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残健艺术家“以艺会友”共绘湾区故事,百余件作品在穗展出

信息来源:广东新闻广播 时间:2023-08-25 字体: [大] [中] [小]

  8月24日,由广东省残疾人联合会、广州市残疾人联合会、广州市美术家协会、粤港澳大湾区美术家联盟、广东省青年美术家协会联合主办的残健融合“大爱湾区”粤港澳大湾区美术作品交流展在广州开幕。展览征集并评选大湾区残疾人创作的100多件作品,与20多件特邀大湾区艺术家作品一同展出,搭建起残健融合的平台,推动大湾区文化交流互鉴。  文章配图  文章配图

  本次展览设在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上百幅由残疾人和健全人艺术家创作的艺术作品涵盖了版画、油画、国画、书法、手工类等等,以“小视野”展现着家乡故事、广东故事、湾区故事。  文章配图

  广州艺术家余伟成带来的作品名为“爷孙俩”。画面上,一位老人坐在珠江边、榕树下,正在教两个孩子吹奏小号,阳光从榕树的枝叶间洒落,点亮这温馨的一刻。“这个场景是我在珠江边看到的,当时恰好是暑假,这个画面特别好,我就把它记下来,以这个为题材来创作。因为眼睛不太好,我要拿着放大镜凑近了一点点地画,画完之后又常常觉得不满意,光这幅画就反反复复画了几个月。”余伟成介绍道。

  文章配图

  余伟成作品《爷孙俩》

  今年66岁的余伟成曾经以绘画为生,几年前,由于糖尿病导致的视力障碍,他看东西出现严重的重影,这让他陷入抑郁的情绪里,一度放弃绘画。热爱让他重新拿起画笔,用作品记录下广州街头巷尾的一个个温暖的瞬间。“还是喜欢画画,只有画画的时候我才能忘记烦恼,它给我带来了许多快乐。”

  “只要喜欢,就一定要大胆地去尝试,一直坚持下去!”余伟成寄语年轻的残疾人艺术家。

  文章配图

  余伟成

  国画《山那边 水那边》吸引了不少观众的目光。大面积的蓝色将天与地、山与水、城市与乡村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画面一角,港珠澳大桥联通两岸、气势恢宏。创作者、惠州艺术家吴凤良以这种独特的艺术手法展现出他心目中大湾区融合发展的新气象。

  在分享自己的创作心得时,吴凤良说:“港珠澳大桥连接着香港、澳门和广东,展现了粤港澳三地紧密相连的状态。我用这样一种具有现代感的构图来表达内心最真挚的情感。”

  文章配图

  吴凤良作品《山那边 水那边》

  吴凤良是一名肢体障碍者,多年来他一直坚持着绘画这项爱好,为的是鼓舞更多残疾人勇敢地融入社会、展现自我,“这些年来我们发现,有的人想学习艺术,却苦于没有平台、找不到路子。我们在这方面有特长,更应该充分运用自己的经验,为他们提供机会,带动更多人借助艺术的平台来表达自我。”

  文章配图

  吴凤良说,展览为大湾区残健艺术家提供了一个“以艺会友”的交流平台,“与来自大湾区其他城市的艺术家见面、交流,感到特别亲切。这是非常有意义的一件事,一方面能带动更多残疾人融入社会,另一方面又很好地表现出我们残疾人的风采。相信通过开展更多交流,广东省残疾人的书画艺术水平会得到进一步提升。”

  文章配图

  展览刚刚开幕,就吸引了不少图书馆的读者前来观赏。“港珠澳大桥气势雄伟,山和水互相呼应,很有大湾区的特点。”赵女士对吴凤良创作的作品印象深刻,“我想一个人无论身体是否有残疾,都可以在生活中拥有一项爱好,找到自己擅长做的事。通过艺术的手段,一样能够展示出自己对这个世界的态度。”

  文章配图

  文章配图

  在北京读大学的时同学第一次参观残健融合的艺术展览,画作中展现出的精神力量和人生态度让她备受鼓舞,“第一印象就是非常震撼,有的作品具有一种中国式的禅意,可以让观众很清晰地感受到他们自我的表达。我觉得开展残健融合的艺术展是一件特别有意义的事情,他们值得有一个被世界看见的舞台和窗口。”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