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爱无疆的一缕阳光——林年金

信息来源:广东省残疾人联合会 时间:2010-09-03 字体: [大] [中] [小]

珠海市斗门区遵义医学院第五附属医院护士  林年金

看了这个短片,不用我说,大家已经知道,我,是一名护士。

我叫林年金,是珠海市斗门区遵医五院的一名普通护士。在工作的第三个年头,我开始走进了一段鲜为人知的路程,没想到这一走,就走了十四个春秋。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1997年2月,个体户黄炳莲夫妇开着手扶拖拉机到货场装面粉。突然,整栋货物倒了下来,几吨重的面粉完全把他埋没了。妻子见状,呼天抢地,急忙请人把他挖出来送到医院。诊断结论是:腰椎粉碎性压缩性骨折。才三十四岁的他腰瘫了,此后再也无法站立了。

黄炳莲先后在两家医院治疗了半年,性命是保住了,但货场一次性五万块的赔偿和家中微薄的积蓄也全部用光了。他躺在床上整天唉声叹气,妻子更是以泪洗面,家中尚有六岁儿子、刚刚学步的女儿,母亲也年逾花甲。家庭的支柱倒下了,只能靠妻子当清洁工的300多元维持一家五口的生计,原本幸福甜蜜的家庭被突如其来的变故弄得度日如年,我看在眼里、疼在心里。

黄炳莲病情严重,根本不能下床,更不能自行排尿,只能通过留置导尿管来解决,而这项操作需要专业的医护人员来做,还要定期请人上门更换,这个家庭显然无法承担这笔费用。那时我正在急诊科工作,听到他家的情况,我想自己虽然不能在经济上资助他,但作为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为病人排忧解难是义不容辞的责任。于是,我向黄家承诺——由我来免费、义务帮助黄炳莲更换导尿管!从此,便与黄家结下了不解之缘。

黄炳莲由医院转回家中疗养,我每隔7-10天上门帮他更换导尿管。每次上门我都和他聊聊天,做一些心理辅导。是呀,一个人长期躺在床上,除了家里人再也难以见到其他人,多么需要陪伴呀。一名未婚的年轻女护士为一名男性病人更换导尿管,病人内心难免有点尴尬,总觉得不好意思。由于长期卧床,黄炳莲时常被一些疾病困扰,如肾绞痛,肺感染等等,还经常地发高烧。我一知道他生病,马上请来医生一起上门为他看病,并且亲自回医院给他抓药后,再返回来打针输液,守候观察,有时要到凌晨两三点才能回家。

十四年来,对黄炳莲的义务护理我仅中断过两次,一次是我生孩子在家的那个月,实在不能出门,只能请急诊科的其他同事代为做好这件事。另一次是我从急诊科调到综合科后不久,不慎从阳台摔下,导致骨盆骨折及左手挠骨骨折,必须住院手术治疗半年。躺在床上不能动的我仍没有忘记黄炳莲的事,急着找人帮忙顶替我,直到此时,综合科的姐妹们才知道我9年多以来一直义务帮助黄家的事。珠江晚报记者打听到此事,曾三次到病房探望身上打着钢架的我,希望能把此事报道出去,头两次我没有答应,拒绝的理由是:在医院里我只不过是一名护士,护理患者从来是我的职责。义务护理,只不过是我力所能及的事情。第三次记者再来时对我说:“这种助人为乐不求回报的精神应该向社会公开,以展示一个白衣天使的高尚品德。让大家知道,护士这双手不单迎接生命的降临,还与患者共同对抗病魔,给人类带来更多的健康和幸福。你义务护理,不只是你林年金个人的事了,这事一定会引起社会各界对残疾人的关注,他们将会得到更多的物质帮助和精神支持。而且,现在的医患关系比较紧张,或许你的事情可以起到缓解的作用。”记者说得十分在理,于是我同意媒体对我的报道,目的只有一个:让更多的患者得到关心和帮助,社会的幸福指数才会提高,这也是助人为乐的价值所在。

报纸和电视台报道播放了这件事,引起很大反响。黄炳莲睡了十年的床垫坏了,社会热心人士自掏腰包买了一张新床垫给他换上。我所服务的医院也伸出援手,答应永远无偿向他提供留置导尿管所需要的一切物品,如一次性双腔导尿管,尿袋,无菌导尿包等等。

社会的关心,人间的温暖,给他点燃了希望之火。他唉声叹气少了,笑容也渐渐多了,看上去比十年前好多了。

可是,这个原本生龙活虎的七尺男儿,这个一直独力支撑家庭的顶梁柱,为了治病,四处借贷还欠了一身债。黄炳莲一次又一次地想到了死,甚至问我能否帮忙让他安乐死。那时我虽然年轻,但我出身清贫,还因意外事故住院过两次,能感悟到人生的艰难。我对他说:“炳叔呀,我每天上班都看到很多病人,像你这种情况的也不少,我知道你被折磨的痛苦,但你看看,你儿女幼小,母亲也很老了,老婆每天累死累活回来后还要照顾你,就是为了可以有一个完整的家。要是你走了,这个家就崩溃了。”想不到我这番话竟能打消他寻死的念头。后来我通过相关政策为他家办理了低保,缓解了家庭的经济压力,炳叔一家人又重拾了面对人生的勇气。

尽管我每天的工作如此简单而平凡——打针、发药、输液、铺床、清创、包扎、换药,护理工作也确实又脏又累,还要值夜班,三班倒。但这一切都是在呵护着生命啊。我虽然是一名护士,但我完成了工作,患者满意,我的成就感就油然而生。有人不明白地问我:“你跟黄炳莲非亲非故,十四年来一直义务帮助黄家,为了什么?”我说:“黄炳莲的家境大家都看到了,我能图他什么。虽然我跟他非亲非故,但我快乐地帮助别人,自己也快乐。”又有人问我:“你十四年来无偿支持黄家,你老公没意见吗?”“有,肯定有。”有一次,黄炳莲肾绞痛发作,在床上死去活来,我上门给他打针补液,守候观察到凌晨两点,我老公半夜爬起来接我回家,发了几句牢骚,说:“明天上班就没精神了,都是你惹的祸。”还有一次,老公被他单位派去韶关抗冰救灾抢修高压线,要去一个月,他启程前要求我请医院安排别人代替我护理黄炳莲,在家专心带好孩子。我说:“好吧,你放心去干活吧。”过后,黄家照去不误,后来他知道实情,只是刮了一下我的鼻子,说:“你呀,什么时候都是以病人为重。”

我老公倒是个明白事理的人,他说:“我老婆学一行爱一行,学以致用,助人为乐,这有什么不好?好心人积德就积福呗。”我老公不但支持,而且还热情地上门到黄家当苦力,为他们排除电路故障,打爆炸螺丝装抽油烟机等等,可以说动手用力气的事有求必应。我们拍拖的时候就认定一句谚语:“授人玫瑰,手有余香”。现在,我还觉得手里有玫瑰的花香呢。
我离开珠海卫校整整十六年了。十六年的护理生涯,五千八百个日日夜夜,打造了我的质朴善良,白衣天使的美丽称呼又激发我真诚细心地对待每一个生命。早年在珠海市人民医院实习期间,曾就特护过一位“格林巴利综合症”患者康复出院,而被评为1993-1994年度珠海市最佳好事奖;2008年,我作为珠海市唯一的候选人,荣获广东省道德模范提名奖,并于同年获得“珠海公益奖”。

我生活在珠海,一抬头就看到蓝天白云,一年四季都有阳光。我心里充满着阳光,阳光也眷顾着我。今年7月,我荣获“全国助残阳光使者”的光荣称号。朋友们说我护理黄炳莲是阳光使者的一缕大爱,这既是对我的肯定和鼓励,也是对我的溢美和期盼。护理黄炳莲十四年,我从花季少女变为人妻人母,不变的是白衣天使的良知和责任。下一个十四年怎么办?我会努力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同时争取机会去学一点针灸和奇难杂症穴位的按摸,好让黄炳莲走下病床,走向社会。

阳光是温暖的,健全人和残疾人一样需要阳光。关爱也是温暖的,即使是一丝一缕它也会变成大爱,因为大爱无疆!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