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残疾人联合会:打通精准普法“最后一米”

信息来源:南方+ 时间:2022-10-13 字体: [大] [中] [小]

  如何保障残疾人权益?目前出台了哪些政策法规?一场场“心悦普法”讲座,在网上热播着。如今,由广东省残联开发的“心悦普法”考学平台、“粤群通”普法网宣平台,已经成为全省残疾人学习法律知识、参与法律知识测试的便捷工具。

  残疾人是普法宣传的重点人群。作为代表残疾人共同利益、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的群团组织,“八五”普法以来,省残联切实落实“谁执法谁普法”主体责任,扎实推动法治宣传教育深入开展,提高全省残联系统工作人员法治素养和依法履职能力,引导残疾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为建设法治广东作出积极贡献。

  “我们积极开展残疾人法治宣传教育,多措并举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力求不断提升残疾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省残联相关负责人表示。

  

全国助残日法律咨询活动现场

  全省建立残疾人法律救助工作站141个

  长期以来,省残联一直将残疾人普法工作作为重点工作,高位统筹推进。坚持党对普法工作的全面领导,党组书记、理事长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的第一责任人职责,成立省残联普法工作领导小组和普法工作办公室,印发《广东省残联系统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年)》《广东省残联系统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实施意见》等文件,制定《普法责任清单》《领导干部应知会知法律法规清单》《岗位普法工作指引》,分解“谁执法谁普法”岗位责任,落实“谁主管谁负责”“谁服务谁普法”工作任务,推进全员普法工作落到实处,并召开全省残联系统“八五”普法工作会议,组织全省各地扎实有效开展普法工作。

  

省残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2022年第4次集中学习普法教育专题会

  如何做到让残联系统工作人员知法懂法,带头守法,依法履职?

  每年,省残联提前制定《普法工作计划》,组织系统内工作人员深入学习宪法、民法典、党内法规、残疾人事业相关法律法规等,提高工作人员法治素养和依法履职能力。同时把法治教育纳入工作人员初任培训、任职培训的必训内容,在各类培训课程中融入法治教育内容。除组织工作人员参加省普法办学法用法考试外,还要求工作人员参加系统内“心悦普法”学法考试,参与率和优秀率均为100%。

  

省残联“心悦普法”考学平台

  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情况也成为一项“硬指标”。省残联把相关情况作为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把学法用法、重大事项依法决策、依法履职和推进法治建设情况等纳入领导干部工作实绩的重要内容,实现述职述廉述法“三位一体”考核。

  同时,认真落实法律顾问、公职律师、行政诉讼案件行政负责人依法出庭应诉制度,实行依法决策、依法行政、依法管理。

  此外,省残联还建立了以案释法案例库,编印《残疾人权益保护典型案例选编》并向社会公众发布,向省普法办普法案例库上报典型案例,推动残疾人权益保障普法、执法工作深入开展;会同法院、检察院、公安、司法行政等部门制定出台一系列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加强残疾人法律救助、加强残疾人司法保护的政策文件,联合在全省建立残疾人法律救助工作站141个,建立重大案情协商机制,严厉打击侵害残疾人合法权益的违法犯罪行为,办理残疾人法律援助案件8508宗。同时,积极会同检察院开展“无障碍公益诉讼”活动,积极保障残疾人权益。

  

省人大常委会《残疾人保障法》执法检查珠海汇报会现场

  我省残疾人事业法律体系也在逐年完善。近年来,省人大常委会修订《广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办法》,省政府颁布《广东省扶助残疾人办法》《广东省无障碍环境建设管理规定》《广东省残疾人就业办法》,《广东省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办法》已纳入省政府立法预备项目。广州、深圳、珠海等市陆续出台残疾人事业地方法规,涉及残疾人康复、教育、就业、权益保障、无障碍环境建设等领域,有效保障残疾人的合法权益和平等权利。

  将法治宣传教育融入为残疾人服务的全过程

  在省残联信访室里,有一个特别的书架,书架上摆满了各类法律法规读本。在接访残疾人、办理残疾人业务时,省残联的工作人员会同步向他们宣传宪法、民法典、残疾人保障法等法律法规。

  近年来,省残联把“谁执法谁普法”纳入残疾人事业发展总体工作大局,将普法工作切实全面地融入到残疾人维权、康复、教育、就业、社会保障、无障碍环境建设等各项工作当中。

  

《宪法》《民法典》和残疾人相关法律法规

  通过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粤群通、12385服务热线等窗口,省残联结合日常工作常态化开展残疾人保障法宣传,并积极落实各项规定。据统计,近几年全省残联累计办理残疾人来信、来访、来电95732件(人、次)。

  在落实《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条例》方面,全省建立健全残疾预防跨部门协同机制,织牢织密残疾预防防控网络,近5年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目标人群覆盖率均达90%以上,遗传性、先天性残疾得到持续有效控制,传染病、地方病、慢性病、精神障碍、意外伤害等导致残疾的风险不断降低。残疾人康复服务精准化水平显著提升,2021年全省31.4万名残疾人得到基本康复服务,0-6岁残疾儿童全部得到抢救性免费康复救助。

  

省残联赴英德市红溪村宣传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普法讲座暨“三联系”活动

  教育是促进残疾人全面发展、帮助残疾人更好融入社会的基本条件。目前,广东省残疾人受教育水平稳步提高,融合教育理念逐步确立。在落实《残疾人教育条例》基础上,2021年全省建有特殊教育学校150所,普通学校随班就读资源教室1468个,特殊教育资源中心98个;普通学校随班就读残疾学生31387人,特殊教育学校和附设特教班就读残疾学生26761人,送教上门残疾学生16683人,全省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99%;“南粤扶残助学工程”累计为4098名残疾人大学生发放助学金5854万元。

  

省残联上线广东“民声热线”节目

  就业是实现残疾人共同富裕、帮助残疾人提升生活水平的重要途径。省残联大力宣传《残疾人就业条例》,积极拓展残疾人就业渠道,全省残疾人就业形势持续保持稳定。除依法实施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大力实施“促进残疾人就业三年行动”和“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带头安排残疾人就业”,为高校残疾人毕业生提供“一人一策”就业服务等专项行动外,广东省将符合条件的就业困难残疾人纳入就业援助范围,积极落实残疾人就业创业扶持政策,大力扶持盲人按摩行业发展。2021年32.7万名残疾人实现稳定就业。

  

广东“众创杯”创新创业大赛之残疾人公益赛普法活动现场

  同样在2021年,广州、深圳、肇庆三市成功创建全国无障碍示范市。省残联积极宣传《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加强与残疾人生活密切相关的公共服务场所、公共服务设施和残疾人服务设施、残疾人集中就业单位的无障碍建设和改造,加强政府门户网站、公共服务网站、网络购物网站和新闻资讯、金融服务、市政服务、医疗健康等领域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和自助公共服务设备的无障碍建设和改造,推广国家通用手语盲文,并实施影视作品字幕工程,开设省市电视台手语新闻栏目。

  

助残社会组织深圳市雨燕残疾人关爱事业发展中心开展普法活动

  《广东省扶助残疾人办法》自颁布以来,省残联积极宣传落实相关规定,残疾人社会福利制度更加完善,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实现目标人群全覆盖,2021年补贴人数分别为42.9万人和109万人,补贴标准分别为每人每月181元和243元。此外,2021年44.7万名残疾人享有最低生活保障,8.8万名残疾人享有特困人员救助供养,1.1万名残疾人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边缘范围。

  组建4.9万名残疾人的普法宣传员队伍

  去年5月16日,全国最大的面向残疾人的数字化服务平台“粤群通”正式上线。“‘粤群通’既是一个服务残疾人的平台,也是一个向残疾人开展实时在线普法服务的平台。”省残联相关负责人说。

  

“粤群通”普法网宣服务平台启动仪式

  目前,“粤群通”已覆盖全省各级残联、残疾人服务机构、助残社会组织和残疾人专门协会,链接残疾人工作者、助残志愿者、残疾人及亲属105.3万人。为创新普法宣传形式,省残联开发“粤群通”普法网宣平台,建立“省市县镇(街)四级残联+村(居)残协+残疾人”的“4+1+1”网格普法宣传员联动机制,组建4.9万名残疾人的普法宣传员队伍。同时,建立网上普法“残疾人之家”,通过云课堂、每日资讯、有奖问答及游戏互动等形式开展普法宣传,实现普法学法实时在线,打通残疾人普法的“最后一米”。

  

省残联普法宣讲团法治讲座

  近年来,省残联积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残疾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专项行动。比如组建省残联普法宣讲团,开展“残联法律六进”活动,向基层残疾人宣讲法律法规,解答残疾人日常工作、生活中遇到的法律问题,并为有需要的残疾人提供法律救助。每到“宪法日”“全国助残日”“国际残疾人日”等重要节点,省残联都牵头组织普法宣讲团举办公益法治讲座、开展法律咨询,促进残疾人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思维和行为习惯。

  

《广东残疾人》普法专刊

  此外,通过“三联系”“送法下乡”“普法进康园”“法律助残”“我与残疾人保障法征文”“残疾人学法守法用法知识网络竞赛”等活动,引导残疾人学法懂法,在残疾人群中形成自觉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省残联也在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设立普法专栏,定期刊登法律法规节选、政策文件、普法文章、典型案例和普法工作动态,并出版《广东残疾人》杂志普法专刊,扩大残疾人事业法律法规宣传。平时,省残联积极制作形式新颖、群众喜闻乐见的普法动漫和动画,在互联网上播放,丰富普法形式。

  附:广东省残疾人联合会普法责任清单

  


分享: