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 “粤北红色三部曲”之《赤焰》第三章:风云突变

信息来源:广东省残疾人联合会 时间:2021-05-13 字体: [大] [中] [小]

  2016年起,作家王心钢和韶关本地党史专家梁观福开始筹备创作长篇纪实《赤焰》。他们对北江工农军的历史进行集中学习与研究。作为一支地方武装的北江工农军,在中国革命危急关头,参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南昌起义、广州起义、湘南起义,这在中国革命史上是罕见的,其征战史亦可歌可泣。许多工农军英雄抛头颅、洒热血,将火热的青春献给了革命和人民,值得敬仰。《赤焰》把讲述时间放在1927年4月上海“四一二”反革命事件前后,直到1928年4月“朱毛红军”会师,并重点介绍了周其鉴等革命烈士的背后故事。故事分为三大块:

  一是北江工农军是如何建立的,为什么要北上武汉,其中发生了什么;

  二是北江工农军是如何参加南昌起义的,又是如何随军南下的,经历了哪些战斗;

  三是南昌起义失败后,这些农军战士如何回乡重树义旗,组织暴动,最后随朱德部队参加湘南暴动,会师井冈山。

  今天,让我们来品读《赤焰》第三章:风云突变。

  1

  说实话,周其鉴心里最担忧的还是广州那边。他领导过工运,现又领导农运,了解工农运动和北伐的矛盾。

  固然,广大工农是十分支持北伐的,原来参加省港大罢工的工人还组成数万人的运输队随军北上。但北伐大军走后,广东一下成了权力真空,各种势力甚嚣尘上。特别是在广大农村,农民们希望减租减息来改变面貌,求得温饱,这直接触动地主阶层利益。而许多北伐军官都是中小地主和富农家庭出身,他们靠各种手段发了财,并回家乡置地。他们普遍认为“老子在前方打仗,你们在后方分我的田、斗我的家人”,由此形成仇恨农运的氛围。而国民党高层和军队急速向右转,纵容屠杀农会会员、镇压农会的行为,恶性事件时有发生,旨在限制中共的权力。省农会除了组织农民起来斗争外,也别无他法。虽然中共广东区委早有组织武装力量、夺取政权的计划,但并没有得到中共中央领导人陈独秀和苏联顾问鲍罗廷的支持,只能组织松散的工人纠察队和农军。如果真的要搞暴动,根本不是正规军的对手。

  尤其是“四·一二”反革命事变发生后,广东当局蠢蠢欲动,频频调动军队,并和各种反动势力纠结在一起,广州城已被架在火药桶上。而在这节骨眼上,中共广东区委负责人陈延年、苏兆征、邓发、彭湃和区梦觉等又北上武汉,参加中共第五次代表大会,领导权交由穆青等临时负责,群龙无首。中共中央又没有明确的指示,面对瞬息万变的形势,他们根本拿不出具体对策来,只是提醒各地党组织要有应变准备,但真的出现上海那样的事该如何对付,均没作认真考虑。

  4月15日晚,当罗绮园一脸仓皇和惊慌地出现在北江办事处时,周其鉴的担忧变成了现实。

  原来,4月上旬,广东实权派李济琛等到上海参加了蒋介石的政变会议,密商“清党决策”。14日下午,回到广州的李济琛召集驻穗军警高级军官举行军事会议,研究在广州“清党”的具体部署,委任钱大钧为戒严司令,决定于15日凌晨2时起广州全城戒严。为出师有名,他们给自己找了一个很好听的理由,那就是为“防反动派捣乱”,命令公安局“加意防范”。并召开了所谓的“护党救国”大会。

  4月14日深夜,钱大钧下令全城戒严,在市内各重要路口和繁华地段设立岗哨,不准行人通过,并派出两连军队控制了市电话局、市电报局和《广州民国日报》等部门。次日凌晨2时,第四军的步兵3个连及机关枪兵1个小队,在几百名黄色工会广东机器工会的体育队员配合下逼近了黄沙的粤汉铁路总工会,开始在广州实行反革命大屠杀。

  随后,一队队反动军警搜查和封闭了中华全国总工会广州办事处,省港罢工委员会、广州工代会、海员工会、铁路工会、广东省农民协会和广东妇女解放协会等革命群众团体。文明路75号中共广东区委机关被包围搜查。榨粉街的省港罢工委员会党团机关和区委军委秘密联络点也被查抄。

  面对敌人的屠杀,粤汉铁路工人和工人纠察队员奋起反抗,枪声划破天际。

  凌晨5时,敌军两名连长及20多名士兵被击毙,60多名士兵负伤,工人纠察队伤亡100多人。广州戒严司令部通知第五军调来步兵一个营、机关枪兵一个连赶来增援。反动的广东机器工会派出汽艇两艘,运载体育队员驶至黄沙海面,从背后攻击工人。激战到上午10时,由于武器低劣,工人武装寡不敌众,遂向西撤退,但在西村附近遭到敌重兵堵击而溃散。敌军收缴枪支200多支,杀害工人60多人,逮捕20多人……

  当天下午,广东当局成立了由李济琛、古应芳、李福林、李孚木和邓彦华五人组成的特别委员会,主持广东的“清党”政务,尔后,继续进行大捕杀。据后来统计,在“四·一五”反革命政变中,被杀害的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有2100多人,其中,萧楚女、刘尔崧、李森、何耀全、邓培、熊雄、张瑞成和李亦愚等负责人都牺牲在敌人屠刀下。

  幸运的是,多数省农会负责同志因在郊区动员农军,躲过一劫。

  罗绮园告诉周其鉴,他正好在广州近郊的粤汉路工人纠察队队部。粤汉铁路局闻变即通知他们赶快转移。他立即率部退至军田,与第二军教导师陈嘉祐部汇合,并和陈嘉祐取得联系。

  周其鉴问:“陈嘉祐是什么态度?”

  罗绮园说:“今天上午,反革命事变发生后,黄沙铁路站工人立刻打电报到韶关工会报告有关受反动军队袭击的情况。要韶关工会提高警惕。韶关工会通讯员把这份电报送给李甫手上。李甫接到电报后,立刻跑到铁路站,制止了两列客运火车开往广州,避免遭受损失。他还马上找到韶关铁路工会负责人甄博雅,与他商量应变事宜。他俩考虑了韶关的局势,认为陈嘉祐是国民党左派,一向与共产党合作,应该靠得住,便到教导师部见到陈嘉祐本人,开口便说:‘陈师长一向拥护工人运动,现在广州的反动派人已开始向工会袭击,杀害工人,您认为怎样?’陈嘉祐态度鲜明说:‘没有工人就没有国民党,我陈嘉祐敢出头保护工人,如工人受到反动武装袭击,我将支持工人给予还击。’”

  周其鉴说:“既然如此,我们就要好好支持和利用好教导师这支部队,防止韶关发生类似‘四·一五’这样的反革命事件。”

  2

  果然,陈嘉祐积极应对。4月15日,韶城宣布戒严,教导师第三团团长张启祚被任命为戒严司令。粤汉车由韶关通至英德停止。票封中央银行韶州分行,

  4月16日,陈嘉祐率先发表声明,坚定不移地坚持孙中山先生三大政策,拥护武汉国民党中央和国民政府,并宣布与国民党反动派决裂。两天后,陈嘉祐再次发表宣言,愤怒声讨国民党反动派的叛变罪行,并表示他将联合共产党和共产党领导的粤汉铁路工人纠察队以及北江农民自卫军,与广东反革命的国民党右派对抗。

  罗绮园、周其鉴和卓庆坚商量后,决定和陈嘉祐联合成立南韶连政务委员会,由陈嘉祐任主任,其主要成员有:陈嘉祐,罗绮园,周其鉴,钟忠(曲江县长,进步人士),杨华生,甄博亚(中共党员、工人代表),刘田任(士兵),袁思珍,沈凤威(师参谋长)。该委员会主管北江地区所管辖的行政事务,以应付反动派之行动,接受武汉国民政府的领导。

  4月22日,一场浩大的军民联合大会在韶关城召开。到会人员来自北江地区五十多个团体的代表以及革命群众,共有上万人之多。

  陈嘉祐当仁不让主持了大会,并发表讲话。“当此左右派短锋相接的时候,民众必须看清楚谁是真正的革命者,谁才是反革命者。民众是应该要拥护和支持真正的革命者的。因为真正的革命者是代表大多数人民的,是为人民谋利益的,所以,就应该支持拥护真正的革命者!”

  这一席话赢得了一片掌声。

  陈将军劲头上来,高声说道:“我们教导师是站在民众利益方面的,是与人民合作的。所以,我们也要求民众能极力拥护和支持教导师,去铲除一切革命的障碍。”

  会上通过决议,坚决拥护武汉国民党中央和国民政府,坚决拥护国民党第二届三中全会的有关议案。

  对于陈嘉祐在北江地区的言行,国民党广东当局十分恼怒,视陈嘉祐为“反党叛国分子”,委任钱大钧兼任北江前线总指挥,对北江地区进行“清剿”。同时,还改派陈晓芬为省农会北江办事处主任。

  1927年5月19日,《广州民国日报》刊登一篇题为《党务视察员报告北江陈逆叛变之经过》的文章,从反面介绍了陈嘉祐的活动和北江农军情况。全文如下:

  (东亚社)昨十八日省党部接北江党务视察员李国瑞报告陈逆嘉佑在北江叛变之经过,兹录如下:陈逆嘉祐,盘据北江,蓄意叛变,原不自今日始也。到韶以来,即勾结共产党分子,欺骗农工,反对本党,危害政府(逆部刘小山、田靖、张启祚等,对农工妄言共产主义,诋毁吾党政府)。庇纵农匪残杀同志,焚烧村庄,掳掠人民(北江农民协会办事处侯风墀等,每日出入于陈逆司令部,侯等即为指挥仁化、曲江、清远、英德、花县农匪把持之农会,杀死李成安、曾某等及焚烧乡村之重要犯),袒护农工贼,破坏工会(唆使未经政府案准之海员工会、店员工会,内河船业工会、驳载工会等)。此种事实,凡韶人莫不知之。

  本年二月间,复勒令各县各认四百元,创办南韶连政治讲习所,令刘小山理其事。招引北江十五属之青年子弟三百余人,授以反动阴谋,捣乱毒计,以厚反动之势力。此乃陈逆事前长时间之阴谋与准备也。迄第三国际代表团、及谭平山、杨其安等来韶,陈逆及其一股反动分子,叛逆逐为之日益昭著,而暂见诸语言文字间矣。及武汉伪中央全体会议闭幕,反动空气弥满全国。韶关各界举行黄花节大会,陈逆及一般反动分子,竟强迫主席团接受彼等反动提案,及强奸大会名义,为武汉伪全体会议张目,并乱呼打倒省党部,打倒省政府,打倒北江党务视察员,解散曲江县党部等反动口号。反动派此种行动,前经本处派蔡劲柏同志面呈省党部,原为政府以相得当防备,陈逆及爪牙之反动阴谋,或可由政府查办之一二,而戟凶焰也。

  但自此以后,密探回出,凡国瑞与各同志其举动行踪,无一不在陈逆监视之中,形势为之益加严重。唯各同志于逆焰凶烈危机四伏之时,进行党之工作犹无稍懈。不但不因是而稍移其志,且因是而益下决心,会各县拥护者党部,此乃陈逆必得国瑞与一般同志而甘心之原因也。

  四月十五日,政府下令肃清共产党,陈逆逐集合农匪高树叛帜,实行叛党叛国矣。兹将陈逆嘉祐,自四月十五日以来,在韶逐日动作报告如下:

  四月十五日,韶城宣布戒严,委逆部第三团团长张启祚为戒严司令。粤汉车由韶通至英德止。票封中央银行韶州分行,计被卷去现款五十余万元,纸币十余万元,

  十六日,劫收南韶连财政处药膏志卖局太平三关韶州三厘厂及曲江县分署一切收入,计得五十余万元。往英德布防。反动分子罗绮园等,设立省农民自卫军总指挥处(闻陈逆劫取之款除韶关百余万外,尚有南雄四十余万,及其他各县数十万,总计二百万以上)。

  十七日,票封民船二十五只,装运所劫现金及军火,与陈逆等眷属,前往乐昌。

  十八日,发表宣言。韶赣国道职员周振光同志被捕。

  十九日,派宣传队分往英德河头、黄岗河西、马坝、乌石各地,作反动宣传运动。

  二十日,因恐黄细苟截阻其所探得之军实财物,乃以保安司令头衔,及金钱饵之进城驻扎。福建会馆之国民革命军第五军第六连被缴械。

  二十一日,着反动分子朱云卿,率所谓北江农军学校学生二百余人,开往南雄。

  二十二日,在曲江县党部开县党部改选委员会,许苇航等辞职,并即席自拟拥护武汉伪机关邮电,强许等承认。发出逆军政治部出教导日刊。在南教场开其所谓军民联欢大会,并用该会名义,发出拥护为中国共产党所把持之武汉伪中央党部第三次全体会议一切决议案等电。逆部第二团全团由南雄到韶。

  二十三日,本党忠实同志何志高、蔡劲柏、杨腾芳三人,由韶避难往省,在韶关车站遇奸人而还。匪及工贼约三四百人往英德、马坝等处,图抗党军。派队围捕北江党务视察员办事处,职员及许苇航与庞际平各同志,仓皇出走,潜匿乡间,幸免于难。

  二十四日,反动分子罗绮园、周其鉴、刘小山、姜辅拯、田靖、侯风墀、李桃麟、周延钦、郑永胜、甄博雅、李宣纯、李南(注:甫)等,在逆司令部开会议决,于二十五日开韶州各界改组省政府大会。

  二十八日,南韶连政治讲习所学生约二百余人赴乐昌。

  五月三十日(注:三日)午前十一时陈逆逃往乐昌。原驻英德之逆军约三百人,午后退至韶关。五月四日清晨,残余逆军尽行逃往乐昌,韶城秩序由商民团联合维持。逆辈在此三星期中,其反党叛国之行动,及向人民强抢掠财物,与杀害良民之事,几天日无之。以致市面萧条,满城风雨,白色恐怖,人人自危。其渴望党军有如望岁。迢至五号,党军第七军第六旅开抵后,一切秩序乃始恢复,人民感极欢畅,此为北江重见天日之期也,

  右极告,北江党务视察员李国瑞。

  这篇报导充斥着国民党右派对陈喜祐恨之入骨的词汇,但从中也记述了陈嘉祐驻韶以来与中国共产党合作、支持工农运动的情况,从而看出陈嘉祐在重要历史关头,继续与共产党合作的精神和勇气。

  3

  军民大会后,卓庆坚把周其鉴请到房间,代表党组织布置新的任务。

  卓庆坚首先介绍中共广东区委的相关情况。“面对敌人的大捕杀,中共广东党组织并没有被吓倒。他们迅速行动起来,展开斗争。4月17日,中共广东区委针对急剧变化的形势,召开紧急会议,采取五项紧急应对措施。会后,杨殷即赴香港筹建广东区委机关,正在农村养病的阮啸仙也毅然从农村返回广州,协助赖工作。4月21日,广东区委以全总广州办事处、省港罢工委员会、广州工人代表大会,广东省农民协会的名义发表了《反抗国民党反动派残暴大屠杀宣言》,号召工人举行总同盟罢工。当天下午,粤汉、广九、广三铁路工人及广州市的汽车工人举行罢工一小时,表示对敌人的愤怒。随后,广州的海员、汽车、铁路、轮渡、印刷行业工人数千人举行示威游行并罢工。”

  “党的组织恢复、建设得怎么样?”

  “4月22日,区委负责人穆青主持召开了新成立的中共广州市委第一次会议,宣布吴毅担任中共广州市委书记。中共中央也讨论了广东党的工作和组织问题,决定由彭湃、穆青、赖玉润、阮啸仙等人组织中共广东省委。”卓庆坚说,“目前,彭湃尚在武汉,新省委未正式成立,实际工作仍由穆青等同志主持。”

  “那我的任务是什么?”周其鉴有些迫不及待地问。

  “中共广东区委决定,派往各地指挥起义的同志集中北江,把北江作为反攻广州的基地,并命令北江各县农军集中韶关。组织上决定让你以北江巡视员的身份,到清远、英德指导工作,将那里的农军带到韶关来。”卓庆坚指着房间一旁坐着的两个青年人说,“来,我给你介绍一下清远的两位同志,一个是中共清远县委书记叶文龙。一个是英德农运负责人刘裕光。”

  叶文龙长得高大清秀,眉字间透着书生气。刘裕光生得黑壮厚实,孔武有力。周其鉴忙上前和两人握手。

  叶、刘两人早已闻周其鉴大名,握着周的手紧紧不放。“有周主任指导,我们更有把握了。”

  叶文龙是海南文昌人,出身官宦之家,就读于上海沪江大学政治经济系。1925年,上海发生“五卅”惨案。叶积极投入反帝运动,弃学回穗,任中华全国总工会干事、中共广东区委组织部干事和区委秘书,协助区委书记陈延年开展工作。1926年夏,中共广东区委调叶文龙任农运特派员,赶赴清远县指导农运。

  叶文龙说:“清远农运工作原本有很好的基础,全县农会会员有3万余人。他们积极开展反对苛捐杂税斗争,取得了很大胜利。但是,清远地方劣绅不甘心失败,利用贿赂上司的手段,将支持农运工作的县长撤换。掌权的右派分子公开支持土豪劣绅的反攻倒算,镇压农民运动。我就是在这危急关头赴任的。首先成立了中共清远县委,随后在各区乡农会成立农民自卫军,举办农军骨干训练班,从全县695名农军战士中挑选了120多人作为骨干进行强化训练。不到半年,全县百分之六十的乡村都成了农会的天下。”

  “听说清远的反动民团势力也很嚣张?”周其鉴问。

  “是的,清远的地主反动武装和农军的冲突向来十分激烈。去年10月18日,地主武装召集土匪300多人包围黄猄座村,冲入农民家内,强奸妇女,所有财物抢掠一空,并放火焚烧全村房屋。随后,土匪又向大秧地、庙仔岗、大岗、太平市圩沿途焚烧掳掠,并围攻山塘村,造成农军重大牺牲,共有170多名农军伤亡,其中有40多名党员。当时,我获悉山塘剧战,请求陈嘉祐教导师第一团前去援救。这才解了山塘之围。”叶文龙神情凝重地说。

  周其鉴回头对刘裕光说:“你们英德方面有什么新的行动计划?”

  “英德党组织已于4月22日成立了英德县人民团体联合会。联合会根据中共北江地委用革命暴力打击反革命暴力的指示,已制定了攻打英德县署的计划。这次来,就是向你们汇报的。”刘光裕是工人家庭出身,原在广东梅县从事工运,后回英德老家组织农会。

  卓庆坚问:“攻打县城,你们哪来的兵力?”

  刘裕光说:“英德县城只有少量警察护卫。而我们攻城兵力包括英德各乡农民自卫军、第二军教导师第一团、部分北江农军学校学员和铁路工人自卫队,另外还有清远准备北上的农军280名,全部加起来有600多人。为确保暴动顺利进行,铁路工人把火车开到铁轨上堵塞交通,以阻止广州的国民党军队从铁路增援。清远县农军负责城外警戒。200多名英德农军负责攻打英德县署。”

  卓庆坚见他们准备充足,批准了这个计划,并请周其鉴到英德去具体指导。

  4月25日清晨,天方露出一丝白亮,农军们悄悄包围了县署。农军战士事先埋伏在县署门口。早上6点半,哨兵换完哨出来开门,3名农军战士趁其不备冲上前夺下其枪,打开大门,让农军队伍冲进县暑。

  国民党反动县长孙敩棪早于22日星夜逃往连江口,农军战士只抓住了代行县长职务的总务科长王镏沧、检察官推事谢豪。这两名反动分子连衣服还未穿好就当了俘虏,被押解到谭家祠堂。

  农军战士郑瑞熊搜出国民党县政府公章,顿时激动地高呼:“县政府的大印在这里缴到了!”“我们胜利了!”

  当天上午,在县农会所在地召开庆祝大会,周其鉴、卓庆坚、侯凤池、侯静山和甄博亚等到会指导。参加大会的农军战士一个个佩带红布条,有的背枪,有的拿刀、提剑、扛锄头等,煞是英武。大会宣布成立“英德县政府委员会”,选举刘裕光任县长,王蔚垣、韩毓涛、郑瑞熊、戚锦和李雄等为政府委员。

  中共北江地委书记卓庆坚和新当选的县长刘裕光讲了话,他们号召人民群众团结起来,打倒土豪劣绅,要求大家要百倍提高警惕,坚持革命斗争,直到最后胜利。到会群众群情激昂,振臂高呼:“打倒列强”、“打倒贪官污吏”、“打倒土豪劣绅”!

  农军战士在王镏沧、谢豪两人背上插上三角小旗,押着他俩游街示众,于25日下午、26日上午分别在东河坝(又名东门坝)、东关街将这两名反动分子审判后予以枪决。随后,农军打开监狱大门,放出被关押在狱中的两名革命同志和其他无辜群众。

  英德县城的革命举动是“四一五”后首宗暴动,建立了北江第一个红色政权,震惊省内外。广州国民党政府闻讯,即派一万反动军队沿铁路北上,疯狂反扑。

  由于敌众我寡,教导师一团退出英德。周其鉴、叶文龙等带领280名清远农军随教导师一团北上。刘裕光率领部分农军转入地下,继续发动群众,坚持斗争。

  离开英德县城前,刘光裕写下一诗,以表其志:“马头岗上势巍峨,铁石心肠任折磨。异日长风能破浪,腰间横有斩蛟刀。”

  这次攻打英德县署,广东反动当局吃惊不小。这里不妨选录一段国民党广东省政府令:

  ……兹于本月二,据职县附城警察第一区署长关继兴,自连江口报道称,为报告事,职四月十六日出团部后,即返署处理警务,不料二十二日,竟有自称人民团体委员会者,拥至钧署,搜捕职员,勒索款项。职随据警长密报,谓该团部仍将不利于职,将复加逮捕,职得报后,即将职务交由署员陆耀寰代理,星夜潜赴连江口兵营暂避,以观动静。二十六日,据县城来人报称,该人民团体委员会,于二十五日下午二时,将钧委代拆代行之总务科长王镏沦,捕去东关街枪决,同时并枪决英分庭检察官谢豪,其宣布王科长之罪状,系诬指为反动分子,理应报告察核。同日,复据职县财局长刘善卿电称教导师军队,己跟出县境。王总务科长、谢检察官,均被害,谨电闻,各等情。据此,职县当饬该局长,暂代行代拆主持一切,并电调县兵第一营营长李如廷,迅率县兵入城维持治安。窃职县之总务科长王镏沦,为职县代拆代行,业经呈报列宪,实行政机关重要职员,检察官谢豪,则为司法机关重要长官。该人民团体委员会,擅行逮捕枪决,殊属藐法己极,非严重究办,不足以彰国法。职县未敢擅处,理应备义呈报钧府察核:所有该人民团体委员会,藐法擅杀行政司法职官,勒索公款各节,应如何办理之处,伏乞批示遵,不胜待命之至,等情。据此,查所呈各节,该县人民团体委员会,实属胆大妄为,目无法纪,亟应严行惩办,以昭炯戒,除批示外,令行令仰该县长即便遵照,迅即查明拿办具报,此令。

  4

  英德暴动后,广东省反动当局加紧了对北江地区的进攻。李济琛命令钱大钧立即调桂系军队第五军黄旭初所部吕焕炎、伍廷扬两个师,向驻守韶关的陈嘉祐师和北江工农武装进攻。吕焕炎、伍廷扬接令后,率部浩浩荡荡地向韶关开进。

  在反动势力大兵压境下,罗绮园、周其鉴和卓庆坚决定把北江各地农民自卫军和工人纠察队组织起来,建立北江工农自卫军。

  周其鉴先向罗绮园介绍工军成立的情况。“本年4月18日,甄博雅、张九、李甫等商量以铁路工人纠察队为基础组成工军,由李甫任工军团长,甄博雅任党代表,下辖三个中队。第一中队是黄沙中队,由李连任中队长;第二中队是英德中队,由梁功炽为中队长;第三中队是韶关中队,由张九任中队长。工军共有130多人,全部出身工人,有坚强的战斗力。陈嘉祐也拨了20多支步枪给工会,以支持组建工人武装纠察队,并答应供给每个队员每天四毛伙食费。”

  “我已在‘四一五’事变时亲眼见证了工人们斗争的坚决性。”罗绮园问,“这个李甫表现怎么样?”

  “这个小伙子表现不错,他原来是工人领袖杨殷得意门生,后到粤汉铁路从事工运,任工人纠察队长,有较强的军事才能和组织能力。”

  “那甄博雅呢?”

  “甄博雅是广东台山人,是个知识分子党员,被党组织派到韶州从事工运,任北江地委宣传部长。他和李甫一文一武,配合默契。”

  罗绮园点点头,又问:“农军的情况如何?”

  “中共北江地委已把农军5个大队共500多人集中到韶关,并与工军会师。现在工农军力量日益强大,与驻军共同防守韶关,市区社会秩序较为安定。”

  罗绮园说:“广州国民党反动当局调军队进攻韶关,陈嘉祐曾打电报到武汉国民政府、国民党中央党部,请示处理办法,起初武汉方面复电是力持镇静,坚守韶关。汪精卫还答应派两师军队到广东,收复广州。我们也打算组织北江工农军配合收复广州。但现在情况有变。”

  “发生什么事了?”

  “昨天,陈嘉祐在电讯局截获蒋介石发给李济琛、钱大钧的密电。其密电大意是:要李济琛把队伍开到韶关,收缴陈嘉祐部的枪支。得到情报后的陈嘉祐即电告武汉政府,商讨对策,武汉政府复电让陈嘉祐马上退守湖南,然后北上武汉。”

  “陈嘉祐态度怎么样?”

  “他自然执行命令北上,已准备移师郴州,因为单靠其一个师的力量是无法阻挡钱大钧的部队的。”

  “陈嘉祐部说走就走,那我们怎么办?”

  “陈嘉祐建议工农军随他们北上,中共中央也是这个意思。我决定将工军和农军联合组成广东北江工农自卫军总指挥部,以我、你分别任正、副指挥,朱云卿任参谋长。”罗绮园拿出一纸计划,“总指挥部下设3个大队,每个大队设3个中队、9个小队。第一大队大队长侯凤墀,指导员卓庆坚;第二大队大队长叶文龙,指导员卢克平;第三大队大队长甄博雅,指导员林子光。随军医生是郑大明、廖文皆。工农团军中队长及小队长主要由北江农军学校的优秀学员担任。你看怎么样?”

  周其鉴认真看了看名单:“我看行。朱云卿熟悉军事,由他来负责军事最为合适。目前,英德至广州水陆交通全部停止,只有韶关至英德每日有列车开出。既然陈嘉祐走了,韶关单靠我们势必守不住,是得做北上武汉的准备。”

  “党中央已经复电同意我们率工农军北上。关键是工农军绝大部分是广东人,要他们离开北上肯定舍不得。我们要做好相关动员工作。我拟了个动员会讲话稿,你看看。”

  周其鉴边看边细声念道:“……国民党两派已经分裂了,革命左派都集中在武汉,广东的李济琛走向右派,在广州进行了一连串反革命行动。目前,教导师要北上武汉集中,我们为保存广东工农武装实力起见,决定追随教导师陈师长北上武汉。我们这次撤离广东是暂时的,总有一天会胜利归来的。各位如有困难不能跟随队伍北上武汉的,可以自由返回原籍。”

  周其鉴把稿子一拍说:“你是大秀才,就按你写的讲,要跟大家讲清楚留走都自由,不强迫。对了,我们别把乐昌忘了,乐民可掌握着200多人的农军武装。”

  “昨天,我已派人通知他来韶州开会。现在应该快到了。”

  说曹操,曹操到。门口出现了乐民高大的身影。

  “乐同志,路上还安全吗?”周其鉴关切地问。

  “最近,韶关到乐昌水域出现一股水匪,专门干抢劫船家商人的勾当。同志们担心路上不安全,建议我走陆路,但我考虑到你们这里情况紧急,冒险走了水路,可能船小人少没引起水匪注意,还是安全到达。”乐民轻描淡写道。

  “安全就好。”罗绮园给乐民递了一支纸烟,说明了工农军北上的意图和打算。

  乐民见总指挥部名单上没有自己,有点不悦,自己可掌握着200多支枪啊。但他没有直接说出来,而是建议说:“既然我们要随陈嘉祐教导师北上,我看部队的组成还是听听陈嘉祐的意见。”

  “这也好。”罗绮园当即与乐民便到教导师找陈嘉祐。

  陈嘉祐知道乐民在湘军任过职,彼此好打交道,便提出北江工农军编为一个联队,由乐民任指挥,谭军略为副指挥,总指挥仍由罗绮园担任。工农军一切给养由陈嘉祐部负责,待遇与该师官兵一致。

  乐民听了大喜,立即以联队名义从教导师领出2000千块银元,即带南韶连讲习所100多名学员先上乐昌。

  罗绮园则要周其鉴通知朱云卿,令其将已撤至南雄的北江农军学校第二期学员200多人随军北上。

  第二天一早,周其鉴匆匆来找罗绮园。“昨夜,陈嘉祐接到二军军长谭延闿的命令,已经提前开拔。为了不惊动地方,他们是晚上走的,要我们不用送。北上前,教导师以师长陈嘉祐、党代表蒋隆蕃名义发表讨伐蒋介石电文,痛斥蒋介石南京政府反对共产党破坏孙中山‘三大政策’的罪行。”

  罗绮园紧皱眉头道:“没想到他们说走就走,也不等我们工农军集中后一起走。常言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现在我们北上,一缺经费,二缺武器,该怎么办?”

  “我和北江地委的同志专门开会讨论了这两个问题,大家各抒己见。有人提出要把韶州各商家的枪支弹药全部收缴起来,以充实工农军的战斗实力。但大部分人反对,认为这样做势必会助长本地土匪的势力,假如让土匪知道韶州商家的枪支弹药全部被工农团军上缴了,土匪们会不会趁机来抢劫呢?土匪一来,商家无武器抵抗,岂不让土匪得逞?这样一来,当地老百姓的正常买卖和生活势必会受到影响。最后,会议否决了这个意见。”

  “我也不同意这样做。若缴了枪,群众会恨我们的。”

  “还是欧日章出了个好主意。建议召集曲江县长、商会会长及有关人士开一个协商会议,采取既斗争又联合的办法,提出工农军北上的困难,希望地方能协商解决。我出面主持了协商会,当众向他们说清了其中利害。结果,曲江县政府和商会答应给我们一批质量较好的枪支、弹药和数千块大洋作为经费。加上我们农民协会原有的物质准备,基本解决工农军北上的枪支弹药和经费的困难。”

  “这两个问题解决了,我们赶紧出发,能走的都走。”

  “我统计了一下,几乎所有的党团员都同意北上。留在韶关的只有工军的李连一人,因他这次是来英德视察工作的,他要求潜回广州,找当地党组织汇报工作。我们研究后,同意他回广州找党组织。”

  “好,就这样。”罗绮园说,“部队由叶文龙领队,卓庆坚任政治委员;曲江、英德由欧日章领队;南雄、始兴由陈瑞领队,乐昌、仁化由叶凤章领队。你通知英德工军,为避免敌人追击,叫他们把粤汉铁路的迳步桥破坏后,到韶关集中。我们离开韶关前,把乌石隧道也炸掉。”

  周其鉴一直把罗绮园当作斯文人,没想到他下命令时有那么一股恨劲。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