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人社会保障与服务体系建设若干问题初探

信息来源:广东省残疾人联合会 时间:2010-01-06 字体: [大] [中] [小]

施礼国(湖北省残联副理事长)

残疾人事业作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闪烁出的人道主义光芒,彰显着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并且在我国人权保障体系和社会建设体系中产生着标示的意义,对唤起爱心、促进社会文明进步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经过六十年的发展,尤其是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发展,我国残疾人事业在取得辉煌成就的同时,也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毫无疑问,站在这样一个起点上,残疾人事业任重道远。而且还应当清醒地认识到,随着残疾人事业不断向着纵深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也将愈加突出。换言之,我国残疾人事业如何在承继辉煌历史的基础上,发挥优势、丰富内容、凸显特色、科学发展,是摆在残疾人事业和残疾人工作者面前的一个必须认真对待的课题。2008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的《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对新的历史条件下发展残疾人事业提出了具体要求,指出残疾人事业今后的主要任务是建立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意见》对两个体系建设作了明确的阐述和全面的部署,两个体系建设也构成了《意见》的核心内容。

历史地看两个体系建设,它既是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残疾人事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不断创新的产物。没有中国残疾人事业取得的丰硕成果,就没有两个体系建设的基础;没有对残疾人事业在制度、体制、机制上的不断创新,也就没有两个体系建设的条件。两个体系的建设不仅关乎着残疾人权益的进一步落实和保障,也关乎着整个残疾人事业科学、健康、有序的发展。但是,必须指出的是,对于两个体系的建设,我们还处在一个探索的阶段,很多问题还没有现成的答案来回答,很多设想也还没有固有的模式可遵循,这就需要我们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的要求,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作指南,立足实际,兼顾长远,对两个体系建设中的若干问题作出理性分析,为两个体系建设廓清思路。本文结合湖北省在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建设中的实践,就如下七个方面的问题展开研讨:

一、制度建设是基础,重在全面纳入

客观地看,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在公共领域里,通过多年来的实践和探索,已经形成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制度。在这个背景下,开展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建设,必须厘清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同公共领域两个体现建设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在制度建设方面,更是要摸索出一条既与残疾人事业特色紧密相连,又与公共领域的固有规制相衔接的路子,并据此瞄准方向、明确重点,逐步形成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的制度基础,使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从一开始就有一个强有力的制度保证,步入用制度说话、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监督的科学而可持续性的轨道。

那么,残疾人两个体系与公共领域两个体系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残疾人两个体系制度建设的方向和重点又在哪里?这里,我们通过解析湖北省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的具体实践,试图给出一个回答。

湖北是农业大省,属我国经济欠发达地区。全省379.4万残疾人中,有266万是农村残疾人,其中贫困残疾人有121万人,占农村残疾人总数的45.5%;在贫困残疾人群中,绝对贫困28.2万人,相对贫困38.5万人,低收入54.3万人。残疾人社会保障和需求服务面广,工作量大,任务十分繁重。近些年来,省委、省政府十分重视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重视,主要领导多次听取省残联工作汇报,省委、省政府多次召开办公会专门研究残疾人工作,把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纳入全省社会保障体系和公共服务体系范畴,同时还出台了一些特殊保障政策,如提高农村特困残疾人的生活救助标准,对有特殊贡献的困难残疾人和省级以上劳模给予生活补贴等等。在上述制度性安排和建设中,湖北省一方面强调了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另一方面,把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与公共领域两个体系建设联系起来统筹规划、研究和部署。这也就廓清了两者之间的关系: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是公共领域两个体系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没有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公共领域两个体系就不全面、不完备、不健全。同时,在公共领域两个体系建设的范畴内,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有着其特殊的对象、形态和工作方式,并以此成为公共领域两个体系建设中的突出者,需要予以特殊的倾斜和考量。而在这个过程中,残疾人两个体系制度建设的方向和重点归结到了一个关键词上——纳入,就是通过制度性的安排和建设,把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纳入公共领域两个体系建设的范畴中,以此来确保所有残疾人共享国家已经建立的一系列社会保障制度和正在提供的公共服务。

必须强调的是,制度建设,是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的基础,在整个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残疾人两个体系的制度建设在瞄准方向、明确重点后,还应当在实质意义上迈出坚实的步伐。就纳入公共领域两个体系而言,简单的提出纳入,还难以形成完备的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的相关制度,还必须在突出纳入的全面性的同时,按照残疾人两个体系的特殊要求,进行制度设计和建设。以湖北省的实践为例。该省按照普惠与特惠、一般性制度安排与专项制度建设相结合的方针,积极、有序地推进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一方面,将残疾人普遍纳入最低生活保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等基本社会保障项目,将残疾人的康复、教育、就业、扶贫、托养、维权和法律服务、文化体育、无障碍环境建设等各项服务与整个社会服务体系接轨,并给予特殊扶助和倾斜。另一方面,积极探索残疾人专项社会保障制度和残疾人专项服务制度。如针对农业税取消后农村残疾人收入减少的问题,2006年,湖北率先实行了对农村特困残疾人的定补,目前,由省财政每年出资780万元对13万农村特困残疾人在低保的基础上给予每人每年60元的生活补助;宜昌市伍家岗区将家庭收入在低保标准线与标准线1.5倍之间的残疾人纳入政府专项救助;武汉等地对城乡贫困残疾人普遍给予了专项补助;将残疾人康复纳入全省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和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内容;对所有义务教育阶段残疾儿童少年实行“两免一补”,特教学校在读残疾学生全部享受城镇低保政策等,这些探索和尝试为将来继续完善残疾人专项社会保障制度、残疾人专项服务制度,提高残疾人社会保障待遇和服务水平,打下了一个好的制度基础。

从湖北省的实践可以发现,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的基本制度只有与公共领域两个体系建设相衔接,才能具有现实可操作性。但是,这里的衔接,绝不能简单地理解为照搬公共领域两个体系中现成的制度,必须创造性地将残疾人事业的个性体现在制度设计和建设中,不然,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将会在那种简单的照搬过程中,抹杀特性,残疾人的特殊需求和愿望,也就难以通过有效的制度得以体现和落实。

二、政策创新是关键,体现优惠优先

如前所述,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和公共领域两个体系建设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联系是性质使然,而区别则是联系过程中的区别。从这个意义上说,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如果不能够在政策层面上进行具有残疾人事业特色的创新,就很难在两个体系建设中实现突破。因此,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的关键在于政策的创新,离开政策创新来谈两个体系建设,无异于空中楼阁、水中望月。

任何一种创新,都必须立足实际,从现实出发。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的政策创新,就应当立足于残疾人事业的实际,从残疾人的现实需求、和愿望出发,尤其是要针对残疾人的特殊困难和特殊需求,制定出特殊保障政策。在这方面,湖北省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如社会救助,2008年,湖北省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残疾人达到22.1%,各地、市、州普遍按照分类施保的原则,对有残疾人的低保家庭提高了救助水平,这就是对既有低保政策的一次突破和创新,它充分体现了残疾人在低保家庭中的特殊性,从政策上保障了残疾人的特殊需求。以该省鄂州市为例,该市根据残疾人的劳动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的差异将残疾人低保对象划分为三个扶助等级,分别在原核定的低保标准上提高50%-60%、30%-40%和20%。黄石市对重残无业和特困残疾人低保对象全额发放低保救助金。2008年,湖北省接受各种救济的残疾人接近30%,临时性救济在保障贫困残疾人基本生活方面仍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上述这些政策安排,具有浓厚的残疾人事业特征,同时,也都是在公共领域保障体系中专门针对残疾人新增的项目,既构成了残疾人保障体系的基本要件,又丰富了公共领域保障体系的相关内容。再如,住房保障,湖北省一直将残疾人作为重点保障对象予以重视,“十一五”期间将完成农村残疾人危房改造4万户,2007年底基本实现城市廉租住房应保尽保,廉租房保障对象中38%为残疾人家庭。这些源于公共领域保障体系的具体项目,一经实施,湖北省就适时地推动这些内容成为具体的政策,并加以贯彻执行。

通过分析湖北省在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中的实践经验,可以看出,优惠优先一直是湖北省在进行残疾人两个体系政策创新时的基石,无论出台什么样的政策,都要先来问一问这项政策对残疾人究竟能带来多大的优惠,优惠幅度还能不能尽可能地提高。这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思路:两个体系的政策创新从来就不应该是无本之末,它的依据来源于残疾人事业,来源于残疾人生活的实际,而这一切惟有突出了优惠的地位,才能使得两个体系建设的政策具体可感,也才能够让残疾人看得见、摸得着。

在服务体系建设方面,也是如此。以湖北省残疾人就业创业服务为例,除了建立就业创业基地之外,今年,该省又创造性地出台倡导性政策,鼓励广大残疾人企业家和创业者组建专业的残疾人创业社团,通过社团来整合资源、交流融通、论证项目、维护权益,很快这一名为“湖北省残疾人创业促进会”的专业创业组织就由残疾人企业家和创业者筹建完成,并取得了民政部门的社团登记证,独立开展相关的活动,目前,该促进会已经发展会员160多个,各项工作正稳步展开。这种给出政策,任你翱翔的方式,很受残疾人的欢迎,也充分调动了残疾人参与两个体系建设的积极性。

由此可见,以注重优惠为特色的政策创新,是一个全面的概念,优惠不仅体现在生活条件的改善上,也体现在让残疾人拥有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上,通过政策创新,可以不断拓宽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的思路和视野,从而为两个体系建设插上翅膀。

三、资金投入是保障,着力多方筹措

毋庸置疑,作为一项综合性很强的社会系统工程,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的涉及面之广、工作量之大、资金投入之高是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尤其是资金投入,可以说事关两个体系的成效,是两个体系建设的根本保障。应当看到,我国的财政经济尽管经过30年改革开放有了长足的发展,但由于历史的原因,以我国目前的财力,还难以支撑起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的庞大投入,这就要求我们在两个体系建设的实践中,开阔视野,多想办法,发挥中央和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动员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的力量,积极筹措“两个体系”建设的资金。

以湖北省为例。湖北省在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中,坚持政府主导的原则,在政府财政安排中,想方设法地多安排一些涉及两个体系建设的资金,并以此来激发全社会投入两个体系建设的热情。“十一五”期间,湖北省每年从政府财政中平均每年安排2000多万元,残疾人康复纳入全省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和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内容;针对农业税取消后农村残疾人收入减少的问题,2006年,湖北省又率先在省级财政中安排资金,实行对农村特困残疾人的定补,三年来累计投入的定补资金已达2340万元,这些资金全部用于对13万农村特困残疾人在低保的基础上给予每人每年60元的生活补助。由于湖北省还属于经济欠发达省份,省级财政的压力还很大,单靠财政筹集两个体系建设的资金对两个体系建设来说,是远远不够的。为此,湖北省出台了相关的政策,组织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投身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湖北省委、省政府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了对残疾人社会捐助的税收优惠政策,对社会组织、慈善组织和企事业单位的社会责任作出了要求,这些都为全社会的力量参与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提供了条件和保障。

从湖北省的做法中,我们不难看出,在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中,政府财政哪怕再困难,也应结合实际作出相应的安排,即使标准低一点,也不必多虑,因为政府主导的一个关键内容就是财政的支持,这种支持当然要跟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但是,无论怎样,这种支持必须反映出来,这样才能在组织动员社会力量参与两个体系建设的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同时,应当承认,当前,社会力量对两个体系建设的参与度,与两个体系建设的要求还存在着很大的距离,有些还只是停留在号召和提倡的层面,对此,我们要开动脑筋,从两个体系建设的实际效果出发,对动员组织社会力量参与两个体系建设做出更为积极有效的选择:

(一)在资本运作上做文章,将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中的具体项目,与各方资本进行组合,力争实现双赢。如,残疾人无障碍设施建设,是残疾人服务体系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如果将残疾人无障碍设施单独立项向社会招标,再对中标企业在其他领域的建设项目予以倾斜,就能很好地调动全社会参与无障碍设施建设的积极性,也解决了两个体系建设的资金来源问题。

(二)向民间资本全面开放对两个体系建设的投资,尤其是在康复、托养、文体、特教、就业方面,加大引资的力度,在保证这些项目公益性的前提下,为这些资本在其他领域的投资提供便利条件,使之获取经济回报。

(三)有效发挥专业社团的作用,以专业社团为平台,进行资源整合,筹措两个体系建设资金。如,建立残疾人创业促进组织,就是通过这一社团的融通作用,联合残疾人创业者和企业家以及全社会热衷残疾人创业就业的各界人士,共同实施残疾人就业创业工程,进而在残疾人服务体系建设中发挥作用。

四、信息化建设是方向,实现资源共享

信息技术是当今世界发展快、应用广、渗透性强、影响深远的关键技术,是推动经济增长和知识传播应用进程的重要引擎。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大趋势,信息化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随着全社会信息化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也应与这一社会潮流和趋势相适应。换言之,两个体系建设必须以信息化为基本的社会背景,并应在完善信息化基础设施上下功夫,尽快实现残联系统在全国范围内网络互联,并与相关部门深化信息协同与合作。基于这种认识,信息化建设可以被视为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的一个发展方向。对这一点,我们不能因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而回避信息化的潮流,更不能因信息化建设的浩繁而畏缩不前。在两个体系建设的过程中,湖北省对信息化工程十分关注,一套全程管理残疾人生活状况和残疾人两个体系运行状况的信息化系统目前已经开始前期的论证,一旦条件成熟,就可以着手实施。

实现两个体系建设的信息化,根本的目的在于实现各方面资源的共享,而对于两个体系建设而言,资源是最核心的内容之一,没有资源,就没有两个体系的根基,没有资源的共享也就谈不上两个体系的可持续发展。所有这些都离不开信息化建设,只有信息化建设跟上了,两个体系建设的层次才能得以真正的提高。至于两个体系建设的信息化工程如何着手,我们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

一是,从网络组建入手,按照科学合理、节约效能的原则,组织有关专家对政务信息化建设的总体方案、具体设计方案进行规划论证。充分发挥网络整合优势,对残联系统的网络进行集中清理,能并入两个体系信息化网络系统,避免各自为政,重复投资。

二是,开展数据资料的收集、整理、审核和录入工作,为信息化建设打下基础。当前,两个体系建设的信息化工程大多还处在论证和筹划阶段,但是,我们不能等待信息化工程建成之后再来做那些基础性的工作,应当把数据资料工作尽快纳入两个体系建设的具体事务之中,一旦信息化工程起步,就能够迅速形成网络规模,发挥出信息化的优势。

三是,进行信息化工程的研发。两个体系的信息化必须具有自身的鲜明特点,尤其是要有残疾人的特色,体现为残疾人服务的意识。从这个意义上说,信息化不仅仅是两个体系建设的重要方法,其本身还是两个体系建设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因此,对这项工程的研发,既要体现出两个体系对信息化的要求,也要突出信息化建设对残疾人服务的功能,进而提升残疾人服务体系建设的水平。

五、设施建设是前提,完善服务功能

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的目的是提高残疾人的保障水平和生活质量,这就要求两个体系建设必须扎扎实实地搞好各项设施建设,并以此为前提,不断完善两个体系的服务功能,让广大残疾人得到真正的实惠。这一点可以在湖北省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的具体做法中得出有益的启示。

近年来,湖北省注重残疾人的设施建设,自上而下地推动各地在康复、教育、就业、扶贫、文体等方面建立能够满足残疾人实际需要的基础设施,全省共建立残疾人康复服务机构71个,教育培训基地33个,就业创业示范基地102个,扶贫基地26个,文体排练集训场地12个,这些基础设施建设,对于湖北这个欠发达的省份来说,尽管都属于基本型,但是毕竟在设施建设上迈出了务实的步伐,并且为今后的升级提档创造了条件。

从湖北的做法中,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个结论:

第一,基础设施建设的起步不一定要高,但必须迈出去,不能因为起点低而搁置。

第二,基础设施建设尽量全面,不应只注重某一方面,而是要从残疾人的全面需求出发,尽可能地让残疾人在设施建设中得到更多的实惠。

第三,基础设施建设要留有空间,尤其是在基础设施建设不能一步到位的情况下,更应当把留出发展空间作为一个重要的内容加以考虑,这样,基础设施的服务功能才能够逐步增强,不断完善。

第四,必须注重总体规划,要把残疾人基础设施建设放在整个社会基础设施的大局中加以总体规划,使得残疾人基础设施建设既能够满足残疾人的需求,又能够与社会基础设施相衔接、相配套,按照科学的规划,来组织实施。

第五,科学整合社会资源,逐步提高残疾人基础设施建设的水平。残疾人基础设施存在着既有资源和新增资源,残联系统内资源和社会资源,民间资源和政府资源的交叉,处理好这些资源间的相互关系,唯有科学整合,才符合两个体系建设的要求,也才能把基础设施建设落到实处。以既有资源和新增资源为例,就应当本着充分挖掘、合理利用的原则,将新增资源的立项与既有自语的升级结合起来,从而加快残疾人基础设施的建设步伐,使之真正成为独具特色的面向残疾人的服务平台。

六、人才培养是保证,提升业务素质

任何一项事业如果没有人才的保证,就谈不上顺利推进,更谈不上全面发展。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是残疾人事业的一个核心内容,关系到残疾人事业能否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跨越,在建设过程中,一刻也离不开人才的保证。从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所涉及的领域来看,两个体系建设需要的人才几乎涵盖了各个方面,从社会管理到康复保障,从文体教育到就业指导,可以说两个体系建设对人才的需求不仅是数量上的体现,更有质量上的标准。复合型、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和选拔,是摆在两个体系建设面前的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与此同时,由于残疾人工作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两个体系建设的人才要求还特别表现在所需的人才对残疾人是不是具有深厚的感情,对残疾人事业是不是充满着信心。换句话说,即使有再高的专业素养,但如果缺乏对残疾人和残疾人工作的起码情感,也不能满足两个体系的需要。

湖北省在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中,从一开始就对人才工作提到了很高的层次上来认识,明确提出:必须从残疾人康复、教育、就业、扶贫、托养、维权和法律服务、文化体育、无障碍环境建设等各个方面开展人才培养和选拔,要建立适应残疾人多种需求的结构合理、精通业务的专业化服务人才队伍。这些部署和要求,为湖北的两个体系建设创造了一个良好的人才环境,一批热爱残疾人事业、对残疾人充满爱心的各类专业人才正不断地走进湖北两个体系建设的行列,并在建设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但是,必须看到,即使像湖北这样把人才工作放在突出地位来抓,也跟两个体系建设的要求有着相当的距离。这里,既有历史原因,也有体制机制上的问题,在两个体系建设中,无人可选、后继乏人的情况还很普遍,这个状况不得到切实改变,将直接影响到两个体系建设的实际成效。为此,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寻求对策:

(一)对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的人才应明确起码的择才标准。所谓择才标准,简而言之,就是从事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的人必须具有的基本素质。这里,借用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同志在国务院残工委会议上的一次讲话中提出的“三头牛”标准。回良玉指出:残疾人工作者要成为三头牛:一是,做头老黄牛,埋头苦干,二是做头孺子牛,要淡泊名利,三是做头初生牛犊,在工作中要有不怕困难的精神。当然这一切的前提就是要带着深厚的感情做好残疾人工作。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的择才标准与“三头牛”的标准应当完全一致,按照这样的标准选拔出来的人才一定能胜任两个体系建设的要求。

(二)树立开放性、动态性、开发性的两个体系人才培育观。首先,要加大教育培训、实践锻炼的力度,不断增强从事两个体系建设的各类人才的开放意识、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提高他们解放思想的能力、改革创新的能力、把握机遇的能力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同时,要打破片面强调学历、资历、身份等限制,真正建立起开放、竞争、平等的人才体系,营造有利于两个体系人才成长的环境。更进一步地说,还要跳出人才单位所有、部门垄断、身份限制的封闭圈子,加快建立和完善机制健全、运行规范、服务周到、监控有力的两个体系人才运行机制,使领导人才在公平、开放的环境中脱颖而出。其次,在具体工作中,要注意处理好几个关系,即自主培养人才与引进外来人才的关系,既注重从基础抓起,培养开发两个体系建设人才,也要注意采取不同形式,大力引进高素质人才投身两个体系建设;人才占有与人才使用的关系,要变两个体系人才“为我所有”为“为我所用”;竞争和淘汰关系,要从根本消除人才使用终身制,建立动态可控、竞争有序、优胜劣汰的人才体系,保证两个体系建设人才培养、选拔和使用的可持续性。

(三)按照专业化的要求,建立健全两个体系人才的培养体系,为切实提高专业素质创造条件。现实地看,我国残疾人工作者的培养体系与实际工作的要求还很不适应,甚至还缺乏专业残疾人工作者的培养途径和方式,长此以往,显然无法全面推进残疾人两个体系的建设。因此,应当从多个渠道,按照专业化的要求,建立健全两个体系人才的培养体系。如,与各大专院校联合开办两个体系建设进修班、在各级党校中举办两个体系建设研修班、在高校部分专业中增设与两个体系建设相关联的课程、与国外相关机构合作开办针对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的研究和培训业务,只有在人才培养、选拔和使用上做到了体系化、规模化和科学化,才能说两个体系建设的人才保证真正落到了实处,这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庞大工程,务必夯实基础、立足实际、放眼未来,使人才工作与两个体系建设相互适应、相互协调、相互促进。

七、组织领导是灵魂,凝聚社会力量

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既是中国残疾人事业向着更高层次发展的重要标志,又是我国社会建设事业向纵深领域全面推进进程中的重要内容,如果没有一个强有力的组织领导机制,不能够凝聚社会力量参与,那么,两个体系建设就有可能流于表面和形式,难以取得实质性进展。湖北省在两个体系建设中对组织领导体系的构建十分重视,形成了自上而下的两个体系建设组织领导机制,不仅落实了两个体系建设的具体内容,也充分调动了社会各方面参与两个体系建设的积极性。目前,全省13个市州和102个县级残联组织建设已经全部达标;92%的城市街道和农村乡镇建立了残疾人组织。90%已整合的城市社区建立了残疾人协会,80%配有残疾人专职委员和残疾人活动室。这些组织领导机制还发挥了较强的社会辐射功能,凝聚力一大批热心残疾人事业的人士,参与两个体系的建设,比较健全的各个层次的组织领导机制为两个体系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结合湖北省的经验,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的组织领导机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

第一,建立上下联动、责任明确的工作机制。从省到市、县、乡、村逐级组建两个体系建设的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制定《两个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形成责任明确、上下联动、密切配合,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

第二,建立整合资源、加大投入的共建机制。尤其是把两个体系建设和新农村建设、新农保、新农合等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利用有关部门支持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发展等方面的资源优势,统筹农、林、水、科、教、文、卫、体、财政、扶贫等部门的资金资源,促进两个体系建设具体项目的落实。

第三,建立指导有力、目标明确的指导机制。省残联专人负责两个体系建设的具体工作,加强对此项工作的指导和督促力度,解决实施过程出现的各种问题。各级残联组织负起组织领导、牵头抓总、统筹协调的责任。

第四,建立典型引路、示范带动的推进机制。坚持“示范带动、典型引路、以点带面”的路子,把两个体系建设由点到面地全面开展起来,让两个体系建设的成果早日为广大残疾人的生产、生活造福。

第五,建立舆论引导,群众参与的运行机制。整合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社会宣传媒介,形成两个体系建设强大的宣传声势,不断增强社会各界对切实做好两个体系建设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营造人人都关心、支持两个体系建设的良好氛围。

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是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政治工程,是全面推动残疾人事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不断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系统工程,是保障残疾人平等全面充分参与社会生活、共享社会文明成果的人道工程,是造福广大残疾人、造福全社会的民心工程,只要我们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人为本、以残疾人为本,科学规划和布局,统筹资源和力量,认真组织和实施,就一定能够让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得到逐步发展和完善,使广大残疾人都能得到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目标。

--(本文摘自《残疾人社会保障与服务国际论坛暨第三届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论坛论文集》)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