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人扶贫奔康工作配套方案

信息来源:广东省残疾人联合会 时间:2005-12-09 字体: [大] [中] [小]

广州市残疾人联合会、广州市农业委员会、广州市财政局、广州市民政局

一、背景

1996年以来,广州市各级残联对残疾人困难户生活状况进行了四次摸查,全市贫困残疾人约9200人,其中一、二级贫困残疾人5509人。我市社会保障政策实行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对贫困残疾人的基本生活起了保障作用。自1999年起,我市对一级重度残疾人困难户在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基础上,每人每月增发专项补助金100元,当年有3064人受惠。各区(县级市)通过减免税费扶持、免费培训种养技术和赠送(优惠提供)种苗、开展“千干扶千户”、“一助一,送温暖”等活动,帮助残疾人脱贫解困。经济发展较快的区(县级市)在解决温饱的基础上,开始为贫困残疾人修建住房。

二、目标

随着广州市社会保障体系的逐步完善,使残疾人得到更多实实在在的保障和利益,有效地帮助残疾人脱贫解困并防止返贫。在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2003年底在全国率先基本实现残疾人过上小康家居生活,残疾人人均可支配收入接近当年广州市平均水平。

三、保障措施

(一)切实落实广州市城市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对确实因集体经济困难、无法兑现应承担的最低生活保障金份额的行政村,经核后该村应承担的部份由所在区(县级市)、镇政府通过财政转移支付途径帮助解决。

(二)残疾人困难户生活专项补助金发放范围从 2001年1月起扩展至二级重度残疾人。

(三)设立覆盖全市贫困残疾人以及丧失和基本丧失生活自理能力残疾人的社会保险机制。

(四)探索研究改善城乡贫困残疾人居住状况的可行性方案,2001年选择三至五个镇做试点,启动助残安居工程,取得经验后逐步推广。

(五)在从化市建立农村残疾人扶贫基地(占地约200亩),以优质水果为主导产品,为带动周边地区残疾人脱贫奔康起示范、辐射作用。

(六)在增城市建立“两水一劳”模式的残疾人脱贫奔康龙头实业,以水电站项目为纽带(长青藤),串联适时的经济种养殖项目(占地约100亩),辐射增城周边地区。

(七)残疾人困难户生活专项补助金预算。

一级重度扩展至二级重度共5509人,全市每年开支661.08万元。市与区(县级市)按6:4分担,市财政支出约400万元。

(八)为增强辐射功能,尽早形成生产力,在完成调查研究和可行性分析后,将从化市农村残疾人扶贫基地(需投入100万元)、增城市残疾人脱贫奔康龙头实业(需投入100万元),列入广州市2001-2003年的扶持项目。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