤独症群体的社会适应性学习,为他们进行更广泛的社区融入提供了多元、便捷的方式。跨领域合作不仅响应了科技助残的工作方向,更通过数字化工具打破传统服务壁垒,推动孤独症群体从机构干预向社区融合延伸。项目核心目标在于为孤独症群体创造融入社区的机会,同时促进社会各界更深入地了解孤独症群体,支持他们在社区内的自主生活。她希望项目能够在广东的落地实施中持续积累经验,加快向全国推广。
据悉,“社区星融合”项目自2024年7月在河北省启动以来,已在云南、四川、广东等地开展实践探索,计划完成共计11000户家庭支持,目前已有5500户家庭受益。期间,项目获得当地残联、精协、智协、康复机构及孤独症家庭的积极响应与支持。
扫一扫,关注广东残联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