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志愿者成主力 京沪志愿者分享服务经验

信息来源:广东省残疾人联合会 时间:2010-12-06 字体: [大] [中] [小]

9月17日上午,广州亚运会、亚残运会学生志愿者工作会议在珠岛宾馆召开。来自北京奥运和上海世博的志愿服务工作专家在会上分享了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的学校志愿服务工作经验。

据悉,目前,亚运会、亚残运会志愿者报名人数已经超过116万人,超过80%的亚运志愿者申请人均拥有大专及以上学历,其中在校大学生更是超过80万人,占报名总人数的70%以上,成为亚运志愿者的主力军。

北京奥运会志愿服务工作专家、北京大学团委副书记阮草在分享服务经验时提到,“北京奥运会采取的馆校对接模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79所高校出色地完成了志愿者组织工作任务。北京大学主要采取了具体院系与相应志愿者业务口对接的模式,例如,医学院与医疗业务口对接,新闻与传播学院与媒体服务业务口对接……” 他表示,学校安排学生在场馆周边、学校附近开展外围志愿服务,让他们感觉到“志愿服务就在我们身边”。

上海世博会志愿服务工作专家、复旦大学世博会志愿者工作站副站长高天在现场也提出了一些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议,“如何合理安排好世博会的储备志愿者是一个难题,而复旦大学则选择了让他们为一线志愿者服务,成为志愿者的志愿者,我们称他们为“志愿者平方队伍”。这支队伍共有500多人,每1人负责服务8名一线志愿者。学校的这种做法稳定了军心,既让一线志愿者在服务之余赶到欣慰,也让储备志愿者实现了自身的价值。”

她指出,复旦大学还专门为该校的世博志愿者设计了一款吉祥物——团团,并创造性地打造了团团徽章、团团俱乐部、团团热线、团团飞信等激励体系,通过询问志愿者在日常服务中遇到的困难,每天发送天气预报等方式,不断调动志愿者的积极性。同时,复旦大学每天还为志愿者们发放牛奶、饼干等食品物资,做好志愿者的后方保障,充分体现了校方对志愿者的人文关怀。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