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辟高新科技的希望绿洲——郑卫宁

信息来源:广东省残疾人联合会 时间:2010-09-03 字体: [大] [中] [小]

深圳市残友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郑卫宁

人的生命是什么?是长着翅膀创造希望的无穷飞翔。从只有一台电脑5个残疾人的中华残疾人服务网,到1000多残疾员工每人一台电脑的残友集团,从一个小打小闹的家庭式作坊,到拥有15个分公司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从借助高科技为残疾人提供无障碍工作生活就业平台,到软件设计在国内外获得多项高新科技奖,从获得世界CMMI三级认证,到全世界唯一由残疾人自主经营的福利企业模式,这一切都与残疾人有着密切关系。

我是一个自幼寸步难行爬着走到十多岁,根本无缘校门的先天性重症血友病患者,一个徘徊在生死边缘,通过自学取得中文、法律、经济三个大专文凭的残疾人。在母亲去世时留下一些遗产,用来给我定期输血维持生命,困扰我40多年的血友病使我重度抑郁,觉得自己给家人带来太多的麻烦与负担,甚至想以自杀结束人生。但我坚强地挺了过来,并决定要换个活法。 

凭着母亲留给我的救命钱,1999年我在家里组织5个残疾人,创办了一个以残疾人及其家属为主要服务对象的综合性网站——中华残疾人服务网。那时只有一台电脑,我们边干边学不分白天黑夜,全部精力都用在网站上,由于为残疾人生活、交友、学习、就业提供的即时性、便利性、针对性、服务性等信息,内容丰富涉及广泛,仅一年时间就创下全球残疾人福利网站中点击率的最高记录。网站的成功实践,让我看到了残疾人的希望,因为网络可以让残疾人克服在现实中与他人互动的障碍,轻松使用网络进行工作。例如我们5个创业者中脊椎重残的刘勇,曾去申请办一个报刊亭,可那里的负责人却无情地说,你形象不好影响市容,所以报亭不能给你。而他到网站仅一年时间,就参加了世界残疾人网页制作大赛取得第5名的成绩。  

原来在网络的世界里,健全人能够做到的,残疾人也能够做到,并且会做得更好,于是我决定每年招收一些残疾大学毕业生到公司,只要有真才实学,即使残疾严重也会被聘用。毕业于北京大学的高材生李虹,曾经是浙江省高考物理和数学状元,患有进行性肌肉营养不良症,在他几乎绝望时我接纳了他。凭着技术实力他增加了网站的许多功能,并在世界残疾人职业技能奥林匹克赛的编程项目中获得第5名,成为中华残疾人服务网总工程师。同样患有进行性肌无力的单凯,曾是湖南省高考状元,毕业于湖南大学,他通过残友这个平台,架构了残疾人软件团队,被公认为残疾人软件工厂之父。而由父亲抱着上完大学却找不到工作的肢残姑娘李燕来到残友公司后,我找人专门设计了适合她居住的宿舍环境,使李燕从此可以自由无障碍地工作生活,成为我们残友集团的软件开发工程师。  

2005年,为了帮助残疾人实现网络世界信息无障碍的沟通交流,使更多的残疾人共享社会发展和高新科技进步成果,我投资创办了深圳市信息无障碍研究会。旨在推广互联网的普及化,发展信息无障碍的慈善事业。为此,我们与IBM全球信息无障碍中心等单位合作,在全国首次广泛推广信息无障碍理念和相关产品,并举办多种免费培训班,如残疾人软件动漫等IT技能培训达50多期上万人受惠,盲人电脑培训达8000多人次,带动了一批批残障人士走入网络生活。  

当年政府在景田社区免费为我们提供了300平方米的办公室,那时网站的人员已有26个职工,主要是做软件外包工作,比如为深圳中小企业设计网页,利用网站为企业做后台维护编辑,以推进中小企业信息化和办公自动化等。随着办公区的扩大,我们吸收了北京大学、湖南大学等高校软件及计算机学院肢体残障的优秀毕业生到企业工作。我创办的深圳市残友软件有限公司,已成为世界上唯一全部由残疾人软件技术精英组成的高科技软件企业。走进公司你会发现,坐在电脑前专心研发软件的高手,或者身体畸形、小儿麻痹、肢残、听障,或者是脑瘫以及进行性疾病等,虽然肢体残缺不全,但工作耐心细致是他们的优势。现在公司已有14名残疾员工获得信产部系统架构师资格,21名残疾员工获得软件系统分析师资格,38名残疾员工获得高级职业资格并被评为重点软件人才。  

为了使那些优秀残疾大学生能实现服务社会的理想,我决定加快和扩大残疾人的就业范围,成立了深圳市残友动漫文化发展公司、深圳市残友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深圳市残友科技有限公司和残友集团,有的放矢的解决了一大批专业性软件人才、文科美术人才和低学历残疾人以及因身体不方便外出的残疾人就业问题。比如在深圳和珠海,我们兜底招收深圳所有高校的残疾大学生,包括深圳户籍找不到工作的所有大学生。  

我们正处在知识经济时代,残疾人缺乏的是健全人的身体,但并不缺乏聪明与智慧。在高新科技快速发展的今天,网络使残疾人实现了与健全人平等竞争的就业机会,而残疾人的特点是能坐得下来,运用头脑思考感悟,使思想产生力量。我认为八小时之外的无障碍生活,决定了八小时之内的工作价值。为此,我们把办公室设在社区内,从电梯住房到公司上班仅有百米之距离,免费提供住房、免费洗衣,而免费的一日三餐菜谱,是每个职工自己最喜欢吃的家乡菜,这种以人为本的无障碍服务,产生出无限的经济附加值。同时,由于一些残疾人的生命很短暂,对于进入残友集团没几年便无法工作的重残人员,我提出了退养制,每月依然拿全额工资以及住房和医疗补贴,以解决残友们的后顾之忧。  

我的生活态度是今天能做好的,绝不留到明天,因为自己不能确定明天是否还活着。在残友集团公司奉行的是全员持股,而作为董事长的我却恰恰是唯一没有股份的员工。因为通过律师公证我将自己的全部股份,包括残友和郑卫宁等商标品牌捐赠给了社会,于2009年底成立了深圳市郑卫宁慈善基金会。此举的意义在于,为残友集团可持续发展提供良性循环的经济保障。  

近几年我先后被授予中国慈善楷模、全国自强模范、全国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受到胡锦涛总书记的亲切接见,这既是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残友集团创业实践的充分肯定,也是对我这个一级重残人士的终生褒奖。从看似偶然实际并非偶然的一个创意,我开辟出一片残疾人也能涉足高新科技的希望绿洲,解决了残疾人大学生如何就业的社会难题,改变了残疾人是社会包袱的现象,使残疾人成为实现自己生存价值,为社会带来巨大财富的人才资源。而最关键的是为残疾人找到了一条融入社会适合自身发展的最佳途径。  

12年的辛勤耕耘,我们创造了两项值得骄傲的零纪录,一是从来没有在银行贷过款,二是从来没有领过就业补助。我带领着残友们发展成为拥有软件外包、动漫文化、电子产品生产组装、电子商务、公益网站等全国独一无二的残疾人企业集团,先后为国内外800多家政府机构、企事业单位制订出信息化方案,并承担了国家重点战略项目深港创新公共信息交互平台,是微软等国际著名企业在中国的合作伙伴。目前,我们残友集团的动漫制作与国内顶级动漫公司多次成功合作后,正在走向世界,比如与好莱坞动漫大师进行更高层面的合作。  

我认为,人生真正重要的不是活着,而是活得好。只有献身社会,我们才能找出那短暂而有风险的生命意义。从残友集团的发展中,我找到了残疾人自食其力创造价值的乐趣,在内心有种成就感和自豪感。自己觉得正是因为血友病,让我怀有一颗感恩的心,让我感激活着的每一天,让我更加坚定不移地只争朝夕,用在死的急迫中抢来的时间去帮助别人,让残疾人也能过上有工作追求、有自信尊严的好日子。可能许多人会觉得我很不幸,但事实上我会继续活好每一天,活出一个更充实更有价值的丰富人生。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