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农村社区康复 努力满足农村残疾人的康复需求

信息来源:广东省残疾人联合会 时间:2005-12-13 字体: [大] [中] [小]

惠州市位于广东省的东南部,珠江三角洲东北端,全市土地面积1.1万平方公里,下辖两区三县,80个乡镇(街道办事处),全市常住人口320万人,其中有各类残疾人10.6万人。据调查, 我市8万多名残疾人有着迫切的康复需要,而这些残疾人大部分居住在农村,家庭普遍贫困,其康复需求很难得到实现。为了解决农村残疾人康复问题,使我市在2010年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目标,经研究,我们决定调整工作思路,将康复工作重心下移到农村,在广大农村地区开展社区康复工作。

2003年我们在7个乡镇进行了试点工作,在试点的基础上,2004年由市残联、卫生局、民政局、教育局、财政局等五个部门联合制定了《惠州市农村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实施意见》,作出了三年推进的总体规划,即:2004年在33个乡镇、2005年在60个乡镇、2006年全面覆盖全市80个乡镇开展社区康复工作。从目前已开展工作的乡镇来看,我市农村社区康复工作效果非常明显,工作方法比较适合农村实际,基本上可以解决农村残疾人的康复需求。我们认为这是解决农村残疾人康复问题、确保农村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目标实现的行之有效的方式。

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构建社区康复三大工作网络,形成社会化工作体系

在工作实践中,我们体会到,要搞好农村社区康复工作,就必须构建农村社区康复三大工作网络,形成社会化工作体系,才能有力地推动了农村社区康复的开展,从根本上实现农村社区康复工作可持续发展。

(一) 建立市、县、镇三级组织管理网络。市、县、镇都成立由残联、卫生等6个部门组成的社区康复领导小组,市、县领导小组组长由残联分管领导担任,镇级领导小组组织由镇府分管领导担任。

(二)建立市、县、镇三级技术指导网络。我们组建了由残疾人康复中心牵头,有关卫生、康复、教育机构专业人员参加的各级社区康复技术指导机构,并明确了工作职责,形成培训-指导-技术支持的技术服务体系。市、县在残疾人康复中心组建“社区康复技术指导中心”;乡镇依托卫生院的防保组,组建“农村社区康复技术指导站”。

(三)建立社区康复服务网络。主要是依托卫生部门防保系统的卫生服务网络(计划免疫网络),组建农村社区康复工作网络。

二、采取“购买服务”的方式,依托农村卫生服务网络,实行残疾人康复需求月报制度,逐级开展社区康复服务工作

(一)明确卫生部门负责人员、场地、技术,残联提供人员费用补贴。即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依托乡镇卫生院防保组建立农村社区康复技术指导站,并制定工作职责,把卫生院的防保组变成乡镇残联社区康复业务技术指导机构,该机构与卫生院防保组合署办公,接受乡镇残联和卫生部门的领导,实行一套人马,两个牌子运作。镇残联理事长兼康复指导站站长,防保组的组长兼康复指导站的康复指导员。康复指导站既是社区康复工作的技术指导(监督)机构,又成为社区康复工作的具体业务运作机构。

(二)依托农村卫生服务网络,实行残疾人社区康复需求月报制度,逐级开展社区康复服务工作。由卫生部门发文规定,通过农村计划免疫网络,将残疾人康复需求表格发放到村委会、村卫生站、乡镇卫生院外科和妇产科等有关科室,村委会、村卫生站、镇卫生院有关科室必须每月将残疾人康复需求情况登记上报到乡镇社区康复指导站,这样全市形成一条逐级上报康复需求和逐级开展康复服务的工作链,各级残联不仅对康复对象的具体康复需求非常清楚,而且康复工作内容非常明确,康复服务工作完全做到了有的放矢。

三、采取“购买岗位”的方式,成立康复员队伍,为残疾人提供家庭康复

首先,挑选康复员。根据康复训练对象的具体分布情况,以“就近服务”为原则,与乡镇残联签订好聘用合同,确定好劳务报酬。其次,培训康复员。各县(区)把各类康复员送到市级残疾人社区康复指导中心分类进行康复训练技术培训,经考核合格方能上岗。第三,对康复对象首次评估,建立训练档案,制订训练计划。第四,进行家庭康复训练。康复员佩带《康复员上岗证》,携带《康复训练卡》、《康复训练日记》及所需的训练器材,到指定的残疾人家中,根据训练计划,进行一对一的康复训练。每次训练必须1个小时以上,同时做到家长同训。每次训练结束后,康复员填写好《康复训练卡》和《康复日记》,陪训的家长(属)在卡上签名确认。第五,社区康复指导站的指导员对康复员的训练工作情况进行现场检查、评估,指导康复员的技术工作,并签名确认。镇残联根据康复指导站指导员的确认意见,按合同规定的劳务费和实际工作时间发给劳务报酬。第六,康复员在进行三个月社区康复训练后,将康复对象和家长(属)带到市社区康复指导中心进行康复训练评估。评估后,指导中心根据康复对象情况,制订下一阶段新的康复训练计划。康复员按照新的训练计划,又回到社区继续开展家庭康复训练。与此同时,市社区康复指导中心对康复员还进行短期有针对性的业务培训,以逐步提高社区康复员技术水平。

从实践来看,我们认为在广大农村,建立政府主导下的社会化工作体系,采取“购买服务”和“购买岗位”的方式,开展农村社区康复工作,是可以让农村残疾人得到实实在在的康复服务,也是非常可行的。同时我们也相信,再过两年时间,我市农村社区康复将得到进一步发展,我市残疾人康复工作将进入一个可持续发展的阶段,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目标是有望实现的!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