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特派记者 张玲广州报道 “伊万!这不是伊万吗?”在昨天的聋人篮球世锦赛现场,有观众认出了在篮球场上执法的裁判员伊万。曾经执法CBA总决赛的捷克籍裁判员伊万出现在了第二届世界聋人篮球锦标赛的赛场上,这就是国际聋人篮球联合会和国际篮球联合会致力推广的“平等、自强计划”的体现。
几年前,吹罚聋人篮球赛的裁判员除手执哨子外,还要配备旗子或灯具作为辅助执法用具。而聋人篮球世锦赛从诞生之日起,就废止了这一“旧俗”。据本届世锦赛的副总裁判长冯锡垣介绍,聋人篮球世锦赛执行的是国际篮联裁判规则,和健全人比赛的规则完全相同。国际聋人篮联认为,聋人只是听力和表达能力有障碍,但他们的肢体并没有受损伤,是和健全人一样的。
“我们是健全人”——这是国际聋人篮联喊出的口号。在这几天的比赛中,观众们发现,除了3名场上裁判员经常挥舞臂膀略显不同外,聋人篮球比赛几乎和健全人的篮球赛没有差别:统一执行国际篮球联合会裁判规则,使用的是和健全人一致的裁判员执法手势。
2002年第一届聋人篮球世锦赛、2005年聋人奥运会篮球比赛……一系列世界聋人篮球大赛的比赛规则都是和健全人篮球赛相一致的。而这一“法则”也得到了所有参赛队伍的认同。持有国际聋人篮联或国际篮联颁发的国际级篮球裁判员证件的裁判员都可以参加聋人篮球世锦赛的执法。在本次比赛上,观众看到了来自各国的裁判员,其中不乏在国际比赛上经常露面的熟悉面孔。
据了解,国际聋人篮联采用健全人篮球赛的规则是经过严谨考证的,主要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第一,国际聋人篮联和国际篮联在裁判规则方面保持一致,有利于聋人和健全人之间进行无障碍交流。第二,聋人的听力和表达有障碍,但是他们的视觉没有问题,可以弥补听力的不足。第三,3名裁判员在场上执法,一个人鸣哨,其他两名裁判员可以同时配合用手势辅助执法。第四,裁判员在场上的交流次数明显增加,这就减少了出现错判的几率。第五,许多国家和地区的聋人在年幼时得到了及时的救治,因此不少人可通过看口型进行简单的语言交流,他们已经趋同于健全人。
基于以上原因,国际聋人篮联下定决心倡导追求平等、自强的篮球规则演变。而自强不息在无形中成为了聋人融入健全人群、主流社会的动力。
扫一扫,关注广东残联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