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广东省残疾人工作总结及 2007年工作安排

信息来源:广东省残疾人联合会 时间:2007-04-16 字体: [大] [中] [小]

2006年广东省残疾人工作总结及2007年工作安排

(2007年3月17日)

2006年,是我省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广东继续以建设经济强省、文化大省、法治社会、和谐广东,实现全省人民富裕安康为总目标,坚持以人为本,关注民生,扎实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残疾人事业乘势而上,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为建设和谐广东作出了应有贡献。2006年的工作成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顺利、圆满完成抽样调查主要任务

省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工作自2005年启动以来,得到了全国抽样调查办和省政府、省领导小组的高度重视,得到了各有关部门、社会各界和广大被调查户的大力支持、积极配合。2006年,抽样调查工作在2005年充分准备的基础上,按照全国统一要求,坚持质量优先原则,精心组织,严格程序,扎实工作,经过全省各级党政领导、调查员、医生、陪调员、工作人员共5000余人的共同努力,顺利、圆满完成了人员培训、模拟试点、现场调查、事后质量核查、质量验收、编码、调查与数据质量评估、数据处理等工作。并于2006年12月30日正式向社会发布了调查数据公报。基本数据显示,全省38个抽中市、县(市、区)、152个街镇、304个调查小区共入户调查125441人,34392户,超过国家分配样本量5441人。全省现场调查入户率100%,平均见面率89.3%、七岁以上筛查阳性率16.85%、检查率99.58%,本次调查共定性残疾人7355人,定性率5.86%(比1987年第一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定性率3.95%高出1.91%),各项技术指标均达到或超过国家标准,总体调查结果较为理想。根据调查数据推算,广东有各类残疾人539.9万。残疾人数量和结构等发生了很大变化。经全国评估专家委员会评估和报省政府审定,广东的调查数据真实可信。调查结果将对今后残疾人事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广东残疾人抽样调查工作受到中国残联、全国抽样调查办和李容根副省长的高度赞扬,中山、东莞等15个单位和张建良、黄东锋等50名个人被评为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先进集体和个人,省抽调办被评为“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先进调查办公室”。

残疾人抽样调查涉及面广,技术要求高,组织难度大,时间要求紧,工作任务重,都是残联以前的工作中少见甚至没有的。20年一遇的残疾人抽样调查,对残联、对广大残疾人工作者来说,是挑战,更是机遇。省残联党组、理事会坚决落实中国残联提出的残联系统抽样调查工作“一票否决”要求,与各抽中市、县(市、区)签订了工作责任书,对工作不到位、进展缓慢的地区,及时督促整改;对因措施不力、经费不到位而影响省、全国调查进度和调查质量的,坚决追究领导责任。各相关地级以上市残联认真履行组织协调和后勤保障职能,“一把手”亲自督战,并亲自出面,帮助所辖抽中县(市、区)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尤其是经济欠发达地方的工作经费问题。各抽中市、县(市、区)残联将残疾人抽样调查作为去年压倒一切的中心工作来抓,有条件要上,没条件也要上,不讲价钱,全力以赴。通过抽样调查,残联组织得到了加强,办公条件得到了有效改善,残疾人工作者队伍得到了锻炼,收到了以任务促建设的效果。

二、大力推进残疾人康复保障体系建设,启动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培育活动

继续大力推进残疾人康复保障体系建设,努力将残疾人康复纳入城市医疗救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范围。省残联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残疾儿童康复工作座谈会,探讨保障残疾儿童得到康复的思路和办法。全省各地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制定了一系列有效促进残疾人康复的政策。如广州市制定了《广州市农村残疾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缴费和康复资助试行办法》,江门市出台了《江门市区精神病患者救治救助工作方案》,惠州市出台《关于解决惠州市精神病人关锁问题的意见的通知》,东莞、佛山、中山、云浮等市联积极参加当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协调领导机构,通过医疗救助或专项资助,帮助农村贫困残疾人参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努力使残疾人的参合率达到或超过当地农民参合的平均水平,残疾人享受到新农合的报销上限最高可达6万元。继续做好贫困残疾人康复救助工作,省财政拨款358万元用于贫困残疾人康复救助,全省各地救助经费投入超过5000万,约2万名贫困残疾人得到康复救助。据统计,全省新增残疾人康复机构6个,20多万名残疾人得到康复。

根据全国的统一部署,我省去年还启动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培育活动。去年4月6日,全国和全省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培育活动启动工作会议在广州召开,明确从2006-2008年三年内在全省培育10个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和25个全省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通过典型引路,全面推进我省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的开展。去年12月4-5日,广州市海珠区通过了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培育活动领导小组的检查验收,获得了“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称号。春节前夕,深圳福田区也顺利通过了国家验收。

三、采取多种形式,稳步推进残疾人就业工作

就业是民生之本。2006年全省各地继续坚持以分散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为主渠道,认真落实省人大颁布的《广东省分散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办法》,通过规范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征收,对超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的用人单位实行资助社保费,以及采取法院强制执行的等办法,有效地促进了全省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工作的开展。与省民政厅、省国税局、省地税等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落实福利企业扶持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进一步明确了智力残疾和精神残疾人员列入福利企业安置残疾人比例计算范围。同时,各地积极探索多种形式,拓展残疾人就业渠道。在推广“定向培训、定点就业、集中管理”的残疾人集中就业新模式的基础上,新建立了汕头、茂名、潮州、梅州等4个省级农村残疾人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安置基地,积极引导民营企业集中安置残疾人就业,效果显著。一年来,全省新增残疾人就业1.6万名。就业保障金按规定严格管理和使用。

四、扶贫工作成效显著,残疾人生活状况进一步改善。

全省各级残联认真贯彻落实省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扶助贫困残疾人工作的意见》(粤府办[2005]54号)精神,扶助贫困残疾人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省财政从就业保障金中安排1760万元补助全省14个贫困地区用于扶持贫困残疾人开展培训、安置就业、发展生产和危房改造、扶残助学等工作。全省共建立了省级、市级、县级残疾人扶贫(就业)培训基地,以及一批镇级基地(点、站)共70多个。2006年各级基地共培训残疾人及其家属2000多人,扶持1000多户贫困残疾人家庭发展种养殖业。我省的残疾人扶贫就业基地建设及取得的成效得到了中国残联的充分肯定。去年11月下旬,中国残联在我省举办了全国地市级以上残疾人扶贫干部培训班,主要介绍和推广我省残疾人扶贫基地的经验和做法,来自全国各地的理事长及扶贫干部140多人参加了培训班。同时,重点开展残疾人危房改造工程,帮助一大批贫困残疾人解决住房困难。去年省财政安排350万元,加上各市的投入,共帮助3500户贫困残疾人解决住房困难。省委、省政府实施的智力扶贫工程从2005年起正式将贫困残疾学生纳入其中(智力扶贫是省财政资助每年招收5000名农村家庭人均纯收入1500元以下的应届初、高中毕业生入读技工学校,给予每生3500元/年的学杂费补贴,毕业后100%推荐就业),去年增加50名,共安排100名指标专门用于招收贫困家庭的残疾人学生就读技工学校,省残联还给予每名残疾学生每年2000元的生活补贴。各地残联对贫困残疾人采取扶助措施,使一大批贫困残疾人在生活、生产等方面得到救助。

五、抓住重点,残疾人特殊教育有新突破

去年,针对我省特殊教育工作的薄弱环节,我们采取了一系列得力措施,使我省的特殊教育工作取得了新突破。年初,经过不懈努力,国家教育部高校学生司批复了在我省开设高等特殊教育单考单招大专班,同意从2006年秋季起,我省的广州中医药大学、广州大学以单考、单招形式招收残疾盲、聋学生。有11名符合条件的盲人通过了考试,成为广州中医药大学首批盲人大学生。首届盲生班的举办,在社会引起广泛影响。广州大学准备在2007年秋季开始招生。这两所高校招收残疾学生,填补了我省残疾人特殊高等教育的空白。经过积极争取,我省去年还首次建立了残疾考生申报登记制度,比较全面的掌握了残疾考生的情况。面对参考残疾考生比往年增加3倍的情况,我们克服困难,配合省招生办积极为残疾学生上大学努力工作,录取人数206人创历史新高,符合条件的残疾考生录取率达100%。去年9月20日在省政府召开首次特殊教育发展联席会议,李容根副省长出席,发改委、人事厅、财政厅、教育厅、省残联等部门领导参加了会议,对我省特殊教育发展滞后等问题进行了细致的研究。继续实施扶残助学工程,省财政下拨资金226万元,救助义务教育贫困学生3825人,中等教育730人,高等教育365人。省残联和省教育厅联合举办了首次特殊教育培训班,对我省特殊教育骨干力量进行培训。

六、加强基层残疾人组织规范化建设和社区残疾人工作

基层残疾人组织是党和政府联系残疾人的桥梁和纽带,做好基层残疾人组织规范化建设关乎残疾人事业的长远发展。一方面省残联及时将中国残联《基层残疾人组织规范化建设验收标准》转发各地,另一方面,认真研读验收标准,分析和预测各地在开展基层残疾人组织规范化建设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同时充分利用一切可能机会经常深入基层,采取座谈和实地调查方式,与各地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我们及时总结和推广深圳市的做法,要求各地把规范化建设与社区残疾人工作有机结合起来。

社区残疾人工作是以社区为平台,为残疾人提供切实有效服务的一项新的工作。2006年是全省社区工作取得积极成效的重要一年,作为省社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我们积极参与全省社区工作,认真履行职责。制定了《省残联挂点帮扶创建“六好”平安和谐特色社区工作方案》,成立工作指导小组及临时办公室,对挂点帮扶对象广州市海珠区昌岗街晓港西社区创建“六好”平安和谐特色社区进行具体指导和帮扶。在社区残疾人活动室建设上我们也取得较大突破。与省财政厅联合制定下发了《广东省社区残疾人活动室建设项目管理办法》,明确提出实行项目管理,对我省14个财政转移支付市社区残疾人活动室建设给予一定补助。去年共收到社区残疾人活动室建设申报项目 517个,按照每个社区补助5万元的标准,对符合要求的132个社区残疾人活动室实施660万元的专项补助。从一年来的实践情况看,社区残疾人活动室建设引入项目管理,以其新的形式促进必要的工作经费的落实,给社区残疾人工作注入新的活力,有效地调动了各方的积极性,有力地推动社区残疾人工作的开展。

七、积极推进残疾人事业立法和执法检查工作

立法工作是基础性工作。我们注重加强与省政府法制办和省人大法制委员会联系和沟通,争取理解与支持,残疾人事业立法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根据事业发展需要,我们制定了《广东省残疾人事业立法规划(2006—2010年)》,规划明确在“十一五”期间新立3个地方法规,即《广东省残疾人优惠办法》、《广东省学前残疾儿童康复保障条例》和《广东省实施〈残疾人教育条例〉办法》。《广东省学前残疾儿童康复保障条例》和《广东省残疾人优惠办法》也已列入我省“十一五”立法规划之中。《广东省残疾人优惠办法》已列入2006年省政府规章新制定项目,有望在近期颁布实施。《广东省学前残疾儿童康复保障条例》在全国首先提出,并正式启动立法程序,立法前期准备工作基本就绪,已列入2007年省人大地方性法规预备项目。

执法检查是法制建设的重要环节,是依法治理的有效手段。去年6月,省人大常委会下发关于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及相关法律法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的通知。全省21个地级以上市按省人大常委会的统一部署开展了为期两个月的自查工作,并向省人大常委会提交了自查报告。去年8月7日,省人大常委会召开残疾人保障法及相关法律法规执行情况汇报会,省政府和有关职能部门向人大常委会作了综合和专题报告。会后,省人大内司委牵头组成检查组,赴云浮、肇庆、潮州、阳江等市进行现场抽查。省检查组向省人大常委会提交了检查报告,经省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后正式反馈给省政府及有关部门,并要求在规定时间内解决检查报告中提出的突出问题。这次执法检查对加快学前残疾儿童康复立法、加快发展残疾人特殊教育、加大分散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工作力度,促进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地税代征财政代扣政策制定出台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八、残疾人事业宣传广泛开展

2006年,我们继续高举人道主义旗帜,围绕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紧扣“真实的了解、真挚的关爱”的主题,积极组织和发动各类新闻单位对残疾人事业进行了全方位的宣传报道。为了让全社会了解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目的、意义和重要性,我会组织了多次大型宣传周活动,掀起了宣传高潮,有力地配合了全省残疾人抽样调查工作的顺利开展。随着抽样调查工作的深入开展,我会组织了多家省属新闻单位记者到清远连南、佛山南海以及汕尾、揭阳等地深入到调查队、健康检查站和被调查户家中采访,报道了大量的最新信息。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工作起动至今,经不完全统计,省属新闻单位刊播报道消息459条,各地级以上市近4000条。在做好配合中心工作的同时,我们还组织了许多有典型意义的专题采访并作及时报道,如采访全国见义勇为英雄、河源市东源县残疾人陈希少事迹;自身残疾却远赴连山少数民族地区支教的杜老师事迹;报道肢残人士争取驾驶汽车合法地位等。这些专访,在社会上产生强烈的反响,加深了全社会对残疾人事业的理解和支持。

九、残疾人的文化生活丰富多彩

2006年,我们在努力促进残疾人文化艺术普及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残疾人文化艺术精品化。成功举办了全省残疾人声乐、器乐大赛。全省21个市共选送58个节目参赛,评出一等奖3名,二等奖6名,三等奖12名。选派残疾人参加“香港国际共融艺术节2006共融艺术展”。应香港展能艺术会邀请,选派了广州、佛山的三位残疾人艺术家携16幅作品参加了由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卫生福利及食物局和香港展能艺术会主办的“香港国际共融艺术节2006共融艺术展”,三位残疾人艺术家的作品,得到组委会、海内外嘉宾的高度赞扬。成立残疾人作家联谊会。经过一年多的酝酿和筹备,广东省残疾人作家联谊会正式成立。来自全省各地的首批会员50名,我省的残疾人文学爱好者将以此为平台,交流创作体会,共同推动残疾人事业文学创作水平的提高。

十、残疾人体育“四有三化”模式初见成效

去年,我省残疾人体育工作继续“打基础、图发展”,各地抓紧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我省残疾人体育工作的意见》,按照“四有三化”的发展模式,大力推动了省、市级残疾人体育基地的建设,进一步完善了全省残疾人体育工作网络,保障了残疾人体育事业可持续发展。积极争取筹办奥林匹克管理中心。成功举办了各种大赛,积极组队参加国内外各项大型比赛,锻炼队伍,发掘人才。去年6月在肇庆市顺利承办了全国残疾人田径锦标赛;并于12月在佛山市成功主办了广东省第五届残疾人运动会,并在全国首个确定与省运会同年同城举办的惯例。积极参加了世界精英赛、世界锦标赛、第九届“远南”运动会,共获得了6枚金牌,1枚银牌,3枚铜牌;参加第四届全国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获得了31枚金牌,在其他十七个项目的全国锦标赛中,获得了23枚金牌,破6项全国纪录,超1项世界纪录的好成绩。同时,协助中国残奥运动管理中心完成了国家残疾人马术、射箭、皮划艇、轮椅篮球、硬地滚球五个训练基地在我省的建设和管理工作,为国家备战2008残奥会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为稳定残疾人运动员队伍,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经过努力,我省还尝试开展了运动员劳动就业挂靠工作,分别为40名优秀运动员办理了企业合同关系手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十一、对外交流和对口帮扶工作顺利开展。

对外交流和对口帮扶是宣传残疾人事业,促进残疾人事业优势互补,平衡发展有效渠道。去年我们共组织22批77人次赴美国、马来西亚、泰国、韩国、德国、瑞典、巴西和港澳台地区开展残疾人工作考察和学习交流活动。继续开展对广西和重庆巫山的对口帮扶项目。郭德勤理事长和林圣德副理事长分别率领考察团访问考察了西藏林芝地区和新疆哈密地区,并分别给予他们20万元的支持。值得一提的是,广东狮子会及属下红棉狮子会、慈爱狮子会也在去年首次加入援藏行列。在郭德勤理事长率队在林芝地区考察期间,广东狮子会及属下红棉狮子会、慈爱狮子会也同时赴藏与郭理事长会合,并向林芝地区捐赠16万元,用于免费为200名当地贫困白内障患者施行手术,在社会引起很大的反响。副理事长孙俊明及组联部负责人参加了重庆巫山县残疾人康复中心奠基开工典礼并考察了重庆巫山县残疾人工作,并对巫山县残疾人康复中心建设继续给予20万元的支持。

此外,我们还加强残联系统的信息化建设。全省有25个市县残联建立了网站,一年来,省残联公众信息网发布信息达2000多条,为1000多名残疾人提供网上就业、信访、法律咨询服务,网站浏览量达70多万人次。完成了省政府残工委的更名工作,注重发挥省政府残工委成员单位作用;继续活跃协会工作,指导广东狮子会工作,完成了残疾人事业方志编纂审议工作。

回顾2006年的工作,残疾人事业的日新月异使我们倍受鼓舞,但我们也清醒地看到,由于残疾人事业起步晚、基础差,仍然明显滞后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水平,残疾人工作还存在着不少问题和困难,任务仍然十分艰巨。主要体现在:残疾人事业地区间发展不平衡,残疾人脱贫奔康难度很大,城乡残疾人差距还在拉大,残疾人康复、教育、就业等方面困难很多,残疾人体育整体水平相对滞后,侵害残疾人合法权益现象也时有发生,残联组织建设薄弱等问题也非常突出。对存在的问题,要采取有力措施认真解决。

2007年,广东将继续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扎实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进一步促进经济强省、文化大省、法治社会、和谐广东建设,实现全省人民富裕安康,在科学发展的道路上取得更大的进展和成效。残疾人事业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必将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2007年我们主要的工作思路和工作安排如下。

一、 全面部署实施残疾人事业“十一五”发展纲要

做好《广东省残疾人事业“十一五”发展纲要(2006-2010年)》配套方案的制定工作,全面落实“十一五”发展纲要规定的各项任务。各地要做好本地残疾人事业“十一五”发展纲要配套实施方案的制定和部署,将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切实纳入地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局,纳入各有关部门的具体规划,推动残疾人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二、 继续做好抽样调查后续工作

一是按照国家要求,在2007年上半年建立省级残疾人数据库,加强残疾人数据库的维护管理,提高数据库的使用效率。二是结合广东实际,开展调查数据的开发利用工作。充分调动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社会研究机构、高等院校积极性,紧扣实用性、针对性、前瞻性的课题开发宗旨,开展课题研究,力争2007年上半年推出一批有份量的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向省政府提交务实、高价值的综合性政策建议报告,尽快实现由调查向政策成果的转换。三是利用本次调查的有利条件,配合全国残疾人状况监测系统建设,从2007年起启动广东省残疾人状况监测工作,不断更新、充实残疾人数据库,为残疾人事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四是根据全国统一安排,组织力量开展本次调查的文件资料、专题画册、研究论文的汇编工作,为本次调查收好尾,为今后我省开展类似大型的残疾人状况调查工作提供丰富的经验。五是在做好我省抽样调查分析报告的基础上,着手起草进一步加强残疾人工作的文件,并争取省委和省政府尽快出台。

三、 广泛宣传、学习《残疾人权利公约》和《人道主义

的呼唤》

去年12月13日,第61届联大通过了《残疾人权利公约》,这是关于残疾人的第一个国际公约,内容涵盖了残疾人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公民权利等诸多方面,是对国际人权体系的重要完善和补充。公约的通过和实施必将极大地推动各国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和残疾人权益的保护。我们要认真学习公约、熟悉和精通公约。深刻领会公约“促进、保护和确保所有残疾人充分和平等地享有一切人权和基本自由,并促进对残疾人固有尊严的尊重”的宗旨,进一步树立现代社会的残疾人观。各地残联要通过举办培训班、编写培训教材和辅导材料、召开座谈会等方式,推动公约的学习,以增进我们对国际残疾人运动发展趋势的了解和把握。积极向社会广泛宣传公约,进一步营造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大环境;引导残疾人正确理解和解读公约,增强残疾人的权利意识,激发残疾人平等参与的精神。

朴方主席《人道主义的呼唤》文集已经华夏出版社出版。全书收录朴方1983年至2005年间有关人道主义、残疾人事业和残疾人工作的文章、演讲、谈话等共计246篇,117万字,内容涉及残疾人事业和残疾人工作的各个方面,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残疾人事业发展历程的真实记录,是一部当代中国残疾人事业的百科全书,每位残疾人工作者都应当认真学习,并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大胆实践,积极创新,努力开创残疾人工作新局面。

四、 抓住机遇、开拓创新,全面促进各项业务工作开展。

(一)康复工作

1、继续推动残疾人医疗及康复保障制度建设。要将贫困残疾人基本医疗和康复服务纳入城乡医疗救助、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范围;并给予必要的扶助;要筹措专项资金,采取有效措施,统筹和规范贫困残疾人康复救助保障工作,使贫困残疾人不因贫困而失去康复的机会;积极推动《广东省残疾儿童康复保障条例》的出台,使残疾儿童得到抢救性的康复服务。

2、制定和规范残疾人康复机构建设标准。出台残疾人

康复机构建设规范,规范化管理全省残疾人康复机构,切实提高康复服务水平,使我省康复资源更好地发挥为残疾人服务的作用。

3、加强培训,提高基层康复技术队伍素质,增强为残

疾人服务的能力。按照中国残联《全国残联系统康复人才培养规划(2005-2015年)实施细则(试行)》的要求,加强康复技术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形成长效机制。实施残联系统“康复人才培养计划”,继续对听力残疾、智力残疾、肢体残疾三类康复专业人员进行资格认证,举办孤独症儿童康复、盲人定向行走训练等新业务培训班等。

4、重点开展全国和全省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培育活动工作。以典型引路,以示范区为抓手,不断推进我省残疾人康复工作上新台阶,如期实现我省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目标。

5、拓展“十一五”残疾人康复“新业务”,开办孤独症儿童康复、盲人定向行走训练、精神病康复服务等机构。积极支持全省精神疾病防治康复医院-社区一体化示范区建设,有条件的地方将精神疾病防治康复工作进行信息化管理,实现网上动态监控。

(二)就业工作

1、强化残疾人按比例就业手段。进一步落实省人大颁布的《广东省分散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办法》和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的省残联〈关于进一步加强扶助贫困残疾人工作的意见〉的通知》(粤府办[2005]54号)精神。在全省范围内进一步推行由同级税务部门代征,同级财政部门代扣的办法收取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争取出台全省性政策,提高按比例就业覆盖面。

2、积极开展就业和失业登记工作。去年10月省劳动保障厅颁布实施的《广东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就业和失业登记管理的试行办法》,明确各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可委托本地残联,开展残疾人的就业失业登记工作,并纳入本地的失业、就业统计系统和就业目标工作考核范围。各市残联及就业服务机构要积极、主动与劳动部门联系衔接,争取将残疾人就业工作纳入政府再就业工作目标责任制中;争取与劳动力市场信息网联接,为开展失业登记核发工作提供必要的条件,为残疾人提供切实有效的服务。

3、做好培训和就业服务工作,为残疾人就业创造条件。 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建立各类培训基地(点),开展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技能培训,推动各级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规划化建设。同时,做好就业服务工作,协助残疾人选择企业就业或扶持个体开业,避免盲目性和浪费有限的资金。

4、加大专项资金投入。2007年省将争取加大对财政转移支付的贫困地区专项补助资金,以促进全省残疾人就业安置、技能培训、扶持农村残疾人发展种养殖业、危房改造、扶残助学等工作全面更快发展。

5、充分利用私营和民营企业,通过“定向培训、定点就业、集中管理”模式,组织残疾人特别是农村贫困残疾人劳动力转移,集中就业。

6、大力扶持个体开业。通过落实优惠政策、扶持启动资金等方式帮助残疾人个体开业,特别是对参加培训后有开业愿望的残疾人要给予更多扶持;对残疾人个体工商户实行养老保险补贴制度。

(三)扶贫工作

1、进一步加大基地建设和管理力度。按照《广东省残疾人扶贫、培训、就业基地建设办法》指导全省各地进行基地建设,评选一批示范性基地,给予奖励;加大力度推进我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培训和安置工作,使农村贫困残疾人尽快脱贫。同时,在部分有条件的地区,开展整村推进扶贫方式的试点工作。

2、加快残疾人危房改造工作进度。根据中国残联领导要求“广东省要加快残疾人危房改造进度,走在全国前列,尽快解决贫困残疾人的住房困难”的指示精神,我省将加大危房改造扶持资金的投入,争取“十一五”期间,基本完成残疾人危房改造任务。

3、加强和落实社会保障。按照省委农办等部门制定下发的《关于进一步落实我省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工作方案》,确保符合条件的贫困残疾人100%纳入城乡最低生活保障范围。经济条件较好的珠江三角洲地区和其他大中城市对残疾人低保户中重度残疾人或一户多残者要实施特别救助办法。推进农村残疾人参加新型合作医疗,对特困残疾人实施医疗救助。

4、继续开展残疾人智力扶贫工程。为使更多的贫困残疾人学生纳入省委、省政府实施的智力扶贫工程,免费就读技工学校,省残联将继续做好和各技工学校的协调沟通工作,并给予残疾学生生活补贴。

(四)特殊教育工作

1、认真贯彻落实《广东省教育现代化建设纲要》,积极配合教育行政部门尽快实施城镇残疾儿童义务教育阶段免费教育。继续实施“扶残助学工程”。强化残疾考生高考申报登记制度。大力扶持广州中医药大学办好单考单招盲人大专班。协调省招生办、广州大学尽快开办聋人单考单招大专班,争取2007年秋季招生。

2、继续组织实施“扶残助学”工程,减少贫困残疾学生因贫失学。建立和完善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登记制度。与教育部门联合做好新学年残疾儿童入学宣传、发动、登记工作。

探索开展特殊教育试点工作,开展特殊教育高中教育示点学校、义务教育随班就读示范县(区)、学前教育示范点等试点工作。

3、针对特殊教育老师继续教育问题,探索建立我省特殊教育老师继续教育机制。与省教育厅联合,启动特殊教育骨干老师继续教育工程。与省教育厅联合举办全省特殊教育学校老师技能大赛。

4、抓好盲人、聋人自学考试的组织工作,支持各地残联组织残疾人通过自考、远程教育、成人教育等形式提高自身素质。扶持特殊教育学校开展残疾学生职业教育,提高残疾学生职业技能。

(五)基层残疾人组织建设工作

1、按照中国残联“一个会议三个文件”的有关精神,做好基层残疾人组织规范化建设,不断提高达标率。举办第四届全省县级残联理事长培训班,了解掌握在校残疾大学生的情况,跟踪毕业后的就业去向,充实优秀残疾人人才库。

2、加强社区残疾人工作,继续采取项目管理的办法,对社区残疾人活动室建设实行补助,以社区残疾人活动室建设推动社区残疾人协会组织建设,以社区残疾人协会组织建设带动和整合资源,促进社区残疾人各项业务工作的开展。

3、进一步加强残疾人工作者职业道德建设,充分发挥残疾人监督员的监督作用,对残联和残疾人服务机构残疾人工作者职业道德建设进行全方位监督。建立和完善残疾人职业道德监督员的管理制度,聘任第二批残疾人职业道德监督员。

(六)残疾人维权工作

1、加强维权机构和维权干部队伍建设,举办第二期全省残疾人维权信访干部培训班,不断提高维权信访干部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

2、加强残疾人事业法制建设。加快《广东省学前残疾儿童康复保障条例》和《广东省残疾人优惠办法》等法规的立法步伐,力争2007年颁布实施。各地要根据当地实际,制定《广东省无障碍设施建设管理规定》等法规的实施细则,修改完善各地对残疾人的优惠政策,不断加大执法力度。

3、进一步贯彻实施《信访条件》,不断加强信访工作。建立理事长接访日和机关干部、直属事业单位负责人参与接访的工作制度,倾听残疾人呼声,切实维护残疾人的合法权益。

(七)残疾人文化和体育工作

1、宣传工作 围绕今年推进农村残疾人工作重点,发动主流媒体全力宣传党和政府的富民政策及不断改善农村贫困残疾人生活环境的具体措施,引导和鼓励全社会树立扶贫助残的良好风尚。以残疾人事业好新闻评选活动为主要平台,鼓励新闻单位记者多采写残疾人事业题材的作品。积极探索与相关新闻单位合办残疾人题材的专栏、专题、专辑,以扩大残疾人事业的宣传效果。

2、文化工作 加大对特殊艺术人才培养力度,建立特教学校特殊艺术人才培养机制,推进特教学校特殊艺术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工作。继续在省培英职业技术学校举办特艺班。广泛开展“文化进社区”活动,丰富基层残疾人文化生活。进一步推动盲人信息交流无障碍工作,在有条件的地市级公共图书馆建立盲文及盲人有声读物图书室。

2、体育工作 召开全省残疾人体育工作会议,按照“四有三化”模式,进一步完善全省残疾人体育工作网络,建立运动员、教练员资料库,规范教练员、裁判员、分级员队伍管理,成立全省残疾人体育教练员技术指导组。加紧筹建广东省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管理中心,指导地方建立残疾人体育管理机构。继续在全省深入开展特奥运动,进一步加强全省残奥一线、二线运动队的组织管理和训练工作。组团参加第七届全国残疾人运动会,力争取得优异成绩。协助广州市办好2007年世界聋人篮球锦标赛,配合中国残奥运动管理中心做好我省的国家残疾人体育训练基地的训练、管理工作。建立残疾人体育奖励办法,完善竞赛制度。

(八)加强残联信息化建设

加强数据信息和业务结合的开发利用,推进基层残联统计台帐的建设,加强政务信息资源建设和政务信息开发力度,做好各级残联门户网站的内容保障工作。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