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介绍]结合汕头实际积极探索残疾人就业新路子

信息来源:广东省残疾人联合会 时间:2005-11-28 字体: [大] [中] [小]

全省残联工作会议经验交流材料之四

结合汕头实际

积极探索残疾人就业新路子

汕头市残疾人联合会

就业乃民生之本。残疾人劳动就业是劳动事业的组成部分,关系到广大残疾人的基本权利和切身利益。我国宪法、残疾人保障法和劳动法都明确规定:残疾人和健全人一样,享有劳动就业的权利;对残疾人劳动就业要给予特别扶持、优惠和保护。
   

在汕头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上级残联的具体指导下,我市始终把解决残疾人的就业问题提高到事关社会稳定大局的一件大事来抓。自1995年我市全面推行《汕头市保障残疾人劳动就业规定》以来,我市的残疾人就业实现了三步走:一是按单位职工总人数2%的比例向用人单位推荐残疾人就业;二是扶持社会福利企业集中安置残疾人就业;三是鼓励、帮助残疾人个体开业或自谋职业。2001年8月,汕头市人民政府颁布了第49号令,出台了《汕头市分散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实施细则》,依法全面推进分散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工作。通过实行按比例安排就业、集中就业、扶持个体就业和农村残疾人发展种养业等形式,有效地促进了残疾人就业扶贫工作,初步形成了多渠道、多层次促进残疾人就业的格局,使我市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就业率得到稳步提高。
   

经济是基础,经济的发展是残疾人事业发展的重要保障。随着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国有企业改革力度不断加大,结构性失业问题更加突出,残疾人在劳动力市场竞争中明显处于不利地位。残疾人就业面临着新的形势和更多的困难,特别是最近几年,由于诸多原因,汕头经济的发展处于低谷期,2000年国内生产总值甚至出现了负增长。企业不景气、财政困难、人民收入下降,就业形势十分严峻,这给我市分散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工作带来严重的影响,分散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工作出现了僵持的局面,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就业率偏低, 还不到80%。
   

为扭转分散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工作僵持的局面,在市场竞争中保护残疾人的劳动权益,推动残疾人就业持续、稳定发展,在就业十分困难的环境下,我们把充分发挥社会效应,协调动员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关心支持残疾人事业,进行了各种各样的精心策划、运筹,在继续做好分散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的同时,积极探索,寻求解决残疾人的就业出路,通过“三个模式”,从而推进了残疾人就业和培训工作的扎实开展,使我市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就业率明显提高。

一、具体模式

(一)“公司+基地”模式
   

由香港宝达行董事长魏永桂先生创办的汕头市永桂宝石工艺有限公司,位于汕头市濠江区岗背村,拥有厂房1万多平方米,在职职工近千人,专业加工出口金银、宝石首饰,其产品畅销欧美各国。我们获悉魏永桂先生本人身为残疾人,在事业有成后有回报社会,关心残疾人事业的心愿。于是,经过与魏先生的接触,多方协商后,最终达成了共识,以永桂宝石工艺有限公司为依托,共同创办残疾人宝石工艺培训基地,旨在帮助残疾人掌握一门立足社会、实现自我价值的专业本领,最终实现就业,以减轻社会负担。该公司腾出2000多平方米的场地作为培训基地办公用地,投入30多台设备专供残疾人培训之用。对经培训合格的残疾人全部安排在该厂就业,做到培训合格一个就业一个,计划用3-5年的时间,完成500名残疾人的培训就业工作。为确保培训就业工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轨道,我们加强了组织领导,成立了汕头市残联永桂宝石工艺培训基地理事会,下设培训就业部,由公司人事部经理兼任培训就业部主任,由市残疾人劳动服务部主任兼任培训就业部副主任,具体负责残疾人的培训就业工作。为帮助解决残疾人生活困难问题,免费为残疾人提供培训,每期3个月,每人每月800元,所需培训经费从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中申请解决。从2001年9月首期开班到现在,共举办了4期宝石工艺培训班,培训残疾人学员105人,有72人安排在该公司就业,有的成为技术能手,有的自谋职业,有的被其他珠宝公司聘用。汕头市残联永桂宝石工艺培训基地创办两年多来,残疾人老板魏永桂先生既提高了知名度,赢得了社会的信赖,也发了财,我市残疾人就业培训工作也取得了新的发展。中国残联和省残联领导先后亲临培训基地,对我们的做法给予很高的评价。“汕头市残联永桂宝石工艺培训基地” 的成功创办,成为我市残疾人就业工作的一个突破点。

(二)“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
   

通过市场调查、实地考察和充分论证后,我们认为开发和扶持农村的残疾人从事养殖业,是帮助农村贫困残疾人脱贫致富的好举措。肢残人林圣歆开办的“澄海市壮歆美国王鸽良种场”,以养殖美国王鸽为主,企业在当地颇有盛名。我们决定以“澄海市壮歆美国王鸽良种场”为依托,易地扩大生产规模,创办“汕头市残疾人养殖业培训基地”,以养殖美国王鸽为主,综合发展其他养殖业,安排部分残疾人就业。同时结合农村的实际和残疾人的需求,积极开展养鸽技术培训工作,扶持广大农村残疾人发展家庭养鸽业,有组织、有针对性地帮助残疾人脱贫奔康。目前,该培训基地已初具规模,建成鸽舍8幢5000多平方米,鱼塘两个,猪舍50间,养殖美国王鸽近2万对,养猪近600头。从2001年12月举办首期养鸽技术培训班以来,共培训残疾人4期98人,有28名残疾人安排在基地就业,扶持70名残疾人发展家庭养鸽业,为他们优惠提供鸽苗872对和免费提供技术指导,并负责产品的销售服务。2002年该基地被省残联定为“粤东残疾人扶贫培训基地”。
   

创办农村残疾人种植业培训基地是我市农村残疾人就业扶贫工作另一个重头戏。汕头市绿园农业科技发展公司,创办于1998年,位于潮南区成田镇西宅村。该公司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依托,实施立体种养、综合开发的经营策略,是我市规模较大的创汇型“三高农业基地”,目前拥有占地面积3000多亩的农场,以种植进口水果为主,辅以其他养殖业。今年,我们加大对潮南区农村残疾人就业工作的扶持力度,依托绿园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创办了“潮南区农村残疾人种植业培训基地”,以实施就业、培训为主,辅以精神病人的农疗康复服务,主要吸收康复后的精神病人到农场从事简单农活,促进精神病人参与劳动回归社会,减轻家庭经济负担,维护社会稳定。同时,有计划地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班,扶持残疾人发展种植业,以此带动、辐射广大农村残疾人走上脱贫致富之路。目前,已安置40多名残疾人在农场就业,初步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
   

在农村,充分利用社会力量创办扶贫培训基地,给残疾人提供造血功能,带动辐射广大残疾人脱贫奔康,是我们在开展农村残疾人就业扶贫工作的一项尝试,实践两年多来已取得了较明显的社会效果。中国残联邓朴方主席在视察汕头时,对这种“公司+基地+农户”的就业扶贫模式给予充分肯定。

(三)“公司+基地+公司”的模式
   

凯撒(中国)制衣有限公司是汕头市的一家知名度较高的民营企业,其“凯撒”牌服装在国内的知名度较高。我们通过与凯撒(中国)制衣有限公司的多次接触和协商,达成了协议,成立了汕头市联丽制衣有限公司。凯撒公司腾出4000平方米厂房,作为新公司办公、生产用地,并在资金、生产任务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保证新公司的生产、销售任务。我们依托“汕头市联丽制衣有限公司”成立“汕头市残疾人制衣技能培训基地”,免费为我市下肢残疾人、听障人和部分特困残疾人子女进行制衣技能培训,经培训合格后安置在公司就业,同时为残疾职工提供优惠的条件和待遇。首期残疾人制衣技能培训班于12月5日举行了开班仪式,共有42名残疾人参加首期培训。计划三年内完成300名残疾人的培训就业任务。扶持民营企业向福利型企业转轨,探索残疾人定向培训、定点安置、集中管理的新路子。
   

残疾人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由于残疾影响和外界障碍,残疾人的整体文化素质偏低,在就业岗位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下,残疾人参与社会劳动在项目选择上受到很大的限制,一些技术含量较高的项目,相当多的残疾人是无法从事的。尤其是按比例就业的特殊性,企业对残疾人的技能要求越来越高,而且大部分传统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倒闭或不景气,就业岗位越来越少。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要解决残疾人的就业和贫困问题,必须不断进行政策创新的机制创新,实施劳动保障型就业。近年来,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如何鼓励、扶持民营企业发展成为社会福利型企业,让他们享受国家规定的税费减免等优惠政策,同时实现集中安置残疾人就业的新路子。与凯撒(中国)制衣有限公司联合创办汕头市联丽制衣有限公司和汕头市残疾人制衣技能培训基地就是一种新的尝试。

二、具体做法

(一)勤找对象
   

由于残疾人的特殊性,构成的复杂性,分布的普遍性,需求的多样性,参与社会生活的全面性,决定了残疾人事业具有很强的社会性和综合性。因此,残疾人工作的开展,离不开社会化的工作方式。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公平竞争原则占据了社会生产、消费和分配的主导地位,在公平竞争的支配下,优胜劣汰已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汕头市的企业构成主要以民营、外资、合资企业为主,民营经济占汕头市的经济的80%。由于残疾人自身存在某方面的缺陷和受教育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劳动能力普遍偏低。与此同时,近几年汕头经济的发展处于低谷期,所以,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残疾人竞争力明显处于弱势,残疾人的就业难问题尤其突出。为使我市的残疾人在就业的竞争中不受到冲击,我们积极把残疾人就业纳入劳动和社会保障范畴,融入大局,争取社会各部门,特别是各用人单位的大力支持,发掘企业的合作潜力,开发合作伙伴,把那些企业讲信用、生产销路好,具有一定实力、有爱心、肯奉献的企业家,生产流程和工种适宜残疾人做的企业,作为合作创办基地的社会资源。

(二)乐当红娘
   

对象物色好了之后,我们便积极充当红娘的角色,主动做好合作单位的有关洽谈工作,积极宣传残疾人事业,使他们对残疾人的生活贫困状况和自强自立、乐观进取的精神有比较好的认识,从而加深他们对残疾人工作的理解和支持。与此同时,我们还给合作伙伴尽量提供各种优惠政策和服务平台。如在双方达成共识后,我们帮助林圣歆在濠江区租用近100亩土地建设培训基地,并成立了汕头市河浦区联鑫鸽业有限公司,在此基础上成立了“汕头市残疾人养殖业培训基地”。该基地计划一期工程投资500多万元,主要用于租地、购买种苗、聘请技术人员、建设办公设施(包括行政办公房、教室、学员宿舍)以及鸽舍等基础设施。在市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重视支持下,我们从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中划拨150万元,有偿免息扶持林圣歆经理,作为基地的启动资金。对汕头市联丽制衣有限公司,我们负责从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中申请一定的资金解决残疾人培训所需经费,并帮助该公司向有关职能部门申办福利企业。揭牌剪彩当天,我们请了省、市领导,为公司揭牌剪彩,新闻一经播出,给公司提供了免费广告。

(三)甘于奉献
   

残疾人工作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残疾人服务。在残疾人工作的实践中,我们时刻关心残疾人的疾苦,为提高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的就业率,我们注意克服过去培训工作缺乏针对性等缺点,从我市的实际出发,广泛动员个体、民营、外资企业等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残疾人培训工作,联合创办培训基地,开展有针对性的定向培训工作,努力做到使每个受训的残疾人经考核合格后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就业岗位,避免了盲目培训、重复培训和培训后无法就业的情况,努力提高培训后的就业率。在与合作伙伴的合作中,我们时刻维护残疾人的利益,如我们要求 “汕头市联丽制衣有限公司”,凡是残疾人职工,如果不是他偷懒,由于其他原因而导致工作量不够,都要给他按每各月450元的保底工资。而对残疾人,我们在关心和维护他们合法权益的同时,加强他们的思想教育,教育他们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就业机会,发扬自尊、自立、自强、自信的精神,勤奋学习,努力掌握一技之长,使自己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以上是我们近年来,尝试如何借助社会力量,创办残疾人扶贫培训基地,多渠道促进残疾人培训和就业的做法,这种做法我们现在还是处于探索中,其可行性,还有待于今后实践的检验,在此只是抛砖引玉,请各位领导和兄弟单位给予指正。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